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措
摘要:次仁卓玛,西藏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出了一系列表现个人经历、对生命的思考等绘画作品。她先后参加了各种画展,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同时她的许多优秀作品也被世界各地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家收藏。次仁卓玛作为一位西藏当代女性艺术家,以她个人的视角、独特的绘画风格对西藏当代美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在西藏美术史上为以男性为主导的画坛上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关键词:女画家;油画;生命
被命运眷顾的我有缘来到拉萨继续我的艺术生涯。我与导师次旺扎西老师的相遇,为我和艺术家次仁卓玛的缘分牵上了一缕线,因此我才有机会去了解她,了解到她与艺术之间发生碰撞而产生的火花以及她的艺术生涯。为了深入了解次仁卓玛的事迹和艺术创作经历,我对她做了两次访谈,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这篇文章。
一、次仁卓玛的事迹
藏族女画家次仁卓玛1966年出生在拉萨的一个制鼓传人家中。她的父亲叫布琼,母亲叫格桑,家中有五个哥哥,而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是最小最受照顾的孩子。在她的兄弟姐妹中与她关系最要好的是排行老五的哥哥,他不仅对次仁卓玛的艺术生涯有着精神上的支持,更是用实际行动做着她最坚实的后盾,给予她前进的动力。
在拉萨市立新小学她度过了单纯而快乐的小学学习时光。初中在拉萨中学读了一年便辍学去参加工作。但是,因祸得福,她开始与艺术沾上了边,开始以画藏柜谋生。当时的拉萨,画藏柜算是一份收入不错的职业,当时在拉萨市工作的一个正式工一个月工资才四十块多块钱,而画藏柜一天就有六十块钱的收入。所以这是一份很多人觊觎的好工作,当然这也是一份需要天赋技能的工作。次仁卓玛说:“选择画藏柜最大的原因之一也是家中父亲的意愿,父亲一心想建立一个小型的家庭作坊。把家中的儿子培养成木工师,而我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他让我学习传统藏画。兄弟们做藏柜,我来画藏柜纹样。可惜的是我画了六年藏柜后,家中的哥哥们早已改行了。”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父亲的人生规划未能实现,但是次仁卓玛却与艺术结了缘。
就像生活还在继续,故事也在继续发生着。在1986年,一个偶然的机遇,她去一个藏族人家画藏柜时发现主人家中有五个女儿,五个女儿都是大学生。其中一个女儿对次仁卓玛说:“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去上大学?”这番谈话让次仁卓玛茅塞顿开,萌发了上学的念头。于是她把上学的想法告诉母亲,不料遭到母亲的反对。对于一个传统女人而言,女人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儿育女、料理家中事务,除此之外再无他求。所以母亲的这种反应也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次仁卓玛没有放弃她的求学梦。她开始为1985年西藏大学的全国统考做准备,并以各种途径自学考试科目。
在这期间拉萨市举办了为时几个月的美术培训班,她参加了美术培训班,并在初级班里学习素描。也是在此期间她遇到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半,在拉萨中心教美术的桑曲老师。他给予她很多帮助,帮她补习文化课、素描等。培训班结束后,次仁卓玛白天画藏柜,晚上补习功课,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着。任何事情并不是努力了就会有好的结果发生,在第一次参加全国统考时次仁卓玛的文化课没过关。她没考上,她犹豫了,她想放弃。这时与她关系最要好的哥哥鼓励她,还有她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也站在她身边鼓励她支持她。她重新调整状态再一次开始准备。在这之后她在拉萨市二中当上了美术代课老师,同时学习文化课,她比以前更加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1986年考上了西藏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这一年西藏大学艺术系招收了唯一的一次五年制的美术大专班。在学满两年的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后要进行专业方向的選择。次仁卓玛一心想要学习唐卡专业,但是受到他人思想的影响使她不得不选择油画专业,次仁卓玛说:“当时在学校的一个老师和我说嘛,女孩子不能画唐卡。”
因为,按照藏族传统思想,一般情况下女孩不能画唐卡。这一思想在藏族传统文化里根深蒂固。这也不免透露出了藏族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思想。
