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已是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红豆集团也已走过了65年创业路。我个人能有今天,红豆能有今天,民企能有今天,全靠党和党的好政策。”谈起党即将迎来百岁诞辰,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周海江充满自豪和感恩。
梳理红豆65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红豆每一个重大决策,每一次飞跃发展,都是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中获得的机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治理之路,成为民营企业的党建标杆。如今,红豆集团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委书记周海江先后当选为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党代表,因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绩突出,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将“红色基因”植入企业
周海江介绍说,红豆集团65年的发展历程中,把党的政治领导与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相统一,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豆之路”,形成了“一核心三优势”党建经验,“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党建工作法,“五个双向”的党建工作机制,首创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把党的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使企业始终充满活力。
“一核心三优势”党建经验。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统领企业全局,不干涉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正常运行;党建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大优势”,即把党建工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遇优势、人才优势、和谐优势。
“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党建工作法。“一融合”是通过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工作有效融合;“双培养”是党员和人才双向培养;“三引领”是以党建引领企业先进文化、引领构建和谐企业、引领履行社会责任。
“五个双向”党建工作机制。即班子双向进入、工作双向互动、人才双向培养、文化双向互促、制度双向互补,确保党建深入工作实践。
周海江还从制度上探索把党建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深度融合,首创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并于2017年3月出版了专著《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央党校举行的首发研讨会上,得到有关领导和党建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
以“党建强”促企业“发展强”
周海江表示,红豆从一个手工小作坊发展成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很少有决策失误的时候,秘诀就是“在党的方针政策中找机遇”。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是红豆集团党建的基本理念和工作思路。
1957年响应国家“小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的号召组建的生产合作社,成为红豆集团的前身;1992年,企业抓住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带来的发展机遇,成立全省首个乡镇企业集团;1993年,乘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东风,全面实行内部股份制改革;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红豆集团党委召开联席会,在危机中把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2001年,抓住资本市场开放机遇,红豆股份在上交所上市;新世纪初,响应中央“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红豆杉生态产业;2007年,响应国家号召实施“走出去”发展,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建立经济特区;2008年,面对次贷危机,红豆集团党委扩大会果断提出企业要加快实现“三大转型”和“两个提升”战略,从而使红豆集团在苏南民营企业中较早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红豆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支部建在第一线,走出了传统产业劳动密集、低效粗放、动能不足之困,确保企业在任何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中都能健康发展。
从国家方针、政策中寻找发展机遇,保证了红豆65年稳健发展。
党建引领展现民企责任担当
红豆集团党委一直注重社会责任,倡导并践行了“八方共赢”理念,即努力实现与股东、员工、客户、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等八个利益相关方的共赢。在企业内部,红豆有爱心资金和慈善资金。对外,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热心公益等善行义举上,集团党委书记周海江与红豆集团创始人周耀庭深植公益情怀,为更专业、更高效地回报社会,监督善款使用,周海江和周耀庭还通过建立独立载体和專业平台,建立公益长效机制。
2020年疫情发生后,周海江带领红豆集团广大党员依托现有的资源和条件,第一时间将西服生产线转为防护服生产线,共支援抗疫一线隔离衣达65万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发来感谢信,称赞红豆“是当之无愧的抗击疫情‘军工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豆集团现有员工近3万名,间接解决十万人就业,积极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多年来投资千万元帮助周边村、厂发展,为农村城镇改造量身定制了多个“红豆万花城”现代商业综合体,以适应当地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此外,自1996年起,红豆集团就开始策划推动七夕节相关活动,坚持20年如一日弘扬、推广、创新“红豆七夕节”,用实际行动保护、传承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据统计,多年来,红豆集团先后向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