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辉平
摘要:本文分析油画创作与写生的关系,论证二者都是绘画艺术实践者运用绘画形式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习惯就是在该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可以从有意义的选择与训练、少即是多、个人绘画形式语言对色彩的需求三个关键点进行有效培养。
关键词:油画 色彩 习惯
新古典主义之后,油画风格愈发趋向个性化,个人的绘画形式语言越发凸显,以至成为衡量一名油画家成熟的重要指标之一。绘画形式语言包含的内容是多样的,即题材、主题、绘画本体等。本文讲述的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习惯,之所以用“习惯”,是因为,人既有理智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这方面的探讨在西方哲学中很多,即“酒神文化”,讲究人性。习惯,于此处来阐述油画创作中的色彩应用,略显口语化,但却很贴切地说明了色彩运用过程中的感性。本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试图论证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习惯培养,揭示该习惯形成过程中的若干因素和办法。这样的研究对于教学和绘画艺术实践都是有直接作用的。
一、写生即创作
通常画油画会分为写生和创作,从时长、画幅尺寸、过程等方面讲,无可厚非。写生,无论画什么,在表现时间上都相对短暂;一般情况,对于尚处于学生阶段或未成熟的画家来说,写生的目的多侧重于训练眼、手、感受、材料等的协调能力;户外写生又称为“采风”,侧重感受与实景体验。上述这些,对绝大多数学生或未成熟的画家来说,是必然的经过,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成熟的艺术家而言,如此的区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人人都很特别,无论内心还是外貌,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般,不可能存在绘画感受和表达上的完全相同。因此,每个绘画艺术实践者天生都有个性,仅需后天有意识地培养和挖掘。油画创作是创作者将内在感受借助于油彩、画笔、点线面的组织关系、图式等,进行情感外化的过程和结果。难道写生不是吗?从表现过程看,都是情动于衷而行于实践,若无对形式语言、材料等的基本理解是无法动笔的。哪怕只是初学油画的儿童或少年,只能说他们的专业认知尚欠缺,但表达的过程是同等存在的。因此,写生非写生,写生即创作。本文论述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习惯培养就是基于该认知上的。学习油画的常见方式有观赏书本或画展、写生、临摹等。这些过程中,学习者并非忘却自我的存在,相反,爱好绘画艺术还付诸学习者都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对自己的好恶有着清晰的认知。可见,所有的赏析、学习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挑选的过程,创作的画面和喜好的作品都是个人品位、认知的体现。个人绘画形式语言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当然,从单纯的绘画艺术爱好者成长为成熟的油画家还需经过多方面的考验和学习过程,特别是内在的训练与变化。在教学中,常有关于某学生天赋高低的评价,所谓“天赋高低”大概率是讲该生的专注和喜好程度。能持之以恒的学习者,在这方面都值得认可。在成长为一名成熟油画家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引导,以及学习者本人坚定的信心和努力。
二、有意义的选择与训练
处在信息时代,寻找学习资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在此用“有意义”来限定选择与训练,是因为在“多”的时刻,准确地找出适合自己的“少”是非常有必要的。现行的各种媒体使人们欣赏到许多不同风格的油画名家,了解到展览上哪种风格更加流行,哪种色调的油画是当下的主流。对于学习者而言,这些都是诱惑,也是学习的对象。
面对选择的困难,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那么“有意义”的选择是怎样的?笔者认为包含了两方面:一是扪心自问,不求多,任何一种艺术风格在当下“同质化”严重的时代都会有众多追随者,好好研究几个成熟画家即可;二是以時段来满足探索的好奇心,在一定的时段内坚定研究自己最喜欢的几位画家,直到内心达到一定认知、实操能力为止。当下完整的色彩体系大致可分为:古典主义色彩和印象派色彩。可能会有人反驳,运用电子科技会出现有别于该两套色彩关系的“电子色彩”。在此确实不知该怎样更准确地称呼这种色彩关系,且以此名来代替。运用“电子色彩”进行绘画表现的画家不在少数,尤其是西方当代艺术家,如Peter doig、Danil Richter、David Hockney等,从可靠的资料发现,他们确实是用电脑处理过素材或直接用平板电脑进行绘画。但不可否认,这些在国内耳熟能详的国外当代大家,其作品都具有强烈的个人形式风格语言,色彩关系很强烈、刺激,但都有各自的内在逻辑,和谐而美丽。仔细分析这些作品会发现,其用色逻辑依旧在古典主义色彩和印象派色彩这两个框架内。