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臻
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 200061
失眠,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同时可能引起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或不适感。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因失眠而受到困扰。睡眠障碍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与无睡眠障碍的人群相比,在认知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减退[1]。据估计,短期失眠影响30%~50%的人口,而慢性失眠症的患病率在5%~10%[2-3]。在失眠症患者中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30~69岁女性发病率最高,男性高发于30~49岁[4]。尤其在围绝经期妇女中,失眠症患病率高达51%~55%[5]。
目前,西医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此类药物起效迅速,但不良反应明显,长期大量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及成瘾性,因而许多失眠患者转而寻求中医的治疗方法。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研究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进行临床观察,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受新冠疫情影响,对照组失访2例,治疗组失访3例。对照组男14例,女19例,年龄34~64岁,平均年龄(51.23±9.93)岁;病程为3~31月,平均病程为(14.30±8.60)月。治疗组男12例,女20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53.37±7.91)岁;病程为3~34月,平均病程为(15.38±9.32)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对不寐病的心脾两虚证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7]中失眠病期分类标准,是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失眠至少每周发生3次,至少3个月且PSQI评分>8分。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③未服用任何治疗失眠的药物者,或停药超过1月以上;④配合治疗方案并保持随访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及65岁以上者;②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者;③酒精或药物依赖所致失眠者;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⑤近1周出现疼痛、发热、咳嗽等;⑥晕针、不能耐受针刺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采用针刺穴位疗法,针刺穴位与治疗组相同。操作:穴位皮肤消毒,采用0.30 mm×25 mm针灸针(吴江市佳辰针灸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80925S)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1 min,留针20 min。1周针刺3次,连续治疗4周。
1.5.2 治疗组 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穴位取心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内关、百会、失眠穴,双侧取穴。操作:患者取适当体位,穴位皮肤消毒,术者将长1.0 cm可吸收线(广州市慧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批号:KJ171207)穿入8号注射针头的针尖处,线头与针尖内缘齐平,根据不同穴位,分别采用平刺、斜刺或直刺法将针头快速刺入穴内,得气后,缓慢将针头退出,使可吸收线留于内,无线头外露,敷贴针孔24 h。1周埋线1次,连续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8]为主要参考指标。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入选时和治疗1周后、4周后、8周后随访分别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中医证候量表[9]进行评定。
1.7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中失眠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治疗4周后,睡眠正常,伴随症状消失,一个月后无复发;显效:治疗4周后,睡眠时间延长3h以上,伴随症状改善;有效:睡眠时间延长不足3h,受试者的精神状态及伴随症状得到改善;无效:症状未改变。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PSQI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除睡眠效率改善效果不显著(P>0.05),余项及总分均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PSQI各项及总分评分更低(P<0.05)。因在纳入标准中已将近1月服用催眠药物的患者剔除,故本研究PSQI评分中无“催眠药物”一项。
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PSQI总分及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日间功能障碍的维持效果上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三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各项及总分比较 (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积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积分(P<0.05)。两组在中医症状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两组各时段PSQI评分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各时段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显示,治疗1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及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时段PSQI评分比较 (分,
2.4 两组疗效比较 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疗效比较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起始或维持困难或非恢复性睡眠,且伴有显著的日间功能损害[11]。失眠属中医学“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等范畴,失眠的主要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阳不入阴,阴不涵阳,从而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12]。有研究[13]显示,失眠患者中阴虚火旺者最多见,占34.28%,心脾两虚者次之,占25.30%。心脾两虚型不寐其病机关键在于心、脾虚弱,由于脾气虚弱,子病及母,心失所养,造成心血亏虚;心血不足,无以化气,母病及子,则脾气虚弱[14]。临床常表现为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头晕、便溏等症状。
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成药、汤剂、针灸、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其中针灸因其疗效独特,无不良反应而深受患者的欢迎。任爽[15]等选取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健脾养心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后显示在睡眠质量改善方面,健脾养心针刺组明显优于西药组。有研究[16]显示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最佳时间段为下午,能使患者安眠药的服用次数显著降低,患者睡醒次数亦明显下降。大量临床研究[17]显示针刺治疗失眠症临床有效,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疗效更优,因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穴位埋线法是运用埋线法将可吸收线植入穴位中,能够对穴位起到较长时间的持续刺激作用。近年来穴位埋线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冯清云[18]等运用背俞穴简易埋线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可达95%,与口服艾司唑仑片疗效相当。王彦霞[19]等运用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能有效降低PSQI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疗效优于归脾丸合枣仁安神胶囊。张笑[20]等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结论显示穴位埋线治疗失眠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穴位埋线具有明显的针感,与非穴位埋线类疗法进行对照时,无法达到盲法标准,所以仍需更高质量的临床实验设计,才能做出更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对照组除了在改善睡眠效率上疗效不显著外,其余各项及总分均降低显著(P<0.05)。穴位埋线组能有效降低失眠患者的各项评分(P<0.05),并且在改善患者的PSQI总分及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上明显优于针刺对照组(P<0.05)。在治疗结束4周后的维持效果方面,穴位埋线组在PSQI总分、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均较针刺对照组更优(P<0.05),提示针刺对照组疗效维持不佳,穴位埋线组疗效维持时间更久。两组在中医症状改善上效果相当,无显著差异。针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85%,穴位埋线的总有效率为90.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有待后续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针刺治疗往往因患者所需治疗次数频繁,疗效持续时间短,从而导致患者依从性差,治疗效果难以巩固。而穴位埋线相比传统针刺法,其针感更强烈,疗效更持久,患者治疗次数少,依从性高,因而使其治疗效果及维持效果均较一般针刺效果更优,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同时又避免了长期服用西药所导致副作用以及对药物的依赖性,在临床上更易于推广。虽然穴位埋线疗效明显且优势显著,但在临床应用上仍不普及,相关临床研究报告缺乏大样本量的研究及远期观察随访,其确切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