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裕,宗 倩,张雪梅,于守超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 252000)
目前,国内对校园内部的景观更新已经得到了重视,并且初见成效。例如,俞孔坚教授提出沈阳建筑科技大学的“稻田景观”,更成为了该校的特色景观。在国外,关于校园景观的更新则更加成熟,悉尼科技大学以其重在营造公共空间的改造规划,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实现了吸引人群停留的校园目标。本研究以凯文·林奇关于城市设计五大要素主要思想,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等在校园空间中的具体表现[1]为框架,着重分析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学校问题与解决方案。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迄今为止,对聊城市东昌府区聊城大学景观系统、全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通过分析聊城大学东校区内部景观存在的问题,探索校园景观更新与改造的新方式与新方法,以期为今后地方型院校公共内部设施的更新与改造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
2002 年5 月,教育部发函[2002]17 号,聊城师范学院更名为聊城大学。聊城大学实行一校多院制,组建一批二级学院。2005 年,聊城市体育运动学校并入聊城大学。2011 年,入选山东省首批名校建设工程立项单位,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19 年4 月,学校占地面积200hm2,校舍面积77.5 万余m2。聊城大学东校区(以下简称东校区)位于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1 号。
从建校至今,通过一代代的聊城大学教师、员工与学子们的进一步凝练,梳理了师生员工高度认可的聊城大学的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和校训等。把崇教、尚学、敦厚、奋进作为全体聊城大学师生的精神支柱与学校的文化内核。敬业、博学、求实、创新是校训,是师生们广泛认同的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因历史原因学校经过多次扩建,且扩建间隔时间较长,以致于东校区规划较为分散、呆板,缺乏变化(如图1);千篇一律,中轴偏斜(如图2)。而分段扩建则致使东西校区在规划上存在冲突,校园总体构架不甚合理。东校区功能分区不明显,动静区分不完善,教学区与居住区之间分隔不明显。该校建校已半世纪有余,曾经小而精的景观环境集中,是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但至现今,学校发展中的这些历史文脉却难以找寻,只能在东校区高大的乔木中窥得一二。学校文脉的断裂,更是城市文脉的一部分缺憾。因此,修补聊城大学校园文脉显得尤其迫切,特别是在山东地区这样的文化大省。
图1 东校区中轴线
图2 东校区区域划分
各建筑物平面立面均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创新与突破,且难以适应复杂的使用功能要求,难以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有些建筑过于追求形式,忽略了其中的使用要求,致使很多灰色空间、消极空间[2]的产生。个别功能单一、设备陈旧的建筑甚至闲置,造成了没必要的重复和浪费。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无法满足新兴的专业及所要求的特殊职能场地需要,也限制了学校的再发展。
西校区建筑立面更加有特色且更能体现教学风格,利用率更高,灰色空间较少;建筑形式新颖,注重内部功能的使用,在设计时将空间利用最大化,土地方面规划时留有余地,可随时进行更新与扩建;绿化的面积严格把控,数据更精细,更加注重了空间的营造和历史文脉的体现。反观东校区,由于使用不当,校内建筑老旧;建筑内部利用率低,没有具备显著特征的标志性建筑;指示路标、路牌等基本的导向标识早已不见,且许多地方无人打理,进而形成校园死角。
3.4.1 道路车辆人流混乱。根据调查分析,东西校区距离较远,因历史原因,上课地点不统一,学生们常常穿梭于东校与西校之间。学生在校交通方式以电动车骑行为主,教职工则以私家车为主。随着学校扩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学生人数及教职工持有车辆的增多、缺少规范的停车位,导致了车辆的乱停乱放,影响道路通行(如图3)。由于电动车量较多,校区内无隔离墩阻断车辆交通而形成纯粹的步行区域进行人车分流,致使校内次干道路车辆停放混乱,导致拥堵问题严重。且校区出入口大门都为人车并行,未在入口处明确人车分流,安全性低,校园交通安全、交通秩序问题日益突出。
图3 东校区午饭时间食堂门口
3.4.2 停车点问题。停车点分布散漫导致的人车矛盾增多。现状机动车停车场采用分散式,各院系、办公单位就近布置停车位或在路边停车(如图4)。路内停车缩减了实际的道路宽度[3],且停车过程中致使局部交通复杂化。而校内有些道路宽度未达标准,其路内停车更是对人流车流产生较大影响。机动车划分车位极少,而电动车位未进行划分,乱停乱放更是对校园景观美化造成影响。
图4 东校区4 号宿舍楼
3.5.1 植物的种植品种单一化,无季相变化。植物景观作为校园的主要景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已经造成规模的生态群遭到破坏;景观植物老化,植物配置简单,季相层次变化小,视觉感官不够生动明快,仍保留了建校时的风格,造成春夏看绿、秋冬看空的景观场面;品种更新慢,且种植距离过于墨守成规,使得植物之间不美观,乔灌草搭配朴素毫无新意。对植物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未考虑栽植地点、气温、水分、日照等因素影响值得反思。如,在3 号教学楼与实验楼之间阴影处栽种的喜光向阳生长的木槿(如图5),没有顶部枝干的雪松(如图6)。
