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大学生异化消费行为

2021-10-04 08:41杨鹏宇
公关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非理性大学生

杨鹏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面对物质生活,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的基础需求,受西方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文化的影响,异化消费现象时有发生。而在全社会的异化消费问题中,大学生异化消费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异化消费行为也给大学生成长成材带来了较大的负面效应。因此研究大学生异化消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异化消费 大学生 非理性

一、浅析异化消费的概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指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活动之间关系的扭曲和异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我们对当今社会各种异化现象的批判提供了视角。

从马克思的异化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异化消费:异化消费是指人作为消费的主体,在消费过程中被盲目性、从众性、攀比性等非理性心理控制,丧失了消费的主动性,使消费不再是单纯满足主体需要的活动。

异化消费中的“异化”是时代发展的畸形儿,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一种畸形的消费现象,它有三种具体表现:

(一)消费需求的异化

消费需求的异化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是为满足自身的物质、精神需求而进行消费,而是为满足攀比欲、囤积欲、虚荣心等非理性需求进行消费。

(二)消费原因的异化

消费原因的异化具体体现在:人们受广告的操控而进行消费;受影视作品、小说等文化产品中宣扬的“拜物、拜金”价值观影响,追求品牌效应而进行的消费;盲目追求流行元素而进行的消费;受商城巨大折扣优惠诱惑进行的盲目从众消费以及受网络带货主播煽动性话语而进行消费活动等非理性消费。

(三)消费结果的异化

消费结果的异化是消费原因异化和消费需求异化后的必然结果。由于消费原因、消费需求的异化,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大多是非理性的,因此他们购买的商品往往不是能满足自己真正需求的,且很多情况下是十分昂贵的产品。

消费主体受到外界信息的诱导而进行盲目的消费行为是对资源的极度浪费,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背离了消费者的消费初衷,消费主体反而被消费品所操控,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甚至给消费者带来债务压力。

二、当代大学生异化消费行为

(一)大学生异化消费成因

1.大学生受社会环境影响,消费观念由勤俭节约向奢侈浪费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物质产品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穿住行的需要,而向更多元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可以从人民的精神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不断增加等方面体现出来。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能供人们支配来满足基础生存的资本越来越多。

大学生群体异化消费行为受社会环境影响很大:首先,大学生受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较弱,同时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消费观念比较前卫;其次,国家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最后,現代社会新媒体越来越发达,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大众媒体和商业广告对产品的宣传力度越来越无孔不入。这些客观原因都使得新时代青年的消费观念从节俭向奢侈过度。

2.大学生接触信息广、杂,且甄别信息能力较弱

大学生思想活跃,紧跟时代潮流,同时思想不够成熟,需要从他人认可中获得满足感。因此,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会追求商品的档次,并渴望从商品的品牌效应中来寻得自己的存在感,甚至提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

(二)大学生异化消费主要表现

1.大学生丧失了消费主体地位

消费的主体是人。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受心理因素、情感因素、个人身份、消费目的等条件的影响,在实际消费行为中,丧失了消费主动权被物支配;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对于不必要的人情礼往不知如应对,有时在消费中处于一种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的境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需求没有明确的认知,见到喜欢的东西不懂得适量购买、适度购买。以上几点都使大学生消费时出现了被迫消费、浪费消费等情形,出现了消费主体被消费品支配而丧失了消费主动权的情形。

2.消费品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很多商品在购买后不久就被淘汰,继续使用难以满足大学生学习、工作的需求。如: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变,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快、各种收费软件的不断更新等;在生产过程中商家为获得更高的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使得商品难以满足消费主体的需要。如:购买到伪劣电器,继续使用危害生命安全、使用冒牌顶替的护肤品使皮肤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等。以上两点使消费品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促使异化消费行为的产生。

3.非理性因素导致大学生过度消费

消费的过程就是客体满足消费主体需要的过程。但由于消费主体、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消费活动不仅仅止于满足主体需要,而出现了过度消费(如:大学生购买不符合自己身份、收入的奢侈品)、超前消费(如:利用校园贷等门槛低的贷款平台贷款消费)、浪费消费(如:在直播带货、商城促销等情况下囤积过多商品)、恣意消费(如:不考虑自身条件、需求,随心所欲购买商品)、攀比消费(如:大学生在消费时臣服于衣着打扮带来的“差别看待”,过度包装自己)等情形。这些情形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更有甚者,使大学生一出校门便负债累累,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4.消费环境左右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消费环境是人们消费过程所处的环境,这个过程不仅仅在买卖之间,还包括消费者选择商品,了解商品的整个过程。如今,广告中有很多虚假宣传的成分,尤其是在“直播带货”的买卖过程中,商家营造出的消费环境会对消费主体产生误导,造成不必要的消费行为。

三、改善大学生异化消费行为途径

(一)从主观上来说大学生应当正视自身,避免诱惑,减少异化的消费行为

1.大学生应当避免使自己身处于不良的消费环境中

如:避免与爱攀比、爱浪费的人一起进行消费活动;少看或不看具有煽动性语言的直播购物平台;避免在大促销、大减价时盲目从众,购买不是生活必需的产品;赶时髦、跟潮流也要遵循适度原则,不过度消费;在面对广告、媒体宣传时多思考,并根据自己需求购买产品。

2.大学生要加强主体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不健康消费行为,从而扬弃异化,回归人的本质

大学生要在消费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做到自己不攀比、不从众。大学生在消费时要切合自身经济情况进行消费,不让父母为自己的过度消费、不理性消费行为买单;大学生在消费时要注重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并重,减少享乐型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适当增加加强自身教育、提高自身技能等教育型消费在个人总消费中的比重。大学生要努力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认识异化消费带来的不良影响,理性合理消费,培养理财能力,加强自我教育,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从客观条件上来讲,政府、学校、家庭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政府、学校、家庭在当代青年人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它的形成受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的直接影响。想要让整个社会的青少年人群形成正确的消费观,都要付出积极的努力。

1.政府应当加强社会主义市场法制建设

法律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应当根据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政府应当针对社会盛行的异化消费现象适当立法,净化社会风气,对直播带货、推销广告等进行合理的把控,提出一定的标准,避免由于过度夸大产品功效或者商家煽动性、误导性语言营造出不健康的消费环境,从而造成的消费浪费。政府应当积极为大学生健康消费提供法制保障,对于校园贷乱象依法取缔,避免校园裸贷、校园高利贷等乱象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场所。

2.學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从思想和生活上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学校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适当渗透消费观教育的内容,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正不良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在校内,师生间要加强有效沟通,当异化消费行为给学生带来困扰甚至纠纷时,同学间应当互相帮助,及时向老师反映,寻求学校的帮助。

3.在家庭中,应当树立勤俭节约的家风,用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来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父母、亲人应当从自身做起,避免自身的浪费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活动给子女带来不好的示范作用。无论家境如何,尽量做到适度消费、理性消费,为子女做出良好的示范教育作用。

三、结语

异化消费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严重的损害,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发展来的物质享受,而忽略异化消费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就会在消费中迷失自己,失去自己在消费中的主体地位。如果国家只注重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不注重异化消费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就不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重视消费异化现象,每个人都要尽力做到理性消费。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注重精神世界的建设和提升;在保证自己理性、合理消费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消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张美君,.2016.

[3]大学生网络购物异化及其回归[J].经济研究导刊,2020.04.

[4]浅析当代中国消费异化的成因及表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

猜你喜欢
非理性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零余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