张晓丽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河南漯河 462000)
在当前国家推行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面对证书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用人新要求,推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制度相融合[1],是职业院校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提高的关键所在。为了充分了解1+X证书制度背景下现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状况,笔者针对LS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LS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于2010年,现有在校生646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2.96%,就业率基本平稳。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LS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老师和合作企业导师的调查,了解企业、学生对于“1+X”证书的认知状况,发现“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2],并力争找出对策。由于影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企业和职业院校师生,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与该校合作的电商企业15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243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36人。
1.电商企业。本次调查利用问卷星,对15家合作企业人员共28人进行网络调查,收回问卷28份,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100%。从被调查企业规模看,主要以11~50人的小型民营企业为主。
2.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参与调查的教师共36人,其中男教师10名,占27.78%,女教师26名,占72.22%,该校女教师比例较大。本次调查样本选择电子商务专业的36位教师中,年龄为20~30岁占比最大(50%)。从教师学历分布看,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占27.28%;本科学历23人,占63.89%,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很少。
3.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本调查利用问卷星对264名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43人,全部为有效问卷,涉及2020级、2019级、2018级共三个年级的学生。
表1 对电商企业调查结果
1.关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育人的重要程度,超过67.8%的企业认为一般重要或者不重要。
2.关于毕业生职业能力对企业的重要性,从调查结果看出,电商企业最看重的是岗位操作能力。
3.关于校企合作育人对企业的重要性,从调查结果看出,电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最大需求是招工。
表2 对电商专业教师的调查结果
1.关于教师企业工作经验调查,本次调查发现,75%的电商专业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
2.关于教师对现行教学情况的评价,教师对现行教材内容的评价最低,其次是考核方式及教学方法,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也不高。
3.关于教师对学生职业能力重要性的评价,从调查结果看出,教师最看重的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对岗位技能操作看得较轻,这一方面跟企业的分歧较大。
表3 对电商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
1.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了解程度。从调查结果看,超过一半的学生对“1+X”证书不太了解。
2.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效果评价。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一般”占比最高为45.27%,认为“不好”和“不太好”的分别占比6.17%和13.17%。
3.学生对于学校获得的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匹配程度调查。认为学校获得的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一般或不太匹配的占比高达65%,可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成果并不能满足就业岗位要求。
过去,由于各种官方与非官方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部分证书的含金量不高,难以衡量学生的学业和技术水平,尤其是电子商务方面的证书,企业对证书的认可度不高,证书未能成为企业招工、员工晋升的权威标准,学生也不能通过考取证书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薪酬。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育人的重要性认知程度不高,只有10.71%的企业认为该类证书对育人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根据笔者参加网店运营推广、新媒体营销、直播电商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发现,1+X证书的实施和推广可以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脱节的问题,但是由于企业对证书缺乏认知,导致企业对于证书的含金量认知不清,没有把证书作为招工的重要参考条件。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看,超过一半的学生对“1+X”证书不太了解,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参与育人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用工需求,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电商企业为小型民营企业,待遇低,招工难度大,学校育人既要考虑学生的就业,又会兼顾到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企业育人主要考虑的是眼前的用工需求,这就导致了校企双主体育人之间存在矛盾。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认知方面,企业和教师也出现了较大差别。企业首先看重的是岗位操作能力,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而教师最看重的是自我学习能力,对岗位操作能力不重视。因此企业与教师之间对于职业能力的认知出现较大偏差,这也是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原因之一。
现有课程体系是学校主导制订的,一般是基于“职业分析”理论。首先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该专业的“职业面向”,根据“职业面向”确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再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设置课程体系,按照“岗位—能力—课程—环境”的思路设置专业课程。1+X证书制度的标准是由第三方评价组织开发制定的,一般是由企业根据工作岗位技能、工作流程、工作任务、技术要求等要素,侧重于技术和能力的评价,与学校制订的课程体系缺乏融合。
调查发现,LS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占比达75%,教学过程难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电子商务专业技术技能更新较快,教师的业务水平难以跟上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步伐。学校的实训设施因经费不足更新换代较慢,也是导致学校技术技能教学水平较低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在校学习的效果满意度不高,认为较好和非常好的只占35%。
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基于1+X证书的人才评价体系,企业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主体之一参与到学生培养全过程,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相结合,使X证书真正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成为企业招工、职位晋升、涨薪提资的重要标准。同时,根据X证书考核标准,筛选出对应的课程,对这些课程实施“以证代考”,将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并获得相应的学分,实行结果性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1+X证书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1+X证书考核之中,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企业是毕业生的接收方,也是检验育人效果的公认权威方。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积极投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实训指导、课程讲授等各环节,同时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使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准确。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实施差异化的薪资和晋升机会,助力1+X证书制度的推广和落实。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无疑是主要的责任承担者,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在企业的协助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相融合,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融合到课程体系之中,承担起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的主体责任。
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使之符合1+X证书的考核要求,是落实1+X证书制度的主要途径。当前,需要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与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对比,紧跟生产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使课程体系设置和学生的能力塑造适应企业和行业的需求,重新建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融合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新划分课程结构,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课程知识内容。
职业院校应立足于技术技能教学,与1+X技能等级考核要求对接,引入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3]。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真实工作任务进入课堂,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教学内容也随之改为真实工作任务,实训场景改为真实工作情境。学校应加大投入,建设具有完成真实工作任务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课程内容的学习转化为在工作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拉近了学校学习与工作岗位的差距,有利于解决二者脱节的现实问题。学生因其面临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引起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