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研究

2021-10-01 11:41王彦文
高考·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五育新时代

摘 要:“五育”融合是现代素质教育全面推广对教学活动提出的一项要求,教师需要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合理优化,确保能够更为有效的落实“五育”融合,强化整体教育效果,本文首先分析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价值,然后综合探究具体实践策略,分别从教育目标,课程生态,融合机制,融合评价,教师素质,资源协同和学校治理七个角度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教育工作时,“五育”融合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需要对其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强化学生整体素质,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使其教育人员更为深刻的认识如何更为高效的落实“五育”融合,特此进行本次研究工作。

一、“五育”融合的重要价值

“五育”融合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中对其传统基础教育进行合理修复的实践探索,受到传统教育评价观的长期影响,人才观具有一定的短视化和工具化,导致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工作存在“五育”缺失的问题,在具体落实教学管理时,教师通常会将“五育”划分为几个独立的活动。“五育”内部逻辑呈现分裂状态,同时,教学目标过度分解,致其教学过程呈现条状分割,进而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满足教书育人需求。导致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教育中在教育评价观念智育独大,基础教学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导致教学出现生态危机[1]。在现阶段落实教育治理时,学校需要对传统教育生态问题进行合理纠正,不仅需要保障学生的思维,技能,知识和文凭,同时还需要对其心灵情感和审美进行有效教育,提升整体教学效果。高中阶段学生普遍具有强大的升学压力,使其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出现一定的困境,国家相关部门再三强调零起点入学和减负,但是校外培训机构和家长焦虑情绪使智育独大的状况无法得到有效突破,学校普遍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会在很大程度内磨灭和挤压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对学生人格的健全缺乏重视。通常情况下,生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需要强化“五育”融合观念,使学生对生命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确保更为高效地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教育工作需要帮助学生解放心灵,唤醒学生的智慧,对学生进行完整人格的科学培养。教师在具体落实教学活动时,需要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有效落实立德树人。在具体进行该种教育工作时,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需要对其发展价值和发展潜能进行深入挖掘,保障学生均衡发展,确保能够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通过各种方式,学校需要有效落实“五育”融合,合理修复传统教育生态,确保能够对其教育工作进行科学改进。

二、“五育”融合实践策略

(一)确定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职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长期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人才,保障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与和谐性。教师可以通过我国古典文化进行素质教育,在各个学科领域合理渗透经典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讲解,使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具有更为充分的认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联系祖国发展和个人理想,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情感和积极人生态度的科学培养,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使其能够有效落实自我约束,自我磨炼,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进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从而实现学校特色文化的科学建设。

(二)创建课程生态

在开展高中教学时,“五育”融合并不是简单结合各育,而是对其进行科学渗透与有效聚集,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时,“五育”的有效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效果,进而保障学生整体发展[2]。教师在落实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对各育要素进行充分挖掘,确保能够更为有效的实施“五育”,科学培养完整的個体。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进行“五育”融合观念的科学树立,打破学科壁垒。教师在开展具体教育工作之前,需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对其“五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教师不仅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把握,同时还需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各育因素的有效聚集与合理渗透,例如在进行其中一项教育时,需要对其他各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使教师的壁垒观得到有效消除,进而确保“五育”实现有效渗透,强化“五育”融合。总之,各科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对其教学设计进行科学改进,通过多措共举,深入研究全息育人,对“五育”育人点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构建“五育”融合范式,引导业内同行对其进行深入学习。

(三)制定融合机制

在现阶段实现“五育”融合时,在明确工作系统各项要素的同时,需要对哥哥要说,科学建立作用机制,确保能够对融合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基于系统结构建立该机制。首先需要进行教育内部系统的合理完善,在学校那科学开展“五育”共育,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确保“五育”融合需求能够得到更高的满足,进而保证“五育”能够更为充分的发挥作用,该种管理机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是在改革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时,学校管理体制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体系变革所以,学校内部的学生工作体系,学科教师,教研体系和组织体系都需要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实现“五育”融合,为其教育管理工作建立新系统。其次,还需要构建内外联动系统,在线阶段,具体实现“五育”融合时,内外联动是其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同时,机制建设目标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具体落实该机制时,需要使教育系统之间的壁垒得到有效消除,例如平台壁垒,资源壁垒和信息壁垒等,确保能够跨越边界,确保“五育”可以实现有效融合,进行协同平台的合理建设。在具体建设协同平台时,需要确保多元主体协同,使传统一育点状思维得到有效突破,强化联动机制,践行“五育”融合平台的合理构建,使“五育”之间存在的壁垒得到完全打破,进而科学建设“五育”融合过程。

