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4日下午5时,一位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胸带党徽来到煤建西村社区党委 “初心如磐——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现场,他走上红毯,庄重地从社区党委领导手中接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和证书,并在签字板上挥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陆金龙。
中共中央给全国710万具有50年党龄的老同志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50载初心如磐老党员的充分肯定和崇高礼赞。
85岁的陆金龙在党50年,奋斗50载,回忆往事,浮想联翩。
他说:“今天和我入党的那天一样——终身难忘!”
一、全国劳动模范
陆金龙是一位著名劳动模范,曾获得矿劳模、局劳模、市劳模、省劳模、煤炭工业劳模、全国劳模的光荣称号,先后31次受到表彰嘉奖,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5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与他握过手。
陆金龙于1936年出生在江苏省宝应县一个极为贫穷的雇农家庭,全家人靠父亲在地主家当长工换得的微薄所得度日。有一次,陆金龙到地主家要饭,可恶的地主不但不给,还用拐杖戳伤他的右小腿,到现在还留着疤痕。新中国成立后,陆金龙如同从地狱一步跨进了天堂,怀着对新社会、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
1958年,22歲的陆金龙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徐州韩桥煤矿掘进二区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当时宝应县来到徐州煤矿的有1000多人,因韩桥煤矿当时的开采条件艰苦又危险,很多人都坚持不住跑回去了。陆金龙凭借一种不认输不服输的性格,坚持了下来。正是这种坚持,让他的人生找准了坐标、确定了航向、铸就了辉煌。
煤矿的地下世界蕴藏着光和热的巨大能量,孕育着拼搏与奋斗的精神动力。陆金龙发现,井下的一切与自己十分契合,没有陌生感、恐惧感,只有跃跃欲试的兴奋感。掘进二区区长高景松一搭眼就看出陆金龙这个小伙子素质不错,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秦师傅带陆金龙这个徒弟。名师出高徒,秦师傅只手把手地教了一天,陆金龙第二天就像小老虎一样自己单干了。一次,—230米下山坡度较大,陆金龙推的矿车迅速下滑,矿车的轮子与轨道都摩擦得直冒火星,结果,他的头撞破了,腿摔伤了,可他爬起来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干。他经常不知疲倦地掘进迎头连续作业十几个小时。高区长和秦师傅都认定陆金龙是个好苗子,有培养前途。1959年,陆金龙写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的考察,陆金龙、魏云彩、顾怀堂三名同时进矿的年轻人,在工区会议室举行的入党宣誓仪式上,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宣誓,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1963年,陆金龙随着工区整建制调到庞庄煤矿掘进四区。1964年,他被提拔为工区党支部副书记。后来任支部书记。当时,韩桥矿有一个曹虎子青年突击队,一个月掘进进尺千米,名气很大。陆金龙不服输、不认输的劲头又上来了:“你曹虎子能干,我也能干”。他成立陆金龙青年突击队,与曹虎子突击队立擂竞赛,两支青年突击队你追我赶较着劲儿干,赛况轰动了全局。陆金龙是工区支部书记,白天要开会抽不开身,他就晚上下井在掘进头与工友们一起大干,多次创造了“月进尺千米”“半煤岩月进尺百米” 的优异成绩。有一次创千米竞赛到了关键时刻,他三天三夜没有上井,煤灰岩粉被汗水厚厚地糊在脸上。第二天他觉得腰部有些疼痛,没当回事继续干。到第三天疼痛加剧,疼得他脸蜡黄,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他咬紧牙仍然坚持干。工人们看他实在不行了,把他强行送上井。到医院一检查,肋骨断了两根。在肋骨断了的情况下还高强度劳动,疼痛程度是一般常人难以忍受的,人们称他为“矿山铁人”。难能可贵的是,他忘我工作、顽强拼搏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几十年一贯如此,不松劲、不褪色。挂满胸前的奖章是他几十年的奋斗所铸成的。