图5 至善园中歪斜的木槿
图6 3 号教学楼前绿地少顶的雪松
3.5.2 植物修剪及选品种植的问题。栽培学强调:“种三管七”[4],修剪人员的不专业致使许多植物缺失了其真正的观赏价值。在东校区绿化中,树干中空,病虫害严重。在学校角落里,尤其是西面临河引入的小溪区域,长久未经打理和维护,让一些植物失去了生机;沿溪的花草杂木丛生,环境欠佳。教学楼周围的绿地草坪也有许多年植物品种未能及时更新,导致退化严重,几乎丧失了观赏价值。而主干道与次干道道边种植的树种相同,行人不易区分,更甚的是树下栽树,影响植物生长和景观效果。
3.5.3 植物围合营造的特色场地。校园部分地区树木茂盛,夏日遮阴效果良好,但同时造成部分户外空间趋于严密,成为校园死角,安全性不高。校园内特色景观不多,难以辨识。许多场地只是草地与乔木灌木搭配,难以达到围合空间的效果,难以为师生提供一个休憩、读书、交流的空间。开敞、半开敞空间难以区分完全,空间界定不明显,致使场地利用率低下。
对公共空间营造的缺失,在东校区中极为明显。空间界定不明显,所有空间景观一览无余,导致交往和体验空间的缺失。高校中,生活区与休闲区是学生日常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也是创造空间最有成效的地方。生活区有许多小片绿地疏于管理,让人观感不畅,行走受阻(如图7)。不规范丢弃的垃圾,造成公共空间人们的观感缺失。在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的空间功能需求多样,但在这里唯有到处停放电动车的场景。
图7 教学楼旁场地一角
校园内多数以普通地砖作为主要铺装,各区域纹理图案不一。有些则在排球场上铺设石砖(如图8),有的在河边选用非防滑瓷砖等,都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再则材质的选用限定了空间的使用功能,拔地而起挡在路边的大乔木等,突显了校内铺装问题所在。
图8 至善园中排球场地
许多景观小品设施陈旧,摆放位置不合理,缺乏人性化。大理石材质的椅凳,夏天晒,冬天凉,大部分时间闲置无用,既浪费材料又浪费场地(如图9)。另外,信息栏是为学生提供最新信息的设施,但校园中信息栏的摆放十分隐秘;具有文化意义的雕塑被未修剪的植物遮挡等(如图10),这些都是设计不合理的现象。
图9 座椅使用现状
图10 教学楼前被植物遮挡的雕塑
东校区的更新,影响的不仅仅是学校发展,更是城市文脉的变化。可借用校史或办学特色继承校园文脉,将其物化到环境之中。一是设计环境风格,充分利用原有场地进行改造,创建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二是创造历史建筑物与纪念环境,将学校的历史反映到环境之中,利用反应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文化。
从校园的空间结构、形态分布、建筑尺度、色彩搭配和交通流线组织等方面把握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能一门心思地只顾东校区更新,更要注意东西校区校园场地的集约化处理[4]。更新过程中,需强调新旧建筑在空间、流线上的互补性与连贯性。
创建一个促进师生研究人员交流合作,打造开放融合的学科教学区、科创交流区、运动休闲区、品质生活区[5]。对不同专业划分专属的场地,使场地使用功能最大化。将参与性设计融入景观,使学生对校园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从景观到观景到参与设计中,留下痕迹[6]。
对人流量大的地区,例如食堂,教学楼等,设置隔离墩进行人车分流,创建纯粹的步行场地,对车辆进行拦截并以指示牌加以引导。规范校园内的道路宽度,对不达标的路段进行扩建,疏通道路。在教学区与居住区划分统一停车位,化零为整。只允许路内短暂停车,简化校内机动车流线。设置专门的电动车停车位及充电桩场地,规范电动车出行。对电动车机动车进行校内限速,保证安全。完善路网结构,明显区分主干道与次干道。设置校内环状路,将校内人流与车流做区分,丰富校园慢行系统,倡导慢行优先。
分析现有植物景观特征,对不满足种植条件的植物进行移植。对植物的修剪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有特殊要求的植物特别养护,对无景观价值的植物,进行铲除。选用彩叶树、颜色鲜艳的果树及浆果类植物丰富季相,使群落层次更分明。从校园中已有但应用较少的植物中,选择适应性与审美兼备的种类进行推广。可采用花境和垂直绿化等形式,为学校增添光彩。另外,还可以在植物上挂上铭牌,让学校成为小型植物园,普及植物知识。
由于东校区规划处于饱和阶段,挖掘空间潜力,发展微型空间极为必要。可以将共同的场地进行时间上的划分,从而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丰富空间类型(开敞、半开敞、封闭、覆盖、竖向)[7],另外也不能忽略一些狭小的空间,它们都是更新改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停车场地使用嵌草砖,使场地景观功能更加明显。区分运动场地和其他场地。通过铺设防腐木等硬质材料,拓宽步行路面。
设置能让学生参与的景观场地,征集学生雕塑、陈列品、景观座椅等作品,予以陈列,打造校园特色景观。激发学生们参与创作的灵感,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在不同功能的场地放入特定小品,植入一些有现代感的材料或颜色,丰富景观环境,使其更加鲜艳有活力[6]。
每一所大学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高校校区更新的关键还是校园文脉的传承。要在深化校园的文化中寻找特色,在不断适应中寻找问题,在不断的发展中寻找文化。一所学校的不断发展,就会带来景观的不断发展。相比于推倒重建[9],最优化途径是将环境整合,整合再更新。校区通过更新与改造会焕发新的青春活力,大胆的革新并不适用老旧校区,环境的微更新更能被学生和老师接受。景观更新和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致谢:感谢硕士生导师于守超老师提供的帮助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