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悦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的暂时性矛盾。”观念冲突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如能努力挖掘、创设冲突情境,就能使其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生发点。接下来笔者将以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中的《经济大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为例对此展开论述。
一、抓住生成性冲突情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增强,他们不再盲从于权威,面对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
美国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讲述资本家因为无法出卖商品而把牛奶等倒入河中时,有同学提出:“老师,如果资本家把商品送给穷人,经济危机不就解决了吗?”“我觉得不对,如果这么简单,那美国政府就没有必要实施罗斯福新政了?”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在课堂上争执起来,但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激发学生思维的生成性资源,于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资本家,是否会把商品送给穷人?假设资本家愿意把商品送给穷人,是否能够解决穷人的失业问题?”
对第一个假设,大部分同学认为,资本家是不会把商品送给穷人的。因为资本家投资生产的目的是赚钱,不会做亏本买卖。对于第二个假设,同学们认为即使资本家愿意把商品送给穷人,也不能解决穷人的失业问题。穷人有了资本家送的商品后,虽能度过一时的生活困难,但手里依然没钱买商品。由于组织生产需要资金和成本,资本家赚不到钱也不会再投资生产,这样工人就没有工作……进而学生认识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是增加工人的收入,这为罗斯福新政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是有批判精神的体现。尽管这种批判不正确,但它引发了更多质疑的声音。在讨论中,同学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别人论述中的不足,并不断地吸收合理的成分修正自己的观点,大家在观点的碰撞中找寻中问题的实质,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利用史料构建冲突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
在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时,笔者出示了一段史料。“农业调整法……对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猪、棉花、烟草、牛奶、大米——实行各种调整……1933年夏、秋两季将丰收,华莱士与农业调整局局长乔治·N·皮克向南部和西南部派出大量代表,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或1/4)棉花,以换取津贴……”
这段史料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强烈冲突。“我觉得要增加农民收入,应该是增加农业产量才对,罗斯福政府为什么反而要减少农业产量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让学生讨论:“增加产量是否一定会获得高收入?减少产量是否一定会减少收入?”
由于学生有一定的消费经验。笔者列出了一些影响商品经济的要素,如商品数量、市场需求、商品价格等,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讨论各种可能性。(见表1)。
讨论了市场各要素的关系后学生明白了,罗斯福政府减少农产品产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增加农场主的收入,进而让农民有更大的购买力,最终的目的是打通消费领域,使得经济更好发展。这种分析不同要素条件产生不同结果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了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三、借助提问引发情境冲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要求人們“在思维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实地思考问题,防止思维的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冲突,通过设问的方式,揭示矛盾,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
本课最后,笔者让学生归纳经济危机的消极和积极影响。问题一出,学生哗然。有同学说:“老师,经济危机带给人们这么多灾难,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还有积极影响?”观念的冲突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他们开始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找寻证据来平衡这种落差。
一番思量和讨论后,有学生提出:如果没有经济危机,就不可能有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到,贫富差距过大,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干预经济的发展,关注百姓的生活,注重提高工人的福利,担负起政府对人民的责任。
这个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了深化,更培养了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其思维的理性与深度。
参考文献
[1] 朱立等.认知冲突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8(11):48.
[2] 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74.
[3] 韩永.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