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长教,凸显特点

2021-10-04 23:49胡琴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牛郎织女创造性课文

胡琴

语文教材中一直存在篇幅较长的课文,其实,课文的长短对于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其字数的多寡应该是不一样的,而且应该是动态的个性化数字。笔者在所在区域的三所学校(两所农村小学,一所城市小学)进行了《牛郎织女(一)》的学习难度调查问卷,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你觉得《牛郎织女(一)》这一课难学吗?为什么?

大多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不难,因为这篇课文的故事内容,以前大家都了解过。”“不难学,因为这一课的情节重点不是很多,生字简单。”“不难,因为这一课很有趣,小时候就听过。”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我们大人认为难学的长文,在学生眼里因为听过,了解过,因为它是一个故事,很有趣等,就变得不再难,学生觉得很亲切,很喜欢学,长文也就稀松平常起来。

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长课文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的,比如:字数相对较多,信息量大,整合困难;文章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或者语体风格与现代文相异,课文不易被理解;摘自经典名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引不起学生兴趣……这些特征导致长课文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

在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长课文?有很多老师提到“长文短教”。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有些长课文也可以长教,长课文的教学应有凸显自身特点的教学策略。

一、用SOLO分类理论设计课前作业,科学研判学习起点

独立预习课文是小学高段学生的必备习惯,布置预习作业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独立阅读的一种路径。针对长课文,小学高段语文的预习作业大有作为,除了解决生字词问题,还能借助SOLO分类理论,借由课前作业探出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层级,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指明重点。长课文一般篇幅较长,阅读一遍大概需要三到五分钟,如果不布置课前预习,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要读两个来回,单是读就需要十分钟左右,阅读课文的时长会占据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多,学生一遍遍去课文中提取信息,那么整节课就会处于寻找关键信息的浅阅读之中,无法给学生深度思考的时间。长课文的课前作业也要体现长课文的特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比如五年级的《牛郎织女(一)》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开放式SOLO作业:你认为牛郎身边的老牛在生活中真实存在吗?说出你的理由。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学生回答后,我们就可以根据SOLO分类理论知道学生目前的思维水平处于哪个层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搭设支架,引领学生自我攀登,从而达到目标层级。

《牛郎织女(一)》这篇长课文人物背景介绍不多,事件时间跨度大,人物做法背后的文化学生不易察觉,再加上文字较多,使它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学。但是学生因自己听过这个故事,再来学就相当于在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或者抽象拓展结构上的再次上升。教师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行,是考验教师的学情把握能力,也是考查教師教学设计水平的关键。

二、依据起点和语文要素设计教学,引领学生通透学习长课文

一课通透胜过十课模糊!在当前统编教材依然是文选型编排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教学长课文?我认为有些长文亦可长教,没有必要硬压缩在一课时或者两课时之内,完全可以上三到四课时,或者更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充分浸润在课文的语言中,感悟、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直到学生把这一课学通透。

(一)瞄准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设计长课文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比学习方法更重要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长课文的教学在这一点上显得尤为重要。一篇长课文能够学习的地方很多,比如别出心裁的遣词造句、精彩的构段方式、巧妙的篇章结构、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等,样样都好并不代表样样都要学,根据统编教材的阅读能力编排序列,每一篇课文都承载了训练序列某一方面或两方面的语文要素,我们可以选取长课文中能落实语文要素的地方,引领学生充分地涵泳咀嚼。比如《牛郎织女(一)》一课,它的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个语文要素意在训练两个方面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复述的能力。这么长的课文该提取哪些内容呢?课后题第一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牛郎和老牛相处的细节、牛郎和织女相识的过程就是我们要着重提取的信息。牛郎的哥哥、嫂子是怎么对待牛郎的就是次要信息,可以一句话概括。提取重要信息,概括次要信息,删减无关信息,这其实就是创造性复述的第一步。创造性复述的第二步是:增加合理信息。课后题的第二题又给我们提示了思路。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具体什么事就需要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她们在哪儿商量?商量了什么内容?最后达成共识了吗?这些问题也是需要结合文字后续情节进行推测性想象的。这一题的设计既体现了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特点,也体现了创造性复述的特点。文中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地方很多,我们可以在不违背故事情感基调和思想主旨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多说、多演,把故事的情节内涵挖得更深、更有料。学生也会在参与创造故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和获得感。

