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教学法在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09 11:22曲玮婷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27期
关键词:影视教学法创作

曲玮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近年来,传媒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时代,传媒相关行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因而当今社会对于传媒人才需求,尤其是对于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新形势下,传统的专业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社会对于传媒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也要求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传统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了符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培养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优秀影视艺术创作人才,传媒类专业院校有必要对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新的探索与改进。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LBL(Lecture-BasedLearning)式课堂讲授法在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较为广泛,传统的课堂讲授是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在课堂中教师是中心也是主体,而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机会并不多。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诸如影视创作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一)知识单向传输与被动接受

传统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教师过于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容易打消学生学习与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而传统教学方式尤其不适用于影视创作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如纪录片创作、微电影创作、影视广告创作、影视短片创作等。

(二)整体教学安排重理论轻实践

实际上,国内目前还有许多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教学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归其原因:第一,学时安排不合理,沿袭了传统专业课程的学时安排,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即便课程包含实践学时,集中的课堂知识讲授也不利于学生吸收消化全部理论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边学边实践,创作水平就无法得到提升,学生作品会呈现出数量多但精品少的总体特点。第二,在于教师个体原因,部分教师不愿调整原有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改变教学模式较为排斥。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弊端的确正在逐渐显现,除去教师个人的因素,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还没有找到一种更为合适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必须是真正以学生为本,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及参与实训的热情,进而建立一种互动性的教学实践体系,即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策略上侧重引导学生参与专业训练,在教学方法上贯彻互动与合作,在教学评价上考量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研究试图将TBL 教学法运用到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的教学当中,主要是因为TBL 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与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更好地解决影视创作类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TBL 教学法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关于TBL 教学法

TBL(Tea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2002 年由美国OklahomeStateUniversity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LarryK.Michaelsen 拉瑞·迈克尔森等教授正式提出。TBL 教学法最先是在欧美工商管理教学中推广,后来逐步在医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国内方面,2009 年其首先被中山大学教师团队使用。目前,国内除医学、管理学外,在一些高校的体育、音乐、语言及思政专业中也都有应用。因其以团队为基础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小组内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几个待团队解决的项目,以专题的形式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让学生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遇到的专业问题。TBL 教学模式强调师生是教学活动的共同主体,并要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双向互动,学生不仅是听课者、应试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因此,“应用TBL 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地讲授所有的教学内容,而是确保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1]

(二)TBL 教学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TBL 教学法一般有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团队建设、任务分工、评价体系、学生反馈。

1.团队建设

在TBL 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团队的组建及管理至关重要,这也是TBL 教学法存在的前提。因为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类教学任务,团队成员的协调与合作情况决定了最终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师的评价情况。

2.任务分工

TBL 教学法的第二个要素为任务分工,其中包括团队任务与个人任务,团队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项目,而个人任务往往是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查阅与整理。完成个人任务往往是完成团体任务的前提,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准备任务,那么就可能无法很好地参与团队任务,参与团队活动。

3.评分体系

TBL 的评分体系构成方式可以分为很多种,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团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每类评价又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如学生自评就可以从八个方面展开:“(1)我认为TBL 教学模式是有意义的。(2)我会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我会积极寻找资料与参考文献。(4)我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5)我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是活跃的。(6)我能很好地整合并报告搜集的资料。(7)活动过程中我的表达能力增强。(8)我希望更多的章节能够采取这种教学模式。”[2]因此,不同的专业课程可根据自身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需求选择适合的评分体系。

4.定期反馈

在TBL 教学法中,定期反馈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定期反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向学生的定期反馈及学生针对团队协作期间存在的问题向教师进行的反馈。教师的反馈要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及团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要能够让学生和团队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学生向教师进行的反馈则要针对TBL 教学法被运用到本专业课程时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来进行。

三、基于TBL 教学法的影视创作教学实践

将TBL 教学法融入影视创作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经历几个阶段,首先就是在开课前教师需要制定完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再根据整体的教学目标与计划针对所任教班级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与团队分组。

接下来才是正式的教学环节与教学评价,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又会实际分为课前预习阶段与课中实操阶段。而课中又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任务完成阶段与项目评价与反馈阶段。