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会认为,企业的劳模应该是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匠大师,不理解陆金龙当年大干苦干的拼搏精神。劳模是时代的先锋,我们要从时代的坐标去理解劳模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煤矿的采煤、掘进都靠人工,没有现在的综采、综掘等机械化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付出超于常人的体力,多加一个班,多干一米进尺,多攉一铲子煤,多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在当时就是评选劳动模范的依据,就代表着先进生产力!这是时代所决定的,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甘愿吃大苦、耐大劳的老黄牛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多么的伟大!陆金龙就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典型符号,就是徐州煤矿优秀共产党人的典型代表,徐州市各家照相馆的橱窗都摆放着著名劳模陆金龙的大幅照片。徐矿摄影家刘凤亭从1959年开始对陆金龙做跟踪拍摄,他的多幅经典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陆金龙。最有代表性是一幅题为《矿山铁人陆金龙》的彩色人像,黑红色调过渡背景形成炽热的视觉冲击力,寓意陆金龙是在煤海中奋战的优秀共产党员;熠熠生辉的金色勋章记载着陆金龙这位劳动模范的杰出贡献;头上的矿灯诠释着光明照耀着陆金龙的人生方向;最传神的是陆金龙微笑的表情,让人感觉到这位矿山铁人与普通人一样朴实可亲。作品把陆金龙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诠释得富有张力,撼人心魄。
二、中央候补委员
陆金龙不仅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还是党的十大、十一大连续两届中央候补委员。
1973年8月,陆金龙去北京参加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江苏代表团正在讨论,周总理走了进来,代表们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欢迎。周总理微笑着摆手,示意大家坐下。当时陆金龙坐在后排,江苏代表团团长、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招手让他到前面来和周总理坐在一起,陆金龙不解其意,就坐到周总理身边。周总理亲切地问陆金龙:“你是哪人啊?”陆金龙说:“我是扬州市宝应人。”周总理高兴地站起来,双手握住陆金龙的手说:“啊,我们是老乡啊。”周总理又问起家乡的情况。陆金龙说:“我已经有五六年没回老家了,但探亲返矿的工友都说家里情况还不错。”周总理又问:“你为什么不回家呀?”陆金龙说:“矿上生产紧张,走不开。”周总理又对陆金龙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要活到老、改造到老。第二句是要努力工作,艰苦奋斗,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要想着全国人民。第三句话是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丝毫不能有特殊化。这三句话陆金龙牢记了一辈子。当江苏代表团讨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时,上面有陆金龙的名字。陆金龙大吃一惊:“肯定是重名,不可能是我。”当看到简介上的籍贯为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时,陆金龙才确定是他自己,也明白了许司令员让他到前排就座的原因。十大结束后,陆金龙随江苏代表团一起坐飞机回到南京,再从南京坐火车回到徐州。
陆金龙当上中央候补委员,在徐州可是件大事。火车刚进站,锣鼓喧天、口号震天。汪冰石、康迪等徐州市委领导同志在站台迎接他。在领导的陪同下,陆金龙在沿途万余群众的夹道欢迎之中,从东车站一直步行到徐州矿务局,途中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心情非常激动。下午回到了庞庄矿,陆金龙在工区会议室与职工见了个面后就立刻下井,要把去北京开会这几天欠下的班给补上。虽然当了中央候补委员,他一如既往地奋战在井下,带领职工闹高产、搞创新。为了激励大家的干劲,他自己花钱给工区突击队20多人每人买了一件上面印着“青年突击队”字样的背心,也算是这位中央候补委员给大家的见面礼,工人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干起活来都像小老虎一样嗷嗷叫。
