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对“中西融合”艺术风格的探索

2021-10-04 23:46郎朗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林风眠艺术风格

郎朗

摘 要:20世纪在中国是中西方文化发生剧烈碰撞的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道路不可能完全沿着以前的艺术逻辑进行演变。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最重要的艺术使命就是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美术发展的新道路。那个时期对西方绘画而言是蓬勃发展的年代,而中国绘画却面临如何突破与创新的难题。林风眠将正在欧洲各国兴起的、以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绘画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艺术潮流,推介到中国,并提出“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开启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征程。

关键词:林风眠;“中西融合”;艺术风格

林风眠是中国最早的对绘画进行改革的画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他是“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先驱。林风眠将西方绘画特点与中国绘画的优势相结合,使中国绘画迈上新征程,还培育出了大批优秀的绘画艺术人才。林风眠的绘画创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油画,绘画风格倾向于表现主义;另一类是中国画,以花鸟、人物、风景为题材。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产生重大影响,他也被誉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之父”。

一、林风眠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影响

每一位成功人士的一生中有许多机遇,有的机遇是不期而遇,有的机遇放在你面前看你是否能把握,有的机遇则是需要竭力争取才能得到。1919年,出身广东梅县山村的林风眠闻讯加入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行列,同船飘洋过海的有蔡和森、蔡畅等一批立志改变中国现状的革命家,林风眠和他的同乡励志复兴中国艺术。此时的欧洲艺术正处于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时期,美术领域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的发展,丰富的艺术资源拓宽了林风眠的艺术视野。如果说林风眠赴法留学是他人生路上的良好开端的话,那么后来蔡元培推荐林风眠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校长便是为他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林风眠在任职期间,发起了史无前例的“北京艺术大会”,而且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论文《东西艺术之前途》,从艺术的起源说明艺术的由来,又通过比较方法梳理出东西艺术的同和异,提出了东西艺术调和与互补的艺术主张。

林风眠在教育上注重营造出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绘画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林风眠有一个引起非议但又有一定道理的口头禅:“画不出来,就不要画,出去玩玩。”他鼓励学生释放天性,其实艺术创作过程中遇到瓶颈期时,休息、放松也是获得灵感的有效手段之一。除此之外,林风眠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运用启发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林风眠还很重视了解世界艺术界的最新动态式,他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的艺术。他倡导“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对绘画形式语言进行不断探索。林风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身边的人,甚至是当时中国的艺术家们,改变着他们的思想,激励他们勇于走上艺术创新的艰辛之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林风眠对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意义

20世纪的中国在绘画上面临各种问题,为了解决当时中国绘画存在的问题,使中国艺术走出困境,从法国留学归来后的林风眠经过反复研究,意识到融合中西绘画艺术的必要性,于是提出了“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力求通过吸收中西文化的精华来促进中国绘画的发展。

当时的林风眠借鉴西方印象派的色彩运用方式,又借鉴西方风景画的写实风格进行创作,抒发自身心底那一抹浓浓的乡土情。他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又借鉴西方艺术,取其精华,追求画面的纯粹。他把将印象派色彩、水粉画技法与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相结合,并采用组合景物的写生方法。在“中西融合”思想指导下,林风眠在对自然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把西方绘画的光、色、形式、结构等绘画语言与中国绘画诸因素融合在一起,创造了独特的绘画风格。林风眠曾在画家陈玲娟的笔记本扉页上写下了“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画画”的勉励赠言,他身体力行地告诫年轻一代的美术家们:“心情不要太急,自以为大笔一挥就画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一个真正的美术工作者,他首先得是个诚实的人。创造是一个艰难的劳动过程,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创造出好的东西来,首先得研究美术史和前人的创作经验,认识我们多彩的民间美术,在技术上踏踏实实下功夫。”

三、“中西融合”的绘画语言特征

20世纪的西方绘画在绘画语言有了重大突破,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林风眠积极进行着“中西融合”的绘画实践。中西方艺术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形式语言的运用对于艺术家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林风眠在形式语言上融合了中西的绘画技法,采用了“写生—创作”的方式。写生是观察、记录自然的手段,而创作靠的是默写、回忆,这样对于自然景物不再是简简单单地描绘下来,而是把看到的自然景物印在脑海中,将其作为绘画素材,基于自己主觀感受对自然景物进行描绘,由此来抒发自己的真实内心感受。

(一)线条

线条、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基础的绘画语言。线条是最朴素的绘画语言之一,最初的原始绘画就是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美丽画卷。林风眠所绘的仕女系列,多采用曲线,线条优美灵动,飘逸又洒脱,把仕女的体态生动准确地展现出来,如图1所示。林风眠在法留学期间深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他对曲线的运用与法国画家马蒂斯对画面的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妙。林风眠与马蒂斯都喜欢用曲线,通过线条的运用直接表现自身的情感。

(二)色彩

通过对林风眠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他成功地将色彩引入水墨画中,使二者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使色与墨相互交融,创造出独特的风景画,如图2所示。林风眠打破了传统水墨画的绘画语言体系,摆脱了传统中国绘画中笔墨的束缚,对传统中国绘画进行改革。首先,林风眠对绘画材料进行改良,对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实验,再对硬笔、软笔、生宣、熟宣等逐一尝试,最后选择了毛笔、水墨、生宣等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他将西方印象派色彩处理方法和水粉画的表现手法用在宣纸上,采用色彩与水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灵活运用色彩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三)构图

林风眠的绘画作品以正方形构图为主,改变了传统绘画中富于张力、充满动感的构图形式,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形式。而且在林风眠方形构图的画作中,无论是动态的鸟,还是静态的房屋,几乎没有倾斜的结构,都是平稳的、安静的。方形构图是林风眠绘画艺术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他的心境在绘画上的反映。他留学回来,满怀壮志,但却在社会中屡遭失败。林风眠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隐居中度过的,他远离尘俗,将注意力集中在创作中,创作了大量的彩墨画,创作的题材大多是景物、仕女等,采用的构图方式多为正方形构图,体现出林风眠内心的平静、柔和。

四、结语

林风眠“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借鉴西方绘画的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创建了中国绘画新的审美体系。“中西融合”之路的成功给当代艺术的创新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的观念日益开放,一大批学者通过研究和分析林风眠的艺术理论与创作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研究他“中西融合”的绘画思想,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从而促进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牟建平.中西合璧先驱:林风眠[J].收藏,2021(2):132-146.

[2]王雯凯.论林风眠的绘画语言特征及对油画民族性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2016.

[3]宋晓波.写实与写意:从徐悲鸿和林风眠的绘画看中国油画风格的形成[J].大舞台,2010(3):70-71.

[4]刁秀航.论林风眠的“调和中西”艺术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张东升.林风眠“中西调和”艺术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20.

[6]郎邵君.守护与拓进:二十世纪中国画谈丛[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林风眠艺术风格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林风眠《静物·瓶花》
林风眠——孤独的灵魂,沉郁的浪漫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是艺术家,也是教育家
赵无极救恩师
赵无极救恩师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