(一)教学模式设计与分组

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要想有效地使用TBL 教学法,那么在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时,阶段性任务的合理设置非常重要。以任务为引导将课程划分成若干板块,形成多个阶段性项目以及最终的课程实践总任务。以影视创作类的课程“纪录片创作”为例,能够采用TBL教学模式的部分为纪录片的创意策划、创作筹备、现场采访、现场拍摄、录音照明以及后期制作。这六个板块都需要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学习,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技能完成具体的团队实训任务。比如在策划阶段,小组内每位同学课前都要在了解纪录片选题价值标准的基础上,选择创作选题并上报。课堂上,团队成员要经过两轮讨论,分析组内成员上报的选题,分析各个选题价值,最终确立一个拍摄选题,然后共同完成选题的策划文案撰写。

此外,合理分组也是TBL 教学中必须进行的环节,因为团队协作是TBL 教学模式的核心,“在对学生分组时,要确保每一个团队都有能力完成教师分配的教学任务,并且团队之间的水平相差不大,使每一个团队都有机会发展成学习型团队”。具体的分组方式方面,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和教师组建团队两种方式,学生自由组合方式的优点是团队初始的积极性与配合度较高,但也会存在整体分配不合理、能力不均衡的情况。而教师组建团队的优点则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测评能力进行合理分组。按照个人测评成绩,教师可将学生分为A 类学习与实践能力较强、B 类学习与实践能力一般、C 类学习与实践能力偏弱三个级别。教师可再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对各级别学生进行组合,如A 类组合、B 类组合、C 类组合以及混合方式进行分组。从以往各个专业应用TBL 教学法的情况来看,混合组合方式的应用最普遍。而在影视创作类课程的分组上,也建议教师采用混合组合的方式。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各团队之间整体的差异相对较小,能够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但是,这种分类方式也有着自身的缺陷,主要是组内差异较大,任务分工容易不均衡。

(二)具体的教学环节

关于TBL 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有研究者表示“TBL 教学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部分和十个阶段,前四个阶段为教师指导部分,这个过程以教师为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要求把握教学要点,制定学习目标,将此作为教学任务下达给学生并制定考评方案;中间四个阶段为学生自主学习部分;最后阶段则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中间包括个人测验、小组测验阶段、互动讨论、应用性练习阶段等,最终完成预期的教学和学习目标”。[3]参考上述教学过程研究,本研究将其教学环节简化为两个主要阶段及六站式考核评价,并分别阐述在不同阶段中教师及学生所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课前阶段

首次上课前,应确保已满足两个方面条件:一是学生对TBL 教学法有基本认知;二是学生分组完成,已顺利组建团队。如已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就可以正常进入教学环节。合理的教学环节设置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和形式的理解,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升学生完成任务的动力。

最初的环节设置应在课前阶段,即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线上教学应用软件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在每一课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都应该告知学生本次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并要求学生预习。教师可以分别布置个人任务和课上要完成的团队任务,而学生则会根据教师所布置个人任务进行资料查找与预习等课前准备,另外小组成员还要提前根据本次课程的团队任务进行阶段性分工,并组织成员完成准备工作。

2.课中阶段

教师与学生进入正式课堂学习后,称为课中阶段。影视创作类课程通常以36 学时或32 学时为主,其中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比例1:1,即一学期当中理论与实践同为18 学时或16 学时,每部分教学内容会有2 学时理论讲授与2 学时实践指导构成。而课中阶段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以教师讲解要点、学生完成团队任务为主;第二阶段为测评与反馈阶段。因此,每部分教学内容的两个阶段就分别由1 学时理论与1 学时实践构成。下面就以“纪录片创作”课程的第五部分教学内容“纪录片策划”为例进行阐述:

(1)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教师应先就纪录片的选题标准、策划文案形式等专业知识进行讲授,以精心选择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从纪录片选题价值方面出发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在这期间,教师还应该再次就实践项目要点进行解释,如怎样运用已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确定主题;小组成员以何种方式对成员上交选题进行筛选;如何确立团队最终选题;撰写策划文案需注意的要点等。

而学生在这一阶段中要参与两项个人测评,即课前自学情况测评及课堂表现情况测评。之后学生要参与并完成团队任务,即通过团队讨论的方式确定团队最终创作选题并分担任务,完成本次课堂的团队任务纪录片策划文案。通过完成第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各团队成员纪录片的创意策划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此外就是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当中,且每位学生的努力都会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自己所在团队的学习效果与成绩评定。“TBL 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角色发生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成为终身学习者。”[4]这种模式无疑对学生主动学习是有极大帮助的,也在无形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合作意识。