(四)改进融合评价

高中学校在具体落实“五育”融合时,针对教学效果,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其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严格监测,从而实现立德树人。评价是考量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方式,如果想要有效落实“五育”融合,评价改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吴玉容和要求教师对其评价体系进行合理更新,不仅需要单独评价劳育成效,美育成效,体育成效,智育成效和德育成效,同时还需要确保“五育”融合,强化整体评价,在具体实现“五育”融合时,需要由学校进行全科学习的统一安排,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例如,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根据语文课本编写话剧剧本和设计插图,通过有效落实项目化学习,能够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绘画能力和表演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3]。

(五)提升教师素质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校需要对软硬件资源之间的壁垒进行有效突破,确保各种教学资源可以实现深度融合,针对“五育”教育科学构建协同机制和服务平台,建立现代新型沟通协作机制和教育服务平台,打通资源壁垒,进而使其呈现各列状态和分散状态的教育力实现有效汇集,深度融合各类教学资源。通过相关实践探索,我国在“五育”融合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例如需要将校内外边界打通,进行新型育人模式的科学创新,强化家校公育,从而实现协同机制的有效形成。通过对其分类培训体系进行科学完善,科学制定培育机制,优秀教师,为教师进行交流平台的合理构建,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丰富,为资源协同创建良好的条件。

(六)创新学校治理

“五育”融合的有效落實对教师的培养方式,专业标准以及素养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产生了新的培养方式,学校在具体实现“五育”融合时。需要对教师融合能力进行科学培养。在教师日常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中进行合理渗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确保可以基于“五育”融合角度解读教材文本,发现教材文本中与“五育”融合相关的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能够进一步明确学生的需求和起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设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在具体落实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实时关注,确保能够及时捕捉课堂上所存在的“五育”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利用与转化,保障学生成长,为“五育”融合提供更为丰富的育人资源[4]。在具体落实教学反思时,教师还需要针对“五育”融合,科学制定教学评价指标,与其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对比,确保能够对其教学成效进行深刻反思,分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症结,问题和亮点,进而对自我重建提出明确的建议。在未来进行教师培养时,需要针对“五育”融合进行培训课程的合理开发,确保实现融合育师新体系核心格局的有效形成。

(七)强化资源协同

在共同体内,需要确保每个教师都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进而保证教师能够对其内在潜能进行充分发挥,教师在实施具体教育工作时,需要强化自身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在共同体内,学生与教师进行合作时,该种魅力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只有确保领导受到各级组员的支持和认可,才能有效推进教师发展,优化学校环境建设,保障学校整体发展。所有成员需要共同建立组织的目标和愿景,建构现实,注重价值和积极分享事情最为常见的领导策略。总之,学校作为耦合性组织。需要确保其教学目标和组织远景在教育价值和教育理论决策方面得到共识,不能完全通过绩效激励,对教师工作动力激发,所以学校在具体进行变革时,需要科学改革“五育”关系,确保“五育”教育能够进入新的教育时代。

结束语

通过确定教育目标,创建课程生态,制定融合机制,改进融合评价,提升教师素质,创新学校治理,强化资源协同,能够确保有效落实“五育”融合,进而确保高中学校更为高效的开展教育工作,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推进现代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000(003):7-16.

[2]宁本涛,樊小伟.成融合气象,育中国少年——“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综述[J].基础教育(上海),2020,017(002):P.107-112.

[3]陈琼莹.在普通高中教学中促进“五育”融合的思考与探索[J].今日教育,2020(4):29-33.

[4]蒋妍.“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研究[J].智库时代,2019(37):278-278.

作者简介:王彦文,出年于1977年3月,甘肃定西,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本文系2020年度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DX[2020]GHB348。

猜你喜欢
五育新时代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融合:何谓、何来、咋办?
构建中小学“五育融合”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五育互育”: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