一个煤矿工人能成为中央候补委员,人们为之惊奇、为之敬佩、为之赞叹。陆金龙则很明白,自己只是个煤矿工人,当上中央候补委员有历史的原因,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煤矿工人的优良传统,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中央十分关心陆金龙这位在煤矿工作的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组织部两次安排陆金龙去北京参加中央读书班,他上大课时与很多中央领导同志在同一教室学习。在中央读书班期间,他把心思全部用在学习上,政治视野开阔了许多,理论水平提高了许多。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对陆金龙印象很好,来徐州时专门到庞庄煤矿去看望陆金龙,一听说陆金龙下井了,二话不说掉头就走了,其他人一概不见。当时的江苏省委书记彭冲同志两次给陆金龙打电话、一次来徐州面谈,要调他去省里工作。陆金龙心里很明白,自己是以煤矿劳模的身份当上中央候补委员的,自己是吮吸着矿山母亲的乳汁成长起来的,是煤矿冶炼了自己的灵魂、陶冶了自己的情操,离开了煤矿就像鱼儿离开了水,煤矿才是最适合自己发挥作用的岗位。省委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如此,陆金龙成为在坚持常年煤矿百米井下生产一线履行党的根本宗旨的中央候补委员。
他刚当中央候补委员时,宝应老家的乡亲们都放鞭炮庆祝,说宝应可出了个大人物。他当了两届中央候补委员,只为家乡办了一件事:宝应县为改善交通设施发展经济,需要在运河上建一座大桥,但县财政拿不出这笔钱,是陆金龙帮助县里到省交通厅跑来贷款把大桥建成了。几十年过去,宝应人早就忘记此事,都不知陆金龙是何许人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复杂而又特殊的政治运动,在这期间出现的工农中央委员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这些工农中央委员在政治风浪中表现各异、结局不同。陆金龙是十届、十一届连续两届中央候补委员,在岗位上一直平平稳稳地工作到光荣退休,赢得人们的普遍尊敬。究其原因,不是他有多么深刻的远见卓识、有多么高超的權术谋略、有多么丰富的政治智慧,而是他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压根儿就没有把乌纱大小、位置高低当作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尺度。不管他在什么位置上,都保持煤矿工人的政治本色,派性坚决不参加、贪腐坚决不沾边,一门心思为党工作,有十分力决不使九分九。叫干就干,不叫干就回井下当工人干老本行,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正是这种坚定的信仰、坚强的党性、坦荡的胸襟,使他经受住一次又一次政治风浪的考验,心明眼亮、稳如磐石。
三、局党委副书记
1975年,陆金龙被任命为徐州矿务局党委副书记。
一个掘进工区的党支部书记被一步提拔为局党委副书记,要换一般人会觉得是自家祖坟冒青烟了,会高兴得朝西天磕头烧香。而陆金龙则很清醒,明白这次提拔与自己是中央候补委员有关系。
客观地说,陆金龙从基层工区一步迈进局机关,在从业履历、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等方面与矿务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相比,还是有提升空间的。局里分工让他抓掘进。当时全局的掘进进尺很被动,尤其是董庄矿欠账最多。原因是这个矿的派性活动很严重,工人多数上班不干活儿。陆金龙到董庄煤矿蹲点一个月,摸清了情况,掌握了极少数人煽动派性活动的证据。他立即召开全矿职工大会,并在会上做了报告,虽说没有多高的理论水平,但都是通俗易懂、职工群众听得进去的大实话,用现在的话说叫“接地气”,效果很好。同时在会议上当场抓了三个派性活动的煽动者,在全矿产生很大的震动。随后,陆金龙白天在地面开会发动,晚上下井鼓劲。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矿领导见局党委副书记都这样,不敢懈怠,都行动起来,矿内的正常秩序很快就恢复了,掘进进尺和其他工作都上去了,应该说陆金龙这一仗打得很漂亮。当时局党政班子总体上对陆金龙是尊重、支持、配合的,但也有某位领导在某个场合说陆金龙跑到董庄矿一呆就是个把月,抓的工作超过了掘进的范畴,不干正事。要是别人受到这样的委屈,也许会理解为在受排挤,但是陆金龙一句话也不说。