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宁静
——漫谈爱德华·霍珀的作品

2021-10-08 01:31武燕妮
名家名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绘画艺术

武燕妮

宁静的午后,在阳光照耀下闭上双眼,去聆听心灵深处的丝丝细语,如此这般,便使得远游的灵魂回到自我的身心。爱德华·霍珀作品里散发的那片宁静就是心灵的归宿。

一、学习之路

爱德华·霍珀祖籍荷兰,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奈耶克。他的作品大多描述美国城镇和乡村的自然风光。生性沉默、孤僻的他自幼喜爱绘画。他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就读于私立学校且成绩优异。父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因此,他在每个周末都要学习类似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主日学。这样的学习对于他后来的人生影响深远,可以说他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谦谦君子。霍珀的父亲热爱文学,家中藏书甚多,主要是古典的英文著作和翻译的法文、俄文作品,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对文学甚是喜爱,在他思想成长的历程中,同时也深受美国作家爱默森的启发,爱默森欣赏柏拉图、歌德和莎士比亚的作品,所以这三位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的读物陪伴了霍珀一生。霍珀的母亲偏爱艺术,给了他很早的绘画启蒙,并时常带些画册和杂志启发他的绘画思维。

1899年,霍珀正式进入“纽约插图学校”,开始了他勤奋的求学道路,他大量临摹,不知疲倦,在插画盛行的时代创作了上千幅作品。霍珀画画非常有耐心,利用假期画古老的建筑、教堂以及崇山峻岭和湖泊。由于他的热情和专注,第二年申请了由佩斯创办的“纽约艺术学校”,在这里他学习了素描、油画,大量课程都是实物写生,有静物、石膏和人体课程。霍珀成绩优异,连年获得奖学金。佩斯校长主张学生独立思考,摆脱学校的艺术教育。亨利老师认为艺术是人生的写照,是艺术家自我对生命的阐释,艺术学校要培养出不同画风的学生。两位老师对霍珀影响深远。他成绩优异并在校任教,教授人体写生、色彩学、素描和构图。

霍珀曾在父母的支持下远赴欧洲学习绘画两次。他喜爱库尔贝、高更的作品,并有幸在巴黎参观了他们的个展。这些都坚定了霍珀想做一名艺术家的信念。回到美国后他大量创作,并将自己在法国的美好记忆绘制成作品。霍珀通过绘制商业作品来保障基本的生活,收入稳定后,他第三次到欧洲旅行,来到新英格兰海岸,画了大量的港口写生作品。之后,霍珀回到美国,搬离纽约,来到格林威治村,一直到离世。在这里他度过了平静而充实的绘画生涯,他画电影海报,尝试蚀刻版画,大量创作油画。

二、浮世即景

热爱旅游、看电影、阅读并且性格孤僻、离群索居的他对现实世界转瞬的场景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作品大多都是某个街角的一隅或是远眺海的尽头;或是阳光洒入的室内、温柔的夜晚;或是夜间剧场和咖啡厅。画面充满熟悉而陌生的气息,熟悉的是司空见惯的生活一瞬,陌生的是那一瞬的场景竟然可以如此的富有诗意。

霍珀的绘画艺术就是他生活的写照,他常出没的餐厅、剧场、街角、海岸都是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在作品《自助餐厅》和《剧院走道的两位女士》中看似现实生活的场景,霍珀用绘画的眼睛观看,用色彩和造型的绘画语言来阐释他眼里的现实,因而超越了现实存在,就像隐藏在角落里的局外人,用平静的视角记录着人们普通的生活。柳宗元的“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指美的事物不是自身美,而是有人去发现它、欣赏它,它才从一个自然之物变成一个美的意象。霍珀作品亦是如此,房屋、海景、灯塔和岩石等看似简单的素材在他的画面当中别有一番意境。

三、内心孤独

(一)房子与光

房子与光是霍珀画面中永恒的主题,无论是阳光充沛的白天还是温暖灯光下的夜晚,都令霍珀着迷。霍珀的作品题材丰富、新颖、亲切,绘画语言朴素。《美国艺术新闻》杂志这样评价他的作品:实在、共鸣、细心地运用好的色彩。霍珀笔下的建筑较为复杂,有不同角度的房屋与街角,但是画面中始终透露着“孤寂”感。

