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各国在国家数字战略中均把5G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强化产业布局,塑造竞争新优势。尽管多个地市在2019年(5G商用元年)发布了5G产业规划,但大多数只是对5G应用的粗略规划,未考虑5G在具体区域应用于不同的产业时需要怎样的支撑产业或产业群,以及不同的5G产业之间如何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本文在解读绍兴市《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地区产业以及相关文献,构建了包括边缘计算、AI机器人、传感器等在内的下游产业生态圈。研究成果将为绍兴市率先布局适合本地区的5G下游产业提供一定的指导,同时为其他区域5G下游产业构建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5G;下游产业;生态圈;绍兴
本文索引:魏瑞锋.<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9):-166.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0(a)--03
5G是连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桥梁,真正开启了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门,因此各国在国家数字战略中均把5G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强化产业布局,塑造竞争新优势。IHS Markit预计,到2035年,5G会使全球经济产出增加4.6%,对应着12.3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中国GDP因5G的使用大概会增加1万亿美元,新增就业机会约1000万人[1]。
截至目前,文献中针对5G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探讨实现5G的相关技术[2,3];第二,探讨5G技术实现后带来的新功能以及5G相关产业发展现状[4,5];第三,探索5G技术应用于具体的产业领域的实现路径[6,7]。这些研究中缺乏对下游产业之间如何形成生态圈的关注。而目前5G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各个区域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谁能抓住机会率先对5G下游生态圈进行规划,谁就有可能获得重大发展机遇[8]。尽管多个地市在2019年(5G商用元年)发布了5G产业规划,比如成都、六安、济南、大连等,但大多数只是对5G应用的粗略规划,未考虑5G在具体区域应用于不同的产业时需要怎样的支撑产业或产业群,以及不同的5G产业之间如何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上述不足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空间。
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针对绍兴区域的5G下游产业生态圈构建,首先,该研究首先是对绍兴市《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再次深入研读,并与本文成员一起解读市政府对5G产业推进的思路。
其次,从形成区域特色或优势的视角,确定绍兴市应该发展的5G产业方向主要有哪些。然后,针对上一步确定的每一个产业发展方向,搜集中外最新的文献资料,文献以研究具体的5G产业实现路径方面为主。关注这些文献中实现某个具体5G产业需要的支撑行业或产业群。
最后,确定绍兴市需要提前考虑引入的产业有哪些。
2 相关政策文件解读和产业集群等区域状况分析
2.1 绍兴市《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解读
我们对《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解读如下:
绍兴市应该将5G与区域优势传统产业相结合,通过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改进与升级,突破行业、地域限制。绍兴市还需要联合本地的先进制造业,打造工业互联网,起到示范作用。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多个产业方向中产业重叠和协同的部分,形成良性互促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2.2 产业集群等区域状况分析
2.2.1 绍兴市未来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集群
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具体包括:现代纺织、绿色化工、集成电路、现代医药、金属加工、装备与关键零部件、珍珠饰品、智能厨电、现代住建、黄酒产业集群。
2.2.2 绍兴旅游资源状况
绍兴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打造,并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构架城市发展新动力的重要抓手。然而,依然存在发展布局比较散,尚未形成全市域串联的空间布局问题。
2.2.3 绍兴交通状况
2019年,除了硬件提升,绍兴围绕大数据中心,还打造了多样化智能管控平台,实现违法、事故、警力、设施、天气、公共自行车等相关数据的融合。然而,交通指挥设施依然靠人员调节,缺乏智慧化领航系统,智慧化程度有待提高。
2.2.4 绍兴文化氛围
绍兴作为名士之乡,文化氛围浓厚,居民素有阅读的习惯。尽管绍兴市图书馆近些年在技术上也有所升级,比如自动化门禁、自动化借还书系统等,然而,智慧化程度仍然不能满足居民对阅读的需求。比如,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很难腾出大量的时间去图书馆,无法利用零散的时间来阅读图书馆中琳琅满目的书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综上所述,绍兴需要发展的5G产业方向有8个: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纺织、5G+智慧黄酒、5G+智慧珍珠、5G+智慧医药、5G+智慧交通、5G+智慧旅游、5G+智慧图书馆。
3.1.1 支撑5G+工业互联网方向的下游产业
该方向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AI监控、AI生产、AI搬运、机器学习。AI监控功能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实时传回数据,也需要自动化的数据处理技术来将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可视化呈现;AI生产功能的实现需要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加料设备;AI搬运功能的实现需要智慧化仓储系统、AI机器人;机器学习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工业产品生产、搬运的自动化、不间断优化。该功能的实现需要在终端就传感器的数据,依据优化模型进行自主优化,要用到边缘计算技术。支撑的下游产业包括传感器、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加料设备、智慧化仓储系统、AI机器人、边缘计算[9]。
3.1.2 支撐5G+智慧纺织方向的下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