他过去不认输不服输的性格已经磨练成隐忍、坚毅、大度的品质。他认为,工作是为党干的,只要干得对,不必计较这样那样的个人意见。如此境界,体现了陆金龙深厚的党性修养和坦荡的政治胸襟。不像有的人,当了官整天琢磨着领导的脸色、站队的选边,谄媚的表情、马屁的力度、行贿的手法、受贿的机会等,无不在精心计算、权衡利弊,领导一句话不对劲,都吓得打哆嗦,脊梁骨都是弯的。正如那句老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陆金龙再次成为132名中央候补委员之一。随着当时的政治气候,陆金龙开始了一段集中学习的时光。他原来只有小学文化,那几年不但参加了省里、市里的各类短训班,还在贾汪煤干校举办的干部初中文化补习班、徐州市第四中学举办的干部高中文化补习班,脱产学习了3年多。人们有这样那样的议论,陆金龙本人则发自内心地积极投入其中。他认为,自己是党员,服从组织的决定绝无二话,再说,自己多年来一直在生产一线拼搏,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静下心来多学些知识,这是党组织对自己的培养和爱护,必须珍惜。他这个两次参加过中央读书班的中央候补委员、局党委副书记,在干校,在四中,与其他职务比他低得多、年龄比他小得多的干部学员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没有觉得有丝毫的违和感,反而坦然得很。唯一的困难是自己的文化基础和记忆力不如其他年轻学员。他知道,自己的职务高、党龄长,在学习文化上也应该冲在前面,为其他学员做出榜样。他用毛主席的《愚公移山》鼓励自己:“多学一个字,就是扳倒一座山!”在这种扳倒山精神的激励下,他成为刻苦学习的典范。有一天晚上,有道数学题他怎么都解不出来,回到宿舍还在苦思冥想,辗转反侧睡不着。早上5点多钟,天刚蒙蒙亮,他实在忍不住了,跑去敲窦老师的房门。窦老师开门后紧张地问:“陆书记,这么早找我有什么急事?您快说!”陆金龙这才意识到打扰老师休息了,不好意思地说:“我有道题不会做,想请教你。”窦老师松了一口气说:“嗨!就这事啊,等上课时再找我也不晚啊。”陆金龙说:“为这道题我一夜都没睡。”窦老师感动了,忙让陆金龙坐下,细心地给他讲了起来。关键是思路,老师一点,陆金龙就明白了。就这样,陆金龙的高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数学等每门功课考试成绩都是80分以上。虽然不是班上的状元,但就他的基础和年龄来说,已经很不简单了。这阶段文化知识的积累,对他今后的受益之大,也许他本人都没想到。
四、局计生办主任
1988年,陆金龙被任命为徐州矿务局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保留局党委副书记职务)。计生工作是基本国策,也是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客观地说,让“矿山铁人”去抓结扎、流产、避孕这些适合女同志干的工作,确实出乎人们的想象,甚至有些滑稽。
陆金龙接了个“烫手山芋”,抓好了,是应该的;抓不好,是失职。如果失职,意味着什么,不说他也明白。但是陆金龙心里很平静:自己是个党员、是个劳模,让自己来抓“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其他事情不属于自己的考虑范围,干好工作才算真本事。
煤矿是男人的世界,好几万名矿工的家属都在外地农村居住,矿上无法实时、精准地掌握她们的生育情况,超生现象比较严重,在徐州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多次被点名批评。陆金龙就在这个当口接下了计生办主任这个差事。
为扭转徐州矿务局计生工作的被动局面,他上任伊始提出了四年规划:第一年甩掉落后的帽子,不拖徐州市的后腿;第二年各项基础工作上台阶;第三年消灭计划外生育;第四年成为徐州市计划生育工作红旗单位。制定目标不难,要兑现目标可就难了。徐矿计生工作面广量大,有几万人在外市、县居住,只有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可是,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有迅捷、便利的网上办公条件,发个电报还得两天才能收到,寄封信要个把礼拜,打个长途电话要好几个总机转接,还听不清楚、讲不明白。哪像现在微信发个信息,文字、报表、语音、图片、视频等瞬间就传过来了。怎么办?“铁人”抓计生,自有“铁人”的刚强;劳模抓计生,自有劳模的毅力。他带着计生办两个同志,到全省徐矿职工居住相对集中的县、乡镇、村组搞计生状况调查。从县到乡镇还可以乘坐公共汽车,从乡镇再到村组就麻烦了,很多地方相隔几十里地不通车,有的村与村之间相隔十几里路,只能靠步行。有时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渴了就在河边用手捧点水喝,饿了就吃自己带的烧饼、馒头。有时候赶到地方已经很晚了,农村又没有宾馆、招待所,没有地方住,又怕打扰人家,就在人家院子里面蹲上一夜,天亮了,农民打开门才发现徐矿来人了。就这样,陆金龙前后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跑了20多个县和上百个乡镇、村组,掌握了大部分徐矿家住外地职工的家庭计生基本情况,得到当地政府、村组的大力支持协助,有力推动了徐矿计生工作全面走上正轨。计生办跟着陆金龙搞调查的郭伯勇同志说:“如不是亲身经历,没有人相信当时的情况,也正因為我们亲身经历了,才切身体会到陆金龙主任那种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