对于人物的描绘霍珀并不热衷,不同风格的建筑在阳光下的变化更令他着迷,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火车道旁的房屋》是最能表现他尖锐的孤寂感的作品,画面某种意义上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强烈的光照下,建筑拉出很长的重色影子,一座孤独的房屋高耸在画面中间,晴朗的天空飘着流云,色调协调且统一。《星期天》是另一幅充满孤寂情绪的作品,画面中虽然有着温暖的光线,但是冷清的街道旁坐着一位穿着整洁的职员,似乎能感觉到他的一丝疲惫和无助。整幅作品用笔松弛,生动的画面中不乏冷静的情绪,具有心理学与哲学的思考,同时还具有浓厚的文学意义。霍珀常常驾车外出写生,绘制了大量的水彩和油画作品。光感是他的主题,在光照下的建筑更是充满了绘画的层次感和趣味。室内光的主题也是霍珀的又一主题。例如,作品《布鲁克林的室内》是温暖的阳光洒在室内,少妇背靠着坐在木椅上,地面上有着亮黄色光的投影,一切都是那样的温馨、安静,充满着舒适与自由的气息,《纽约的室内》则是夜晚灯光下温馨的画面,男人看着报纸,女人侧坐随意弹着琴键,画面充满了晚餐后闲适的家庭生活氛围。

霍珀能在繁杂和喧嚣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那种深沉的安宁,他画面中的每处房屋与景致都令人心生向往。那宁静的屋舍与海岸,能唤醒人们内心的平静。《夜鹰》最能代表霍珀画面中孤独的情绪,画面中是深夜亮着灯的酒馆,里面还有三位平静闲适的客人喝酒聊天,画面结构非常具有张力,大的倾斜线和竖线构成了画面的节奏,在强烈的灯光下红、绿色的对比格外协调。深夜时分的安静充斥着画面,只有在这样的深夜,那份宁静才油然而生。对于孤寂、安静的画面氛围的追求一直是他作品的主题,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的陌生、疏离,使得画面的情绪被带入,看似真实的夜景背后是对情绪的捕捉。霍珀把对生命的感悟融入画面,简单的房屋、街景背后有一丝淡淡的哀愁。他多数作品当中祥和温馨的画面背后同样能感受到那份孤独与寂寞。

(二)纯粹的语言

绘画语言如同文学中的语言文字,需要艺术家用心去揣摩、尝试。绘画语言包括:画面的构图、结构、造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色彩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等,这些具体的绘画语言综合起来使得画面形成某种内在的秩序感,这种内在秩序被画家赋予生命,使其承载着画家的个人情感,传递一种观看世界的独特视角,表达一种无法言说的意境。

真正的绘画需要完全投身于大自然,观察它呈现的多姿多彩的画面。在画画时心无旁骛,只专心于如何平衡画面的各种关系、衔接明暗、色彩,形成和谐的色调,如何把眼前的自然描绘得淋漓尽致。霍珀的作品就是这样的纯粹。

绘画语言的尝试在西方现代主义时期层出不穷,从20世纪晚期至今,虽然观念艺术在世界上占到了主流位置,但从事传统架上绘画的画家依然活跃。在绘画艺术里,画家不断地对事物进行感知、假设、判断,然后确定画面,把感觉的痕迹有力地停留在画布上,艺术便悄然产生了。艺术产生的过程发生在任何艺术形式当中,只是它们各自承载的语言不同、形式不同,但艺术的本质内容都是相同的——触动人心,是令人反思的艺术。霍珀的作品在20世纪依然保持那份绘画语言的纯粹,他坚守着回到自我的感觉中去,回到画面本身,让朴素的绘画形式传达最深刻的意义。他不随波逐流,不追求新奇古怪,不被后现代主义的观念所影响,反身内观自己,让绘画本体承载着自己的艺术情感。

四、结语

霍珀作品中对光的追寻,对现代生活中人们疏离感和孤寂情绪的传达,是他最为敏感的捕捉。他的绘画启发了无数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他最重要的精神是传递真实与朴素,用心体会周遭的一切,创造出富有意境和想象的画面,不是现实的再现,也不是超越现实的编造和谎言,是回归自我,回到感觉中去,回到世界原初的面貌,真诚地用画笔表达,用画面传递思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给内心深处一片安宁,感受时光的流逝,用画笔记录下耳目所及的世界,让绘画不仅仅停留在物象本身,而是注入画家的灵魂,从而表达意趣。

《布鲁克林的室内》 爱德华·霍珀 布面油画 1932年

猜你喜欢
绘画艺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