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之杂谈——走进不同国家的“雨文化”

2021-10-02 02:27杨冬妮
留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春笋下雨天米酒

杨冬妮

雨不会一直下,但一直有雨。

“如果和老外聊天找不到话题,那就谈论天气吧!”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的确,在国外,人们见面时最普遍的话题莫过于谈论天气。有调查显示,94%的英国人在接受采访时的过去6小时内就曾与人聊天气。另一项英国媒体的调查指出,每个英国人平均一生中大约花4个月在谈论天气。

为什么外国人如此爱聊天气呢?首先,他们非常重视个人空间、隐私的保护,寻找一个安全的、不侵犯他人隐私的话题就至关重要。英国人类学家Kate Fox曾对此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指出,聊天气有助于突破社会抑制的障碍,让人顺利开启话题。因此,谈论天气慢慢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谈话内容。其次,变化多端的天气形态让人们对于天气总有话题可聊。以英国为例,其地理位置位于各种不同气团的交汇处,这就使得英国成为了少有的几个天气多变的国家之一,时而晴,时而雨,时而阴,时而云。针对英国多变的天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曾说:“如果你不喜欢英国现在的天气,那就等5分钟吧。”

不仅是英国,大部分欧洲地区都以天气变化快、多雨为气候特点。被誉为欧洲文化之都的卑尔根(Bergen)是挪威著名旅游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雨城”。据统计,卑尔根每年有300多个下雨天,年平均降雨量最高达2578毫米,24小时最高的降雨量为192.2毫米。在卑尔根的街上,最常见的是“雨伞发售机”,商店里卖得最多的也是各式雨衣、雨鞋等雨具。在卑尔根有个笑话,如果游客问当地一名男孩何时会停雨,男孩则会答:“不知道,我目前只活了12岁。”言下之意就是还没看到雨停的那天。

如果说卑尔根全年都在雨季中,那么西班牙则在冬天雨水连绵。由于大部分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西班牙几乎全年的雨水主要集中在1月,并且西班牙不会像热带那样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绵绵细雨一般会至少持续半天。

“打伞”文化

在雨季,雨伞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同时,雨伞也被作为英国人宣扬绅士风度和浪漫情怀的用具。在英国,相传雨伞的发明起源于丹尼尔·迪福所著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因船只受损而流落荒岛的鲁滨逊,用树叶做成了可以遮风挡雨的伞状物。因此,英国最早的雨伞也被称为“鲁滨逊之伞”。

起初,打伞在英国饱受非议,保守的英国人认为“上天降雨是为了让人淋湿”。不少英国的达官显宦也将雨伞认作是穷人的遮蔽工具,而乘坐马车才是高贵身份的象征。直至19世纪初,据传说,英国著名将领威灵顿公爵上战场时都曾打伞,而维多利亚女王也曾几次将工艺精良、装饰华贵的雨伞作为外交礼品,雨伞才开始在英国流行起来。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优雅的英国绅士为了在雨天保持高雅的仪态,便逐渐形成了出门携带黑色长柄雨伞的习惯。

由于天气变换实在莫测,艳阳天、暴雨模式几乎是随时任意切换,加之频繁出现的大风天气,现在的英国年轻人已经没有了雨天打傘的习惯,他们更愿意选择戴帽子的卫衣或具备防雨性能的外套来抵御雨水。

相较于英国绅士,对雨天打伞更为执着的当属非常注重礼节,怕给别人添麻烦的日本人。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日本,也是一个多雨的国家。其雨量丰富到一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日子都在降雨,并且在5月底至7月中旬还会有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梅雨季。

在日语中,有“湿老鼠”“落汤鸡”这样的说法,在日本人看来,被淋湿不但自己不舒服,还会让人看起来很悲惨,同时也会给周围人造成麻烦。所以,在雨季日常出门携带一把透明的长柄雨伞几乎是每个日本人的“标配”。之所以透明伞居多,是因为透明雨伞的价格更加便宜,并且在撑伞行走时便于观察路况。另外,喜好时尚的日本人认为透明雨伞更易搭配不同风格的着装。很多日本女性也对雨伞的时尚属性青睐有加,喜欢收集做工精美的雨伞,据统计,在日本雨伞的销量每年可达到1.3亿把。