相比那些下基层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官员,陆金龙的工作作风如同钢筋混凝土浇注的地基那么扎实。
时间过得很快,陆金龙上任时定下的四年规划全部兑现,把徐州市计划生育红旗单位的奖杯抱回来了!徐州市领导表扬徐州矿务局说:“徐矿能舍得把陆金龙这样优秀的同志放在计生工作岗位,真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啊。”这再次证明:陆金龙之所以能成为劳模,就是因为他能够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愿意去做别人能够做却不愿意做的事情。
现在,国家“三胎”政策都放开了。有人问陆金龙:“回想当年在局计生办工作时那么辛苦,你后不后悔?”陆金龙坚定地说:“当然不后悔。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写进宪法的国策,是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我是个党员,听从党的号召,依法办事,吃点苦受点累,后悔从何谈起呢?现在国家放了二胎又放三胎,同样是为了人口的增长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如果没有退休的话,还会像以前一样尽心尽力地为职工做好这方面的服务工作。”
五、丈夫、父亲
陆金龙年轻的时候,小伙子挺帅的,挺拔的鼻梁,生动的脸庞,适中的身材,精干的气质,吸引了不少大姑娘的目光。陆金龙的师傅老秦打心里喜欢这个能吃苦、求上进、淳朴正派的小伙子,想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陆金龙。煤矿师徒如父子。师傅张口说了,陆金龙遵命,和秦姑娘见了面。秦姑娘是商店的营业员,长得很漂亮,陆金龙是一百个愿意,两人就谈上了。陆金龙探亲回家,跟父母说了秦姑娘的情况,谁知父母坚决不同意,说秦姑娘是北方人,宝应相对于徐州也算南方,南北方有差异,肯定过不到一块儿去!陆金龙怎么解释父母都不同意。陆金龙老家在农村,婚姻大事很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陆金龙在家里又是长子,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于是,孝心战胜了爱心,他与秦姑娘分手,娶了由父母一手包办的当地农村姑娘梁玉英。梁玉英比陆金龙小三岁,典型的农村姑娘气质。两人成婚之后,生有一子两女。日子过得风平浪静,恩恩爱爱。
没想到,陆金龙调到庞庄矿后遇到一次考验。陆金龙当时30多岁,年富力强,又是全国劳模,又是工区支部书记,又是中央候补委员,红透半边天。庞庄东城井有个开电绞的老工人看中陆金龙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就主动找陆金龙谈,劝陆金龙离婚,跟他女儿结婚。老工人的女儿高挑身材,长得比秦姑娘还漂亮,也一眼看上了陆金龙。陆金龙婉拒了她,说:“我已经有了家庭,不可能离婚,离了婚跟你结婚,我幸福了,那我的妻子和孩子就痛苦了,我哪能干那样的事呢?”可姑娘追着不放,直到陆金龙到矿务局当了副书记之后,姑娘还到机关来找他。陆金龙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让她回去,那姑娘死了心再也不找他了。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看到这么漂亮又主动示爱的姑娘,要说一点不动心绝对是假话,但是陆金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妥善地处理好了这个问题,做一个对家庭、对妻子负责任的好丈夫。
相比那些大搞权色交易、情妇成堆、奢侈糜烂的贪腐官员,陆金龙的心灵像水晶石那样清澈透明。