对于民间故事,创造性复述不是只有提取、概括、删减和增加,还要能讲出它的神奇之处,课后题的第三题作为选做的拓展性作业呈现,也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暗示。我们可以在学生提取信息和发挥想象增加合理情节方面,利用课堂评价引领学生关注这个方面,当学生的回答包含不可思议的内容时,我们及时鼓励,夸赞他关注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至此,我们就把读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阅读方法给了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展开想象增加合理情节,关注其神奇之处。每一个内容都学得通透而不是模糊,学生得到的就是“渔”,下一次遇到民间故事,他就知道该怎么读,读哪里,这就是阅读方法。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灵动设计长课文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长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更要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灵动设计学习方式。比如《牛郎织女(一)》一课,就不适合教师领着学生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朗读体会,或者教师选取一些内容出示在课件上,让学生朗读并发挥想象完善情节。这一课宜采用项目式学习:创设情境,设计一到两个主问题,让学生自己带着任务到课文中去,通过自主阅读鉴赏来建构意义。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咱们年级准备召开一个“为学弟学妹讲民间故事”的活动,我们班选定的故事就是《牛郎织女》。要想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先过年级组评委会评选这一关。对于入围标准,评委会认为要达到两个方面:1.所讲故事吸引人,包含重要情节。2.能对课文中写得简略的情节加入自己的想象,变得合理、具体。今天算是班级讲故事预选,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做好准备。

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变成了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比教师一点一点去领着学生吃透课文要好。

除了项目化学习,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如《牛郎织女(一)》一课,首先师生共同制定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标准,然后可以让学生默读自学,独立练习。展示环节,找多个学生来讲这个故事,一人讲一部分,接续讲的学生就要搞清楚前面讲了什么,自己还要讲什么,可以补充什么,修正什么等,这就比一个人把故事讲完要好。

(三)评价融入教学过程,用评价确保长课文学得通透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课后作业评价。长课文干扰因素多,教学过程要有机融入评价,确保把最应该理解迁移的内容学通透。在教学设计时,目标设计要用外显的、可测量的行为动词。目标确定后就要想着用哪些评价任务来达到目标,达到哪个程度。有了这些評价任务的导航,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

《牛郎织女(一)》一课我根据学情和文章编排意图,确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能通过默读课文,抓住关键情节。同时找出文中的简略情节,发挥想象,加入神奇情节,把这个故事讲得合理而吸引人;2.通过对文章的创造性复述,能说明创造性复述故事的一般规则。为了检测目标的达成度,我设计了评价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完成讲故事的评选准备和选拔中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设计和评价任务想清楚了,课堂教学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了。长课文的教学实施更需要评价来监控教学效果,修正教学设计。在《牛郎织女(一)》一课中,指名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时候,其余学生或补充或修正或接续讲。学生如果在讲的过程中出现集体无意识地忽略老牛和牛郎相处的细节,只关注牛郎和织女相识的过程,教师就要及时干预,引导学生的学习。在学生想象丰富文中简略情节时,师生对此的评价要关注其内容的不可思议之处与前后文的协调,关注细节刻画的方法。最后,也是本文学习要沉淀的语文素养,即帮助学生建构关于创造性复述的概念性知识。

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要体现长课文的特色,《牛郎织女(一)》一课我设计的作业是:请你运用在本课学到的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录制复述《猎人海力布》或其他民间故事的小视频,附上民间故事原文和你认为的创造性复述的评价标准,制作一个美篇,发布到班级群里。

三、设计好教材整合,用好长课文的同质同类文章

要想把长课文学通透,除了引领学生对这一课学习内容自我建构,教师还可以整合重组同质同类文章,引导学生开展比较学习和拓展学习,聚焦议题,聚焦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高效学习。

(一)整合长课文的同质文章,开展比较学习

统编语文教材为了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方法,在同一个语文要素下会安排几篇同质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为了例证要素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实施路径、方法,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文章整合起来,进行比较学习,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长课文的教学也能如此。比如《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两课同属于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以海力布或者乡亲们的口吻把海力布劝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复述出来。这是把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一人称,转换叙述视角进行创造性复述。《牛郎织女(一)》是想让学生提取关键情节、概括次要情节、增加合理情节来创造性地复述。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学习,就能真切地让学生比较不同的创造性复述方法的特点,建构创造性复述的知识结构。比如就猎人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这个内容,除了可以转换视角复述,还可以就某些简略的情节展开想象、增加合理情节、概括次要情节、提取关键细节来把故事复述得更有味道。之后让学生比较两种复述结果的异同,体验两种不同的创造性复述使用的条件。

第一课时学习两课的生字新词,熟读课文,梳理两篇文章的脉络;第二课时转换视角复述《猎人海力布》中的关键部分;第三课时提取关键细节、概括次要情节、增加合理情节来复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第四、五课时用两种创造性复述方法互换,比较它们的异同。运用群文阅读思想,整合教材,通透地学,实现文本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二)整合长课文的同类文章,开展拓展学习

统编语文教材会有一些同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就可以作为长课文的拓展性文章,来重组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比如《牛郎织女(二)》就可以作为《牛郎织女(一)》的拓展性学习内容。

长课文的教学既有一般课文教学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独特性。我们在长课文的教学上要凸显其特点,用评价引导学习过程,用群文放大其语文要素,长文长教,长文亦可通透地学。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创造性课文
七夕的夜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渡鹊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