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洁 3M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当前,信息技术和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提升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保证财务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其提升综合竞争力增添筹码,也能够推动企业内部建设的优化。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财务预算信息化建设虽然在我国企业中的起步较晚,但依然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不少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高,这不管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都会造成较大阻碍。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创新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预算管理是以推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方向,对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业务活动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筹划的管理活动。其中财务预算管理是以资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为表现形式的,与企业资金收支、财务状况有关的预算。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要建立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之中,与企业的经营预算、投融资决策预算紧密结合,要求企业所有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有一系列的流程,包括事前的编制、审批,事中的执行、控制、调整,以及事后的监督考评,通过对预算的全程跟踪分析与管理,才能保证完成预算目标,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还能够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率,确保企业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财务核算活动受到信息化的巨大影响,企业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大大推进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企业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能够及时反应,快速修正,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精准的预算管理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同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企业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在有效的预算管理和合理的企业可负担的资源耗费之间做好平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阶段值得思考的。是否能够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管理模块和预算管理模块相融合,为企业预算获得更加合理的预测基础数据,避免预算成为“信息孤岛”,这些问题也是建立财务预算信息化时需要考虑的。
这是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中最基础的功能模块。企业在确定了适用于本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后,将基于企业的预算目标,在此模块完成预算编制的数据收集、汇总以及审批环节。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编制侧重于结合了自上而下的权威式预算和自下而上的参与式预算二者的混合式预算编制模式,既着眼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也考虑到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这种混合式预算方式要求企业建立严格而公正的预算审批形式,对于企业各层级之间的积极而充分的沟通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企业预算编制完成后,各部门各单位将基于各自的预算目标,根据各部门业务的特点,生成预算执行计划,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根据预算计划进行主动控制。预算执行控制模块和日常经营管理模块的结合,将为各层级管理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有利于各层级预算目标的达成。
预算分析功能模块主要是对企业总体以及各层级预算目标以及执行情况的汇总、跟踪分析,找出差异原因,是预算的调整、监控和考评的依据。
在财务预算的执行、监控和分析模块之上,财务预警监控模块能够及时将量化的各指标进行监控,并对异常活动进行预警,企业根据预警信息,挖掘深层原因,调整预算目标,规避经营风险。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带来巨大便利,可有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大技术应用力度,充分意识到其应用优势,打造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
1.根据企业预算编制方法建立合适的预算编制模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需要充分意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只注重了事中把控,而没有提前做好规划,一方面可能把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带偏,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预算管理沦为事后分析,将无法起到前瞻性引导性的作用,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无法依赖滞后的分析数据进行快速反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企业首先应根据自身经营活动的特点确定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在企业特定的预算编制方法下,结合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搭建预算编制模块。预算编制模块的预算目标和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目标相结合,避免各级预算目标和业绩考核体系的脱节。在此环节,企业要多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平台制定总体预算目标及各层级预算目标,并和日常经营管理目标相联系。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者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各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做好事前计划,了解不同部门的预算编制以及执行情况,前瞻性的预估在不同的经营环境下,构建不同的数据模型,为预算管理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保证在不同的经营状态中,公司始终都有清晰的战略目标以及相配套的预算执行计划。这体现了预算管理对企业决策的重要支持,对企业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在此环节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授权审批制度及程序尤为重要。在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搭建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企业的组织架构,建立清晰严格的预算执行授权审批制度,保证预算目标及执行的严肃性,提高执行效率,避免越权审批、重复审批,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和工作内容,为预算管理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2.财务预算执行控制功能模块和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管理平台相融合
绝大部分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关注的重点内容是事中的预算执行与监控,就是将事前计划中的各项规划落到实处,确保资源、资金、人力等得到合理分配,避免造成浪费。企业各部门基于企业总体预算目标和下达的各级预算目标制定符合本部门特色的预算执行计划并予以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控制。在此预算执行控制模块,财务预算指标分解要尽可能的详细具体,保证企业的各个岗位和环节都有相应的预算执行体系,保证预算责任可以落实到岗;同时也要检查预算责任与各岗位责任是否匹配,各岗位无法控制的预算责任将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具体明确的各级财务预算执行目标的实现是总体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在信息化的搭建中,财务预算执行控制功能模块和企业细分经营活动管理模块的结合就非常重要。企业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深入分析数据,将经营活动的数据归类,不同的数据使用更加合理、更加适合的分析及控制方法,这样才能在海量的数据中抓住重点,指导企业经营活动和预算执行的方向,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在海量数据中迷失方向。由此可见,利用信息化将日常经营活动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不仅能够避免预算执行控制当中的风险,还能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总体及各层级预算目标。
3.预算分析以及预警模块
和事前的预算编制审批以及事中的执行控制模块数据一样,搭建财务预算的事后分析以及预警模块同样需要和各层级的业绩考核体系相关联。信息化的预算分析以及预警模块要深入企业的各层级,提高预算分析及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预算分析及预警如果不科学,不及时,成为孤立的数据,将可能会削弱预算执行控制的效果,导致预算考核不公平、不客观,使预算调整的依据不充分、方案不合理,导致预警不准确,从而使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失败,企业可能无法达成其战略目标。在财务预算管理的分析和预警中首先要确立分析对象,分析对象的确立可以和预算编制模块相结合,互相印证,互为支持;其次预算分析和预警要确定预算差异的重要性标准,集中资源关注在关键的影响因素上,不同层级和部门的预算分析和预警有不同的重点;最后预算分析和预警不仅要结合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历史数据、预算编制及执行控制的数据,还需要收集企业外部的标杆企业数据、行业数据以及经济环境变化的数据等,因此,在制定企业的财务指标时也要考虑这部分可收集的外部数据,使之有可比性、相关性,并应用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4.利用信息化平台形成标准分析报告
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最终需要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化,将财务分析报告及时呈现,帮助管理层定期监控企业的经营发展,以达成企业短期和长期经营目标。利用信息化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报告,为企业实时提供全面的分析及预警,帮助企业全面监控经营活动,结合外部环境,实现或者调整企业预算目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呈现的内容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能因为信息化的便利性而大量呈现多维度的分析结果,这反而有可能忽略真正的关键内容,导致风险被忽略,有可能为企业经营带来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在报告的形式上尽量利用信息化的强大功能做到标准化,这样有利于企业不同单位之间的比较和考核,同时加强考核指标的延续性。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也能够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该系统的应用下,财务预算、会计核算能够相互融合,预算业务、会计凭证的可靠性也会有所保障。通常来说,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存在一定区别,和企业业务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且不能够随意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保证各科目之间的独立性,可以将业务、预算、核算结合起来进行管理,形成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可有效规范会计核算模式。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不仅需要完善硬件设备,还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很多企业受到自身发展规模或经济效益的影响,在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并不大,难以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强化预算管理水平,便于其更好的整合信息和资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信息化支持上加大投入,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计算机库房,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还要配备专业的IT人员和负责财务预算管理的相关部门积极合作,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各部分功能的设计,让系统功能更加强大,减少人工干预,提供更加友好直观有效的财务预算平台。其次,在人员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全面提升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让其不仅具备财务、管理、经济学、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也要了解信息技术的逻辑,以配合信息化的建设。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培训,保证企业信息安全。最后,在人才薪酬水平上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优秀人才、技术人才的福利待遇,制定激励机制以及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其工作积极性,这也能够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必要保障。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全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领导人员需要充分意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到与时俱进,让预算管理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可根据企业当前实际发展情况,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构建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做好网络安全建设工作,提升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在预算管理中,遵循全过程管理原则。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资金、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也能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