梁玉英跟着陆金龙过了一辈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一直默默地支持着陆金龙。怎么说她也是中央候补委员的夫人、副局级领导的家属,可一直没能安排一个正式工作,几十年一直干临时工挣点微薄的工资。夫妻俩退休之后,七八十岁了还住在没有电梯的6楼上,可梁玉英没有怨言。因为她知道,当了陆金龙的老婆,就得是这样。妻子如此,孩子也如此。陆金龙的儿子陆辉原来是局机关的普通工人,照样要远离徐州去新疆创业,当个仓库保管员。他生性耿直,别人打架他拉架,有人说他拉偏架,结果把他的预备党员资格给取消了。陆金龙只得教育儿子吸取教训,从头再来,继续努力争取入党。大女儿陆爱莲是普通工人,小女儿陆爱勤是太阳宾馆的会计,她们都本本分分地工作到退休。用老百姓的话说,一家人没沾陆金龙什么光。全家人都知道,陆金龙绝不会因为私事去麻烦别人,更不用说去求别人了。相比那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婆、子女借势捞钱,最后一同身陷囹圄的贪官家庭,陆金龙的家庭普通而又高尚,让陆金龙在复杂的境况中打拼几十年毫无后顾之忧,是陆金龙稳固的“大后方”。
2018年10月26日,梁玉英因病去世,享年80岁。陆金龙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的半个天都塌下来了,玉英和我永远地分别了。她和我在这个世界上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相处得很好,生活得很好。现在我多么的孤单啊。我总是在想,你要活着有多好。多亏你把孩子们培养得会干事也会做人,各个方面都很好,我对你很满意的。亲爱的,你安息吧!”日记的字迹很潦草,看得出当时陆金龙的心情很悲痛。
六、书画家
1997年,陆金龙从计生办主任岗位上退休了,享受副局级干部待遇。
有些人觉得,陆金龙只是个出大力、流大汗、拼命干的老黄牛式的大老粗。持这种观点的人,说得客气一点,是他低估了陆金龙;说得刻薄一点,他是井底之蛙。还有人认为,陆金龙退休之后会像许多退休老矿工一样,晒晒太阳,喝点小酒,摸上两圈,拉呱聊天侃大山,养鱼,种花,接孙子。但陆金龙没有这样。应该说陆金龙的政治阅历、政治见识、政治智慧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只是他低调内敛,从不显摆这些政治资源而已。职场深似海,陆金龙不计较得與失、不理会潜规则、不参与权力争斗,光明磊落,一心向党,坚毅隐忍,豁达大度,叫干就拼命干,不叫干就回井下攉炭,哪里来回哪里去,挺好,没有负担,没有烦恼。所以,他退休之后既没有失落感,也没有解脱感,而是为自己描绘了一幅令人意外而又令人感叹的夕阳红美景。
很多老同志退休之后都选择去老年书画大学学习书法、绘画、摄影,过着怡心养性、安享晚年的生活。陆金龙也不例外,但他的动机却不是怡心养性、安享晚年那么简单。他说,作为一个老党员,退下来了,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了,就想以文化艺术的形式为徐矿的企业文化建设再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他工作一辈子从来没与文化艺术打过交道,退休之前一幅字没写过,一幅画没画过。但谁也没想到,他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如同艺术之神附身,艺术灵感迸发,神奇地在丹青王国打出一片天地,成为一名颇有成就的书画家,连他自己也说是创了个奇迹。就像他当劳模一样——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严苛地从专业的角度来评价陆金龙的书画艺术,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的《泸定桥》《牡丹》《双雄》《幽谷流翠羽》《南湖景色》《九里龙潭景色》等花鸟山水国画作品,确实达到了美术专业大学生的起步水平。
徐州市总工会为陆金龙举办了个人书画展,现场人头攒动。在观展座谈会上,人们连连摇头,感叹道:“想不到,真想不到!一个老矿工竟然能有如此水平!”徐矿集团电视台为陆金龙拍摄了电视专题片《矿工书画家陆金龙》。2010年,徐矿集团工会为陆金龙出版了《中国煤矿艺术家陆金龙书画作品集》,收入他39幅国画作品、8幅书法作品。时任徐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文联名誉主席的皇新海在作品集序言中对陆金龙的评价很恰当:“曾担任过中央十届、十一届候补委员的著名劳动模范陆金龙同志原有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他退休之后书画技艺的进步速度令人意想不到,这是老英雄把当年在煤海中的拼搏精神,移植到艺海中来的必然结果。”
客观地说,为陆金龙办画展、拍电视片、出版画册,与陆金龙的特定身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办的展览、拍的片子、出版的画册都是一种文化产品,都要公开接受社会大众的检验评价。如果陆金龙的书画艺术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展览主办方、电视台编导、出版社编辑岂不是拿自己的业务能力、职业节操、审美水平开玩笑吗?