同英国的年轻人一样,美国人在雨天也不愿意撑伞,即便是在一年当中有150天都在下雨的西雅图,卖雨伞的实体店也非常少。对于西雅图这样像雾一样的绵绵细雨,人们认为不需要特别准备什么,直接忽略就好。而居住在高楼林立、人潮拥挤的纽约人不爱打伞的理由更多是怕麻烦。在纽约拥挤的街头打伞,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人们穿梭在高楼林立的街头,不时就要将雨伞开开关关,还需要时刻注意避让他人,远不如直接依靠防水户外衣或连帽外套来得方 便。

不同国家在雨天有哪些习俗?

中国:尝鲜无不道春笋

时令美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成熟于雨水时节的春笋便是新一年雨季之初的美食之一。成熟的春笋笋体肥厚,鲜香滑嫩,营养丰富。根据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不论如何烹调,皆能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苏菜的“春笋白拌鸡”,浙菜的“南肉春笋”“油焖春笋”。

韩国:下雨天得吃葱饼

韩国人在下雨天最先想到的就是各种“饼”以及米酒了。相传,在农耕时代,当人们遇到下雨的天气时便不能出去劳作。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人们便想到用最为普通的食材——大葱和面粉做成简单的煎饼吃,并搭配每家每户都会酿造的米酒。久而久之,到了下雨天韩国人就会吃葱饼搭配米酒,也就逐渐形成了雨天葱饼配米酒的传统。

日本:拉面和下雨天更配

拉面是日本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据日本一项调查,60%的人每周至少吃一次以上拉面。爱吃拉面的日本人对拉面自然有着不少的研究,有日本人表示,雨天吃拉面更加美味。对此,专家给出的解释是,面汤中美味的成分如果超过95℃就会流失。雨天因为气压低,沸点变低,汤热的温度就会下降。因此,拉面中美味的成分便不会流失。

不同的雨在英文中如何表达?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墨客笔下有不少关于雨的诗句。在英语中,关于雨的说法同样格外丰富。有人曾统计,在英文中关于雨的说法大概有几百种。

在中文中,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的诗句形容毛毛细雨,而在英语中通常用“slight rain”“gentlerain”“soft rain”来表示毛毛雨。例如“Like soft rain falling, I have loved you from the start.”(正如微落的细雨,从一开始我已经爱上了你。)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是古代诗词中形容小雨的诗句,而英文对于小雨的形容词主要为“light”“little ”。例如“Open the window, rushing toward us is a light rain started falling day. ”(推开窗,扑面而来的是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另外,在英文俚语中形容倾盆大雨通常说“It rained cats and dogs”,所以对于小雨,也有人打趣地说“It rained puppies and kittens”。

形容骤雨,中文有“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在英文中,多用“shower”“a sharp rain”来形容。例如“light rain shower”(小阵雨),“cloudy with occasional showers”(阴天伴有雷阵雨)。

宋代的陆游曾用“风怒欲掀屋,雨来如决堤”来形容暴雨袭来像江水决堤那样迅猛。在英语中,则通常用“heavy rain”“hard rain”形容雨量大、雨势湍急。另外,在口语中“It rained cats and dogs”以及“Its really coming down out there”也都是用来描述大暴雨的语句。

还有一种自然现象我们称作“太阳雨”,刘禹锡所作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正是对此现象的描述。在英语中则通常用“sunny rain”来直白地形容,也会用“monkeys wedding”来表达太阳和下雨同时存在的现象,例如“Look! Its a monkeys wedding!”(看!下太阳雨了!)

猜你喜欢
春笋下雨天米酒
八宝米酒过三八
闻侄女考取清华大学
白露米酒
像杭州人一样吃春笋
如果
下雨天能干的事
青青的小春笋
一壶米酒
下雨天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