(2)第二阶段

在第二阶段中,教师需要就每个团队纪录片的创作主题选择、选题价值的判断力、策划文案的创作力、结构设计的创新力、策划文案的书写内容及格式进行评估,并总结与评价每个团队的项目成果。团队测试结束后,教师需在班级公布每个团队的得分情况。

学生需要进行团队互评,这一环节可由每个团队派代表对自己团队的项目成功进行阐述,其他团队进行评价。为了激发团队讨论的积极性,每个团队在评分的同时还可以就其他团队的策划方案提出问题或建议。而在教师评价与团队互评过后,各团队学生也可以对所提意见进行申述。“申述必须以团队为单位进行,不接受个人申述。申述是一个开放式的过程,团队可以提出任何自己认为合理的理由。一旦申述成功,团队奖获得加分奖励。”[5]

课程最后,各个团队还要就教师教学部分、TBL 教学法在本次课程的应用情况、团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反馈,以便教师能够及时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下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安排。

(三)教学评价方式

TBL 教学模式中,每个学生都需要接受课前自学情况测评、课堂表现情况评价、平时作业考核、阶段性测验考核、参与实践任务考核,以上项目可以由教师来进行评估,也可以由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对TBL 教学法、教学效果和自身的学习收获进行评估,并分别写入自我评价总结当中。只有将教学评价的环节细化才能够让教师真正掌握每一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了解其真实的学习状态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应用TBL 教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团队外部差异

在单一类型组合的团队中,团队外部差异是TBL教学法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虽然团队内部差异变小,但会导致团队外部差异变大,各团队之间因能力水平不均衡,很可能会不利于竞争,教师的评价标准也会产生差别。最主要的是会间接打消实力较弱的团队的积极性。因此,协调团队外部差异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尽量合理分工、合理组建团队、合理安排团队成员组合,同时还要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心,教师可以根据团队之间的差异来布置多个不同水平层次的任务选题供各个团队选择,在课程教学初期阶段,教师还可以为能力相对较弱的团队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

(二)团队内部差异

尽管在TBL 教学法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可以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但作为个体的学生在团队中仍需要不断地磨合才能够达到协调合作的效果。只有在内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才能更和谐,完成任务也能更加顺利,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与协调性就会更好。因此,有研究者提出要减少团队内部差异,就是要将水平相近的成员组合在一起,但这又会产生巨大的团队外部差异,不利于团队之间的竞争与评价。

(三)需结合其他教学模式

根据目前TBL 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成果来看,一些教师会在应用TBL 教学法的同时选择辅助以其他教学模式。如影视创作类课程教师还可以辅助传统的LBL教学法或者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以“纪录片创作”课程为例,除实训环节外,还需部分理论讲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创作前先了解纪录片的起源以及不同时期国内外各个流派的创作风格与理论观点。纪录片与电影不同,由于各时期纪录片创作者对于“真实”的理解不同,对于影像能够反映现实程度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因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就产生了许多理念不同的创作流派,如“电影眼睛”“英国新纪录电影”“直接电影”“真实电影”“西方新纪录电影”等。这些流派与文学创作流派形成背景相似,因为对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识不同,在创作方面所使用的手法与方式就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学生进入正式的实训前,教师可以先用小部分课时讲授这些流派之间的区别,或是以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思考这些流派在纪录片创作方面的差异性。由于影视创作课程学时短、内容庞杂、理论与实践性兼重,采用单一的LBL、PBL 或TBL 教学模式都会有所欠缺。因此,将TBL 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模式混合使用,以TBL 教学法为主,以其他教学模式为辅,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从TBL 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来看,运用此类方法的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及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讨论阶段的平均发言次数明显增多,教学效果显著。将此教学方法引入影视创作类课程教学当中也确实能够强化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联系,学生在预习中自主学习创作理论的热情会一直持续至课堂的实践阶段,加上教师及时地反馈与评价,就会形成课堂的良性教学互动,也比较符合目前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影视教学法创作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墙之隔》创作谈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影视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