1991年次仁卓玛从西藏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拉萨市师范专科学校当美术老师。好事连连,1992年是见证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一年,这一年次仁卓玛与她的爱人结束了八年的爱情长跑终于修成正果。从此,次仁卓玛就开始了为雪域儿女讲授知识的教师生涯,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宝贵青春时光至今已有27年。在教学期间次仁卓玛老师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前后分别于1997年去江苏教育学院进修油画,学习雕塑,2008年前往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为期一个学期的油画和漆画等,2012年前往首都师范大学进修为期半年的淡彩画。
人生在世,本是一场修行。修行的过程即是我们不断接受痛苦的洗礼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整的过程。在1999年次仁卓玛便接受了她这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次洗礼,他的先生因病去世。她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继续追求她和先生的理想。我由衷地钦佩她的坚强。她说:“我画画的原因有两个嘛。第一个就是我要继续他(她的先生,引者注)的梦想。第二个就是我要改变世人给拉萨姑娘贴上的标签,说我们拉萨姑娘除了爱玩一无是处。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偏见。我也想在我离世多年后大家能知道曾经在拉萨还有一个这样的女画家。”
次仁卓玛顽强地面对着生活的阴晴冷暖,坚强地生活、创作,在她的人生历程中不断努力,创作出了一幅幅具有感染力的,对生命和人生思考的独特绘画作品。下面我对次仁卓玛的《轮回》系列代表作品做一简要介绍。
二、次仁卓玛的绘画创作
次仁卓玛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里创作了一系列绘画作品,其中内容最丰富且创作的作品数量最多的就是《轮回》系列画,共有十一幅画。这一系列画作不仅是她个人此生悟出的深刻道理,更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次仁卓玛说:“有一次我的朋友黄素宁,就是陈丹青的老婆嘛,她来西藏游玩两天,我就去接待她嘛。我把她带到我的画室来,她看到我的《轮回》系列画是关于生老病死的内容,就说我画这些是因为我的人生经历,我放不下什么。其实她太小瞧我了,我画这些画是因为我看到了轮回因果的大道理。”
次仁卓玛抓住藏族人民的日常装扮特点和生活的细枝末节以及藏式传统元素特点,结合油画写实的技法刻画出了人的生老病死《轮回》系列油画作品,用作品向我们传达和诉说着世间的每个生灵都在经历着的人道轮回的大道理,用绘画向我们道出了“生既是死的开始,死亦是生的开端”的道理。
第一副绘画作品《生》(图1),整个画面呈现着红亮的基调,画面背景是大面积的深红色,和太阳的鲜红色衬托新生命降临的喜悦和活力,躺在床榻上母亲怀里的婴儿头顶上出现的彩虹意味着新鲜的血液,强健的生命力源源不断,更是上苍给予这个新生命的福泽和恩赐。亲朋好友前来献哈达送上各自的祝福,就如画名《生》般,整个画面洋溢着生机活力,喜悦和希望。
第二幅绘画作品《老》(图2),画面中心是一位年迈驼背的老婆婆扶着手杖站在窗前观望,窗外花开得正好,外面的世界如此绚烂夺目,奈何自己年迈体弱,行动不便,想做许多事情已力不从心,让人感到万般无奈和感慨。把驼背的老人和窗外开的鲜艳的花朵做对比,凸出了这幅作品的核心“老”。将老人站立的窗户背景墙比作整个人生的话,其中占据画面的红色部分象征老人生命中的剩余时间,而白色则象征着老人生命中用完的时间,以此来强调此绘画作品主题。
第三幅绘画作品《病》(图3),在这个红色背景的狭小的房间中,一个女性身体抱恙,正在输液治疗,而她的家人在旁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她。画家为强调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将这个狭小的红房间用彩色隔离开来。人在受疾病之苦之时,外界精彩的世界和所有美好的与此刻的自己没有关联。以此来突出表现了《病》这幅作品的主题。
第四幅作品《死》(图4),说起死亡,我们对此更多的是恐惧和绝望,但次仁卓玛将此视为新生的开始。画面中躺在床榻上身着白衣的已故女性,她頭顶的彩虹失去了色泽,预示着这具身体的生命力正快速流失,以此突出作品《死》的主题内容。这四幅作品是轮回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次仁卓玛对生命独到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
三、结语
次仁卓玛从一个民间画工开始从艺生涯,后来又遇到了难得的学习艺术的机会,从而为她今后的艺术创作道路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并在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下,她创作出了表现个人经历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等系列的绘画作品。次仁卓玛作为一位西藏当代女性艺术家,凭借着她独特的个人视角以及绘画风格受到人们的关注。她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感受揉进绘画作品中,以真实打动人心,又以个人独到的艺术观感染和鼓舞我们。她用一幅幅绘画作品向我们诠释生命的鲜活、强大、衰竭、枯萎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握过去和未来,但我们可以做到把握当下,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就算不枉此生。
参考文献:
〔1〕晓勇.次仁卓玛:每幅画都是我的孩儿,都是我孕育的生命[J].中国西藏,2016(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