古典主义用色侧重于固有色,与画面中黑色和褐色找到画面的统一,营造一种庄重感。而印象派色彩,侧重于冷暖、鲜灰和明度的变化,画面鲜亮而协调。请注意此处强调了“侧重”,两套用色体系并非凭空出现的,有前后继承的关系,如大师达·芬奇就指出,色彩在空气的作用下,距离远近决定色彩的纯度,越远,纯度越低,无限接近灰白色。这样的色彩理解和几百年后印象派色彩的认知是一致的,包括前文中所述国外当代名家运用的“电子色彩”,依旧没有脱离这样的色彩逻辑。对他们的作品进一步分析发现,画面中心仍然依靠色彩纯度和明度的强对比来凸显。相信国内大多数美术高考生都学习过印象派。鉴于水粉颜料的便携性、价格的低廉,其是训练色彩的最佳工具之一,学习印象派能快速掌握一套系统的用色逻辑,满足了考学的刚需。为了升学和在考试框架下,系统学习一下印象派色彩是十分有必要的。待进入高校或继续研究绘画,就需要有意识地选择和训练了。
三、少即是多
印象派的色彩很丰富,相信大多数绘画者都像塞尚那般羡慕莫奈有一双发现色彩的眼睛。然而,“笔墨当随时代”,印象派的产生有它特定的时期,在当下,继承的同时更应有发展。因此,印象派色彩需要找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面貌,上文中所述运用“电子色彩”创作出的作品,可以认为是印象派色彩的一种继承,当然还有更多样式。如美国女艺术家艾琳·汉森(Erin Hanson),她的作品在色彩关系上更加贴近莫奈的色彩,但表现上有所差异,艾琳·汉森的用笔更方正刚硬,刻意追求笔触的块面感、形状感,在造型上更主观和图形化。
印象派架构起了一套影响至今的色彩体系,但毕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如后印象派就认为印象派色彩过于客观,对创作是一种限制。当下,绘画艺术创作更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表现在色彩上就是主观用色。当然,主观用色不等同于胡乱用色,从前文可以看出,创新是继承的关系,相对于传统只是发展了某些部分,而非全盘否定。如当下国内的一些艺术大家:毛焰、武明中等等,作品中用色几乎趋近于单色。细品这些成熟艺术家的作品会发现,艺术家只是做了色彩的减法,依据主题和画面的内在精神进行色彩的概括和提炼。油画创作必然需要这样的提炼,创作者自身也需要这样的升华。通常会认为色彩没有美丑之别,但是人有喜好的差异。比如高纯度用色,很难要求写实油画家,尤其是古典写实的画家去运用纯度偏高的色彩进行创作;又如创作者本不喜好绿色,或说不善于运用绿色,为什么还要苦苦强求呢?创作,最终以作品的品质来决定水平的高低。在学习和尝试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技能和运用好色彩是十分有意义的,但个人绘画形式语言越成熟,会发觉自己对画面的品位、理解越深刻和纯粹。面对自己擅长的几种色彩,反而更能激发创作的欲望,使创作过程更加专注和顺应自我的内心。少即是多,丰富的尝试过程可以增强创作者的艺术修养,但是个人艺术上的成熟,需要自我的提炼、提高认知、归纳技法、明确喜恶。既然如此,油画创作中色彩的种类是否需要那么多呢?答案是显然的,追随内心,以少为多,在“方寸间”变化出五彩缤纷。
四、个人绘画形式语言对色彩的需求
随着个人绘画形式语言的形成,会发现色彩与其他构成要素是一体的,不同画法对色彩要求大相径庭。从绘画本体看,构成画面无非就是点线面、色彩、材质感、空间关系和构图关系等。而这些元素,在按照美的法则组合的过程中却变幻出无穷可能,为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广袤的空间。不同风格的画法,色彩也在与之变化和匹配。如最近几年国内比较主流的画法,强调构成关系的油画作品,画面中凸显构成元素的点线面,尤其是画面中面与面之间的形色对比,这样的画面能像印象派作品那样运用色彩吗?很显然,那样的画面是很诡异的。从印象派的作品中可以发现,该流派的画作用笔都倾向于小号笔,笔触细腻灵动,强调光影在时间里的无穷变化,而色块间的对比强度就相对较弱了。如国内白羽平、张炳林等画家,在作品中强調色块间的强对比,处理手段上多用大板刷、刮刀、刮板等,对色彩的要求自然相对强烈和纯粹,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画中的力量感。
五、结语
习惯的养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诸多因素的作用,人是主体。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习惯培养既要考虑上述文中所提到的,还要看色彩本身以及所处社会的文化生态。中西方文化毕竟存在着差异,如绘画创新、色彩的文化所指、造型概念等方面。白色,在中国被认为是丧葬的代表,所以有“白事”之说;相反,欧美认为白色是圣洁的,如西式婚礼中的新娘服装色。艺术、学术无国界,但艺术家有国籍,艺术、学术也需要可供生存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艺术家不论接受哪国的教育,要使作品表现所处环境的真、善、美都不能脱离该环境,否则作品的能指和所指都无法发挥预期的效果。习惯,是人在活动中产生的,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习惯也在这样的基本规律之内。
参考文献:
[1]蒋跃.绘画形式语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崔之进.后印象派艺术的色彩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