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清 李明轩
摘 要 国家安全教育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新时代对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的要求,包括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并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忧患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增强国家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意识形态安全;及时更新观念,重视非传统领域安全。只有从协同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个角度出发,才能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
作者简介 马振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明轩,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基本前提,是全世界人民最普遍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1]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教育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工程,是培育和增强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基本路径,也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手段。
一、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丰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挑战依旧存在,这些都对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一)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并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随着世情国情社情的深刻变化,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逐渐多元化、多样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内安全实际,结合国际安全形势的新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明确方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培育和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肯定并了解国家安全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制度,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各项要求。在小学阶段,要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总体国家安全观具体涉及哪些方面。在初中阶段,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学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在高中阶段,要使学生理解并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在大学阶段,要让学生在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基础上,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2]
(二)培育忧患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品质。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国家和民族,最终必然会走向四分五裂、国破家亡的衰败之路。虽然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但是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在相对安全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缺少必要的忧患意识,认为国家安全问题离自己很遥远,是国家安全机关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对身边正在发生的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没有警觉性,也缺少对国家安全的全面理解和正确认知。国家安全教育的缺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落到实处,影响青少年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培育。教师要结合近代中国屈辱被压迫的历史,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认识到只有国家安全才能保证自身安全,努力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三)增强国家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3]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2019年11月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而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正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保卫国家安全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一方面,国家是爱国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而国家安全是爱国主义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爱国主义可以推动人们自觉践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爱国主义表现为国民对本国历史文化、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的强烈热爱之情,一个对自己国家有归属感的爱国者必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与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做斗争。因此,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将深厚的爱国情转化为坚定的报国行动。
(四)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意识形态安全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学校一直是意识形态领域交锋的最前线和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4]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虎视眈眈,他们利用各种媒体进行舆论攻击,企图丑化和诋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妄图颠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影响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判断。学生也是西方敌对势力重点拉拢和策反的对象,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通过网络泄露国家机密的案件时有发生,在各个教育阶段向学生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其国家安全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主要内容,在初中阶段,要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注意反华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在高中阶段,要以坚持“两个巩固”、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为主要抓手,强化学校意识形态工作。
(五)及时更新观念,重视非传统领域安全
一般而言,国家安全主要集中在军事、国防、政治等传统领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以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其传播的快速性、影响的广泛性、威胁的复杂性极易导致重大破坏。例如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席卷全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巨大冲击,由最初的生物安全逐渐影响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甚至政治安全,严重阻碍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非传统安全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也是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安全类型,需要予以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这就要求各个学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大对非传统安全知识的讲授,既可以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讲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又可以结合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讲解太空安全的重要性,也可以结合全球气候变暖讲解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等等。
二、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协同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力
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做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其目的是发挥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同向同行发力以提高育人质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引擎、主阵地作用。从《指导纲要》可以看出,除了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新型领域安全以及核安全的部分内容外,其他安全领域的知识主要由大中小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主讲,这表明思政课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安全问题,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关于国家安全的教育资源,与思政课程形成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良性互动,实现课程思政。例如在小学、初中、高中讲授文化安全时,可以与语文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从而实现文化自强。
(二)课程育人:修订专业的国家安全教育教材
目前,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国家安全知识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开展的,其他学科诸如历史、地理、语文也偶尔会有相关内容的涉及;在大学阶段,国家安全知识的讲授主要是通过“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公共课,其中只有零星部分涉及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无法满足大学阶段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这种缺乏专业、统一的国家安全教育教材,容易导致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有重复交叉、缺乏衔接等问题,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也强调,研究编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课程教材指南。[5]因此,在各个学段修订专业的国家安全教育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达到整合教育资源的目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形成系统性、连贯性的认识,学生更容易从整体视角理解和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体系构成,进而将相关知识有效串联起来并上升到自觉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的高度。教材的设计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遵循,做到既回顾历史又关照现实,既重视传统安全又兼顾非传统安全,既着眼内部安全又关注外部安全,不断研发国家安全教育优质课程教材。
(三)文化育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6]校园文化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要注重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国家安全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革命文化中“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精神根植于学生脑海深处。初中、高中要利用好军训,向学生普及军事国防知识,讲述目前的国际安全形势,让学生及早地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大学要以学工部、宣传部、学生团体为主要平台,组织关于国家安全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大中小学各学段尤其要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主要依托,结合重大纪念活动、重要节日,通过海报宣传、国防电影赏析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保密意识和防范意识,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大中小学要利用好网络新媒体挖掘国家安全资源,开发国家安全教育在线课程,通过纪录片、小视频等方式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升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
(四)实践育人:加大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新时代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形式。近几年,在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的指导下,全国陆续建立了一批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为丰富各学段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特别是2016年以后,国家安全部先后把湖北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四川的胡底革命烈士纪念广场、浙江的钱壮飞纪念馆、广东的交通中站旧址陈列馆、廣西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等纪念馆或红色基地建设成为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还在江苏、四川、北京、山东等地建立了一批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这些都为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根据教育部2019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中小学在校人数接近2.3亿人,实践基地从数量上难以满足国家安全教育需要。同时,绝大多数实践基地都是在纪念我们党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基础上建立的,铭记历史固然重要,但宣传主题和内容的单一没有充分体现国家安全教育的时代要求。因此,在资源上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加入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宣传,打造更多高质量的综合性和专题性教育实践基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11-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010/t20201027_496805.html.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5]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9):2-7.
[6]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2).
责任编辑︱张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