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新春
伊核协议(正式名称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是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德国共同签署的国际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实施“极限施压”政策,全面制裁伊朗。拜登政府上台后,于2021年4月6日在维也纳启动重返伊核协议的谈判,通过欧盟作为中间人,迄今同伊朗已进行过六轮间接谈判。谈判气氛一度相当乐观,伊方代表数次表示成功“指日可待”。然而,6月20日第六轮谈判结束以来,谈判似乎陷入僵局,目前尚看不到恢复谈判的迹象。
理论上,重返伊核协议非常简单,美国解除2018年以来新增加的所有制裁,伊朗逆转2018年以来突破核协议的所有核能力。然而现实中,问题非常复杂,这两点都做不到。美国2018年以来新增加对伊制裁1500余项,理由包括侵犯人权、支持恐怖主义、违反核协议等,现在美国只同意取消同核活动相关的制裁。美方认为这是美国政策的一条红线,取消全部制裁对拜登而言无异于政治自杀。但对伊朗而言,其诉求是解除全部制裁,其谈判立场、积极性完全取决于解除制裁问题。但美国的各项制裁措施之间盘根错节,只要还保留一部分制裁,取消制裁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015年伊核协议达成后,虽然美国取消了对伊朗的绝大部分制裁措施,但是国际资金依然不敢进入伊朗,伊朗实际上只獲得重新出口石油的好处,并没有吸引到国际投资。
毫无疑问,伊朗经济因制裁而受到沉重打击,但是并没有崩溃,未来一段时期仍能撑下去。制裁前后的主要差别是石油出口,经过两年的实践,伊朗已经建立了规避制裁的运输、交易和结算体系。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1年3月伊朗石油产量回升到每天230万桶,出口约在每天70万~100万桶之间,达到2019年5月美国制裁以来的最大量。如果这种状况能持续下去,伊朗参加谈判的压力就不大。
伊朗明确表示,导弹问题、地区政策不可谈判,这是伊朗的红线,这也让美国重返伊核协议的积极性不高。
2015年伊核协议之所以能达成,就是奥巴马政府同意核问题与导弹问题、地区政策脱钩。2018年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主要原因也是该协议未解决伊朗的导弹问题和地区政策。目前,拜登虽然没有明确把伊核协议与导弹问题、地区政策挂钩,但是要求伊朗承诺达成协议之后立即启动导弹问题谈判,实质上还是要挂钩。伊朗新总统莱西已经明确表态,导弹问题、地区政策不能碰。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说,美国要求伊朗在导弹问题、地区政策上做出承诺,这是谈判停滞的根本原因。
伊朗方面,革命卫队同外交部在核问题上一直有分歧,外长扎里夫离任前在议会公开说,如果没有国内强硬派的破坏,伊核协议早就达成了。美国方面,重返伊核协议的国内政治支持度并不高。美国国内反对重返伊核协议的人不少,其中不乏重量级民主党议员,如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众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众院民主党党团主席等。今年3月1日,170名两党众议员写信,反对美国重返伊核协议,要求重新谈判该协议条款;3月25日,43名两党参议员写信,提出同样要求。目前两党在参众两院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民主党在参院只有一席优势,在众院也只有六席优势,是1930年以来最弱的多数党,在这种背景下拜登不敢对任何一票等闲视之。
短期看,在谈判问题上伊朗不急美国急,谈判停滞期间伊朗可以放手发展核能力,还能继续出口石油;长期看,伊朗最终不敢造出核武器,而且只要美国下了决心,仍然可以收紧对伊朗的制裁,因此伊朗的优势具有明显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