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洪精神 挺起民族脊梁

2021-10-01 03:14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中心
党建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抗洪军民斗争

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中心

1998年的夏天,一场大洪水肆虐大半个中国。面对滔滔洪水,军民干群团结一心,同洪水进行殊死搏斗。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多地再次经受暴雨洪水考验。危难之际,伟大抗洪精神接续传承,广大军民团结奋战,凝聚起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抗洪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其中,要进一步发扬包括“抗洪精神”在内的“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以顽强拼搏的毅力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波澜壮阔的抗洪斗争凝练升华了伟大抗洪精神

1998年入汛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現持续性的强降雨,致使一些地方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宜昌以下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长时间超过历史最高记录。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先后出现3次洪峰。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洪水来势凶猛,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沿江沿湖的众多城市和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坚决战胜这场洪水,是党和国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场重大斗争。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团结一心、英勇奋战,打赢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战役。在这场抗洪抢险中,党中央高度关注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直接部署指挥斗争,始终与抗洪军民心心相连、同舟共济。受灾省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和决策,加强对抗洪抢险的领导,全力以赴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30余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坚决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从坚守荆江大堤到抢堵九江决口,从会战武汉三镇到防守洞庭湖区,从保卫大庆油田到决战哈尔滨,用血肉之躯筑起冲不垮的坚强大堤。人民群众是夺取抗洪抢险胜利的主力军和真正英雄,亿万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展现出全民族战胜洪涝灾害的壮丽画卷。

中国军民在这场历史性抗洪斗争中不仅取得了不起的实践成就——有效保护了大江大河大湖干堤、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也取得了了不起的精神成果——伟大抗洪精神。这一伟大精神深刻昭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每一次灾难过后都会变得更加团结、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伟大抗洪精神蕴含着崇高而强大的精神品格

气吞山河的抗洪斗争,充分激发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勤劳勇敢、牺牲奉献等精神禀赋。抗洪精神之所以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因其蕴含了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精神的主旋律,是一曲中国共产党人的正气歌。正是通过抗洪斗争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亿万人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彰显了团结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从千里长堤到首都北京,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沿海省市到边疆民族地区,前方后方步调一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在与自然灾害的生死搏斗中,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感人事迹随处可见。党中央自始至终高度关注汛情变化和抗洪形势,时刻关心灾区人民的安危冷暖,审时度势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成为凝聚军心民心的坚强核心。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并肩战斗,军民团结坚如磐石。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成为一线抗洪军民的坚强后方,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抗洪抢险和家园重建。军队和人民、干部和群众、前线和后方、受灾地区和未受灾地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亿万军民抗洪斗争的事实又一次证明,团结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多么的重要。在自然灾害面前,只要万众一心筑起的精神之堤坚不可摧,我们就能在与大灾大难的斗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彰显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英雄精神,中国历史上无数民族英雄多是这种英雄主义人格的典范。面对浊浪排空、惊涛击岸,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经受一次严峻考验。这既是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也是英雄辈出的时刻。洪峰接连不断,大堤险象环生,广大军民以“人在堤在”的决心“誓与大堤共存亡”“坚持到底,夺取最后胜利!”当大风卷着巨浪向大堤扑来,无数共产党员、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共青团员、民兵……一次又一次跳进狂风巨浪之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冲不垮的生命防线。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有的累倒,有的累死,有的是哥哥倒下了弟弟顶上去,有的是丈夫倒下了妻子顶上去,有的是儿子倒下了父亲顶上去。高建成、吴良珠、胡继成、王占成、李长志、杨晓飞、陈申桃、包石头、宋波、董光琳、罗典苏、马殿圣等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抗洪军民以战天斗地的勇气和斗志,谱写了抗洪救灾的胜利诗篇,奏响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彰显了决战决胜的坚强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在波涛汹涌的洪水面前,如果没有必胜的信念,没有血战到底的决心,是无法取得胜利的;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无法取得胜利的。抗洪斗争中,广大军民誓与洪水决一死战,迎着困难和危险勇敢前进,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始终挺立在滔滔洪水的前面。洪水涨一尺,斗志高一丈。越是危急时刻,广大军民越是不屈不挠,表现出超人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正是这种勇气和毅力形成的雷霆万钧之势,压倒了长江流域上空的电闪雷鸣,制服了松花江的怒吼,盖过了嫩江的咆哮……不仅是在那场抗洪斗争中,在历次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的“韧”性和“刚”性的精神品格都可谓是撼天动地。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新时代新征程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洪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抗洪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洪精神,并非只是在与洪水斗争时才会发生作用,它也是新时代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我们要大力弘扬包括“抗洪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黨人的精神谱系,始终保持革命加拼命的干劲,才能在前进路上无惧任何风险挑战,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洪精神。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斗新冠……一次次伟大斗争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推动形成团结一心的强大合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只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我们才能不断化危为机、浴火重生。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从不放弃、从不退缩,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我们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才能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坚持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人类同各种突发灾害的硬仗,离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离开综合国力的支撑,都是难以取胜的。党带领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各种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我们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日趋完善的产业体系、大幅跃升的科技实力,为战胜自然灾害提供了重要保障。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真正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执笔:周俊杰)(责任编辑:张纪)

猜你喜欢
抗洪军民斗争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抗洪大堤上的“最美镜头”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艾滋病之役
如梦令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烈日当空,看小编如何避暑
父亲跟疾病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