陆金龙的书法作品虽然没有临帖的深厚功底,但有自己的鲜明风格。善写行书,也涉隶书,笔画之间透出一种刚毅和雄劲。徐矿有一张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画面是陆金龙向徐矿新一代全国劳模戴兴旺、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李玉才等人赠送自己的书法作品,“再创辉煌”四个遒劲的大字寄托着这位老英雄希望煤矿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的殷切期盼。2005年,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陆金龙应张双楼煤矿党委之邀给全矿党员上党课,他在现场向张双楼矿的全国劳动模范吕修明赠送了一幅自己的书法作品。当时,全场800多名共产党员报以如雷的掌声,主持会议的矿党委书记胡兴明都为这位老英雄的举动和情怀感动得热泪盈眶。
七、诗人
徐矿有一个由百余名热爱诗歌创作的离退休老同志组成、以创作古体诗为主的梅桑吟诗社。梅桑吟诗社成立于2000年,重点作者有王广玉、许枫、石为民、陆金龙、靳彬武、尹长华、汪文广、薛凤岭、黎恒华、彭友才等。
写古体诗须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研究,陆金龙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2011年,他写了一篇4000多字、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文章《学习经典文化的几点认识》,徐矿文学刊物《热流》发表了其中的章节。陆金龙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是他以前多次接受文化培训和长期自学的结果。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写作能力,他退休之后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写了十几本了。他通过日记来吐露自己关心国家、关心企业、关心同志、关心亲人的心声。
以下为摘录片段:
2017年3月5日:今天是学习雷锋的纪念日。我是从学习雷锋成长起来的。我学习雷锋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记日记,做好事,助人为乐,哪里有困难,我就去哪里解决问题,这是我要做的。
2017年12月13日: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市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当前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调研。虽然是寒冬,但彭城大地却像春天般温暖,凤凰高唱、云龙起舞,山欢水笑。
2017年12月20日:今天我梦到敬爱的周总理,梦中的周总理还在为人民服务。我心中十分想念周总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
2018年6月22日:我局有一个全心全意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人,他就是新来的领导冯兴振同志。大家都夸他是实干家,是我们大家信赖的人,我们支持他的工作,祝他工作顺利愉快。
陆金龙写诗最早是在1976年,徐州市举办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诗歌朗诵会,徐矿派沙凡参加演出朗诵的诗歌就是中央候补委员陆金龙的诗作。陆金龙退休进入梅桑吟诗社之后,虽已年逾古稀,但精力十分旺盛,与诗友们互相学习交流,进步很快。其诗作既继承传统文化,又贴近现实生活,折射出夕阳红的绚丽霞晖。
他为纪念毛泽东,诗曰:“早年立志出韶山,愤世救国盼民安。读批历朝兴衰史,审评官吏辨忠奸。大山三座全推倒,华夏人民见日天。文化古国重振起,炎黄后代换人间。”
他为纪念周总理,诗曰:“远渡重洋去问津,探求马列智幽冥。南昌首义军旗展,星火燎原大地星。周公辅币共长征,统领工农百万兵。虎啸神州山岳动,龙腾瀚海日东升。”
他为“神十”发射成功,诗曰:“神舟十号上蓝天,千载梦圆举国欢。发射成功惊玉帝,宏图大展定江山。”
他贺离休干部王川九十寿辰,诗曰:“人生少壮老弥坚,保养真无九十年。方后得民传业绩,放前舍己任劳怨。山重水复非无路,柳暗花明自奋鞭。莫道桑榆愁晚景,红霞尚满夕阳天。”
诗是灵魂的呐喊。人们在评价陆金龙诗作的意境、韵律、平仄的同时,尤为赞扬他那股澎湃的诗情,他用发自内心的诗句,赞美时代,赞美领袖,赞美一切美好的事物,这种自信、勇气、激情,难能可贵。
八、共产党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陆金龙在日记中写道:“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顾自己的一生,他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央候补委员、局党委副书记、计生办主任、书画家、诗人等,其根源是因为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员。只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就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管职务怎么变化,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个身份,永远也不会变。
2021年3月21日,陆金龙坐公交车去徐州新城区,向徐矿集团党委组织部交了3000元特殊党费,表达他这位老党员对党的百年华诞的一片心意。
2021年4月10日,沙凡去陆金龙家中采访他,他十分严肃地说:“你是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来采访我的,你也是共产党员,也要戴着党徽采访才显得庄重。“说罢,亲手给沙凡戴上党徽。
采访结束,他兴致大发、研磨铺纸,挥毫写下一幅“听党话、跟党走、学党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并落款“辛丑牛年 陆金龙”。
他二女儿陆爱勤说:“父亲给冬天的大衣、羽绒服,春秋天的外套、西装,夏天的衬衫等衣服都别上党徽,不管换什么衣服,都能亮明党员的身份。”
陆金龙说:“我时刻记住自己是共产党员。”
作者簡介:
沙凡,笔名劳飒,研究馆员,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曾任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中国煤矿记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