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目前许多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都特别重视实训课,纷纷开设实训课,增加实训课的比例。但是因为技术能力,教学环境,教师师生配比等问题,实训课没有像理论课各个方面都很完善,本人从事实训类课程教学多年,从中发现团队模式非常适合解决实训类课程遇到的问题,在这里和大家共享和指教。
关键词: 实训类课程;团队模式;职业院校
实训类课程就是理论为辅助,项目实战为主导,不仅包括理论课程的学习还包括实践培训的学习,主要以项目实战为主,侧重学习者动手操作的能力,以提升项目实践能力为主。以培养职业人员为主的高校非常适合开展实训类课程,它是介于学校课堂教学和企业顶岗实习之间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从学校过度到企业,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习工作中去,俗称就是可以快速上手,企业也非常欢迎,学生在实习阶段也很有竞争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以下几点问题:
1.学校和学生的整体技术能力有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于知识能力的变化越来越快,往往今天需要掌握的一个知识能力,第二天就变了。企业可能对于一些最新的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也不是很清楚,更不会自己对学生培训,那这个压力就到了学校和教师这里。
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本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特别是学习能力有限,自主学习的精神更是匮乏,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学完实训类课程,发现在实习工作中用不上,企业也不认可。
2.教学环境有限
在大环境要求下,很多职业院校都开始实训类课程,而且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比例越来越大,还有原本理论课也要加实训的比例,而且不管什么专业,几乎每个学生都要上实训课,对学校教学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学校只是单纯的多设置机房,多设置电脑,连上网线肯定是的不够的。
3.教师学生师生配比不科学
实训类课程越开越多,学生也是越来越多,一节课有可能会有八十以上的学生上,如果遇到选修课几百的学生也有可能,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教师完全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如果是理论课,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授课,课件讲义等多媒体技术解决,但是实训课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如果有学生指导不到位,就会使得实训课变成走过场。学生太多教师太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反映不好。
以上的问题也困扰了我们实训课老师很久,直到发现可以组建团队模式来解决。
所谓团队就是指才能互补、团结和谐并负有共同责任的,有同一目标而自愿奉献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要才能互补,有共同责任、共同价值观、共同目标和愿景使命。团队的构建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和群体价值的最大化,即团队大于各部分之和。
1.组建团队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扬长补短
目前企業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什么方面都要会一点。职业类学生本身基础就不高,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都有限,如果一定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培训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和教师的压力都很大。如果能把几个学生组成一共团队(实践证明以四个学生最佳)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就能把学习效率最大化,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学生之间知识互补,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建立团队就是要优势互补,主内和主外的不同的人才,耐心的总管和具有战略眼光的领袖,技术与市场两方面的人才,好的团队,成员间的能力通常都能形成良好的互补,而这种能力互补也会有助于强化团队成员间彼此的合作。
而且建立团队可以培养个人的性格与看问题的角度,团队里有总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不断地发现团队问题的成员,一个都喜欢说好话的组织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
2.组建团队可以精简优化资源
一旦团队组建好以后,原来需要的教学资源就可以精简了。比如说原本需要人手一台电脑,就只需要一个组配一台电脑就够了,组长或者队长操作电脑,其他组员围着组长的操作检查,出主意找漏洞,齐心协力完成实训任务。这样就可以减少运作成本,最大比例的分享成果。
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增强反应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每个团队成员能够发挥专业化的优势,提高效率。知识共享,快速解决问题。团队最好由具有不同知识,技术,拥有不同信息的人才所组成,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通过团队内部的知识管理工作,避免重复性的工作,加快创新的速度。
学校也可以精简设备,提高设备使用率。
3.组建团队可以让学生更集中管理教学,学到更多知识
组成团队以后可以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猜疑和摩擦,增进团队成员之间伙伴式的协助,支持和信赖。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没有信任,团队协作就无法谈起,组建团队就是可以培养这种平时无法培养的技能。能够增进团队队长与其他成员之前相互信任,也能增进团队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信团队成员的言行都是出于好意,在团队里不必过分小心或者相互戒备,成员间可以放心地接受彼此的批评。
团队队长还可以学习到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团队成员可以学习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执行者,这些都是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可以很好的让学生领悟teamwork精神,团队可以通过真正的协作去应对挑战,而且可以取得出色的结果。
当然组建团队模式也有一些弊端:
一个团队里面或多或少也有存在一个人在划水,拖到最后任务也玩不成,或者完成了任务却做得很水。其他团队成员为了作业高分还得自己帮对方把没完成的部分补上。遇到这种人,大家通常是一边气得头疼一边无可奈何。
组建的团队成员有可能都是相同类型的学生,这样分配就不科学,往往会造成会的都会,不会的都不会,1加1还是等于1。
组长比较难找,组长压力大,工作内容多,可以说又要做管理,如果组员再不给力那什么都要自己做了。
总的来说,组建团队模式可以解决实训类课程遇到的一些问题,当然也还会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希望能够找出更好的方法来不断完善和提高。
作者简介:黄和(1979-),男,汉族,浙江宁波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物流技术、电子商务、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