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俊
摘 要: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探究性行为是一种常见、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特别是大班幼儿,探究性行为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开展有关大班幼儿探究性行为的研究,有利于让教师和家长更好的把握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时机。本研究以常熟市某幼儿园为例,对幼儿园大班幼儿及教师展开了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对幼儿探究性行为的定义存在偏差,常常认为是“捣乱行为”,从而扼杀了幼儿的探究欲望。所以针对此现状,本研究提出,幼儿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探究所获得的经验,把好奇心和主动权交还给幼儿,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大班幼儿;探究性行为
幼儿园的探究性行为是指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或是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过感官实际操作探索,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来获得相关经验。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探究性行为是一种常见、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特别是大班幼儿,探究性行为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开展有关大班幼儿探究性行为的研究,有利于让教师和家长更好的把握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时机,不再错失其主动探索的学习机会。
笔者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大班幼儿探究性行为的表现和特点有:幼儿探究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幼儿探究意识和能力不断发展;幼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自我评价仍具有依从性。
幼儿园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场所,大班幼儿不管是在教学活动还是自主活动时间,都会产生探究性行为。通过“如何看待幼儿在生活中的探究性行为”、“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引导幼儿产生更多的探究性行为”等方面信息的收集和整合,我发现:教师都认识到探究性行为的价值,肯定并支持探究性行为的产生;教师对幼儿的探究性行为的支持,以不影响秩序为前提;教师为避免探究行为的不确定因素,认为直接告知更加快捷简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调查,原因如下:
一、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幼儿探究性行为的定义存在偏差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而幼儿园的探究性行为是指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或是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过感官实际操作探索,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来获得相关经验。但在观察中发现,很多教师并不清楚哪些行为为探究,以为幼儿是在捣乱。
案例一
易灵性格活泼,一到休息时间,易灵就会在教室里四处奔跑找小朋友玩闹,因此也时常会把教师做好的教具或环境布置“破壞”。但通过观察,发现易灵最近迷上了钢琴。一到休息时间,只要教师的琴盖没有盖起来,就会偷偷地上前按上两个音,然后小脚踩在踏板上。有的时候,由于腿短,还扭着身子也要踩一踩踏板。而班级教师看到都会制止,让易灵“离钢琴远一点”。过了一个礼拜,易灵就再也没有动过钢琴。
那教师为什么要制止幼儿碰触钢琴呢?理由很简单“幼儿又不会弹,这样就是在乱来,还有可能钢琴被小朋友弄坏。”而我问易灵,为什么他老是要“玩钢琴”,他说“我不知道下面那个板子有什么用,教师弹得时候就是这么踩的。”
不难看出,易灵的行为其实是想探究钢琴踏板的作用,而教师却把他的行为当做无意义地捣乱,扼杀了幼儿想要探索的欲望。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或是特定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教师对于探究性行为的概念还不理解,对探究行为的定义存在偏差。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的不一致
在笔者访谈的所有教师中,90%的教师都提倡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幼儿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10%的教师提出粗浅知识的掌握也很重要。而在实际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以灌输知识、达到教学目标为主要目的。
案例二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认识哪些物体可以吸水,例如海绵、软纸、棉布等物品都是能吸水的。而教师其中还提供了塑料管作为不能吸水的物品。有一个幼儿在动手操作环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塑料管将杯子里的水吸了一下,他马上就认为这是能吸水的物品。所以在分享交流环节,他说“管子也可以吸水”,而教师在活动目标中并没有预设这样的答案,直接回答幼儿“塑料管不能吸水”,弄得幼儿一头雾水。
从观察的诸多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目标,只想牢牢把控幼儿,让幼儿按照教师指定的计划行动。美其名日是让幼儿守规矩,其实是不愿意放手让幼儿按照自己想法大胆探索。这反而制约了幼儿的思想与行为。在实际观察中,部分教师无法重视幼儿自主探究的价值,造成对幼儿探究性行为的忽视,或是认为探究性行为只存在于科学教育活动中。错误的教育观、儿童观会让教师从根本上无法理解什么才是对幼儿真正有帮助的,实施教育活动也会变得尤为困难且成效不高。
(三)教师材料的运用与指导方式不充分
观察中发现,幼儿园中的部分材料虽然美观制作精美,但是却不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而且实际操作性和实用性也较差,根本无法达到激发和帮助幼儿学习探究性行为的要求。
由于大班幼儿年龄尚小,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有限,他们想要探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很多时候又不知道怎么探索,只会漫无目的的操作摆弄。因此,教师的有意识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在观察中发现,教师对于幼儿的探究性行为,会惯性地提问“你在做什么呀?”“能给我看吗?哦,原来是这样子的。”这样的提问机械、单一,根本无法起到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作用。并且,教师在对幼儿的探究性行为进行指导时,介入的时机常常把握不准,反而造成幼儿的思维和操作的停顿。
二、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对策。
(一)主动学习理论知识,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它制约着幼儿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影响着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大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观点就是要遵循有儿子我学习的法则、重视教育环境和教师的作用以及遵循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也提出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要求幼儿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些理论都只想幼儿自主探究的重要性,而正确的教育理论是支撑教师找到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前提,也让教师从儿童观的高度上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和年龄特点,更客观的开展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以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为基础,最大程度地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探究性行为。
(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正确的看待和评价
教师应充分理解大班活潑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对于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尽其所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保护幼儿的探究欲望。当幼儿产生所谓的“捣乱”行为时,首先教师要避免不合理的批评和惩罚,但也不能对“捣乱”行为加以肯定或者直接否定,应给予积极、恰当的指导,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条件氛围。
评价是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注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重视幼儿在进行探究性行为时的过程和方法,既要重视交流与合作,更要重视动手操作。同时正确看待幼儿的出错行为,给幼儿犯错误和尝试错误的权利,正是通过失败的尝试幼儿才能掌握正确有价值的经验。教师应理解、接纳幼儿的错误言行,根据每个幼儿的现有经验水平,与过去做比较判断是否有进步,从而调整接下来的教育引导方式。
(三)关注幼儿兴趣需要,提供丰富操作材料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近期的兴趣点以及适合幼儿现实需要的观察点。捕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或是创设专门的探究活动课,让幼儿实际操作、亲身感知。对于提供的材料要注重安全性、发展适宜性、幼儿参与性、开放性等原则。好的材料、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一定要具备变换性和多功能性,就是指一种材料或玩具可以用多种方式去摆弄它,去玩它,这对于保持材料的新鲜度,持续发展幼儿的探究性行为是很有意义的。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最重要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能让幼儿的学习效率更高,所以,抓扎幼儿的兴趣点,提供有丰富、有效的操作材料需要教师极大的教育智慧。
(四)善于捕捉教育细节,多种方式引导幼儿
学前教育应认识到一日生活的整体性。《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教师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及时捕捉到教育契机,对幼儿产生或即将产生的探究性行为进行正面评价和积极引导。而在常规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主题,着重需要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在操作时让幼儿用多种方式,多种感官体验,幼儿的操作教师也不应过多的干预或是打扰,教师可以在旁时刻关注幼儿的表现和情绪,从幼儿的思维方式及操作方法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探究所获得的经验,把好奇心和主动权交还给幼儿,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仙红.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9(2)
[2]王菊琴.关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与引导的思考[J].辽宁教育2002(12)
[3]许燕频.幼儿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指导原则及策略盯.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M)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