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兴燕
【摘 要】“幼儿手工课程”中应当深度运用创客理念渗透“劳动意识”,比如,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根本,以“数字化工具”为平台,以“倡导造物”为基点,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以分享协作为依托,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滋养品行精神。
【关键词】幼儿手工课程;劳动意识;倡导造物;分享习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6-0072-02
Develop "manual courses" and Permeate "work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k-er
(The Second Kindergarten of Yongchang County, Jinchang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YAN Xingyan
【Abstract】 The "Kindergarten Handicraft Course" should deeply use the concept of maker to penetrate "work consciousness", for example, to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as the foundation, "digital tools" as the platform, and "advocate creation" as the basis to enrich the course content, improve children's labor skills; rely on sharing and cooperation to cultivate children's labor habits and nourish morality.
【Keywords】Handicraft courses for children;Labor awareness; Advocating creation; Sharing exercises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国家层面之所以有这样的“重锤”提法,只是因为当下青少年(包括幼儿)在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方面都比较欠缺,懒惰、怕吃苦、不勤俭等思想苗头滋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全面成长,已经到了不得不加强的地步了。因此,新时代新课改背景下,要求青少年从小必须渗透劳动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让幼儿能够随时“看见”劳动中生命的成长,“看见”劳动中道德的纯化,通过劳动拓展幼儿的精神疆域和生命疆域,带给幼儿一种内心的浸润,一种无声无息的滋养,一种品性和精神上的锻造。
强化幼儿“劳动意识”和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不能空转,要有一定的凭借和抓手。运用“创客”理念开发“幼儿手工课程”,正是较好的“抓手”和“凭借”之一。因为“创客”的诸多理念恰恰与“劳动教育”的本质不谋而合。
一、以激发兴趣为根本,渗透劳动意识
创客理念,包含了创造、创新以及动手的能力,其实也就是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的“基于学生兴趣”正是幼儿进行手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幼儿只有对课程内容感兴趣了,才会“迫不及待”地去動手创造,去自由地、大胆地“创作”,创造出来的“作品”才会有新意,才会符合幼儿的想象空间和认知水平。因此,在幼儿园手工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除了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根本之外,还要通过寻找创客教育与劳动教育之间的联系点、生成点和实践点,从中渗透劳动意识,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朴实、踏实、平实的劳动情怀。
如幼儿最喜欢的泥塑、沙雕、折纸、食品制作(包括食品包装)等,其实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的过程,就是劳动意识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一切是基于兴趣的,是与创客理念一脉相承的。所以,幼儿投入时激情满满、兴致盎然,自然,激情之下,劳动变得高效,过程变得愉悦。看似一个小小的泥塑作品,但那是浓厚兴趣之树开出的花朵。的确,只有从小在幼儿的心中种下“劳动”的种子,它才会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生根发芽”,到最后“硕果累累”。
二、以数字工具为平台,呈现劳动成果
“创客”理念其中的一个元素就是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一些思想和创意转变为实际作品。幼儿园手工课程的开发特点就是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有创意地“创作”。不管“作品”质量如何,哪怕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小板凳”,哪怕是经不起推敲的涂鸦作品,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当下的QQ、微信、钉钉等数字化软件工具,都是呈现劳动成果最好的平台。的确,创客教育中的“数字化工具”为劳动成果的高效呈现搭建了极好的平台。过去仅仅是卡片,而现在是多维立体;过去仅仅是录音机和粉笔,而现在是云平台、智慧校园、“互联网+”支撑下的多维平台。这样的平台,既为“幼儿手工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便利,也为幼儿劳动成果的高效展示提供了平台。
如,可以将幼儿“创作”的过程或者制作的“作品”制作成微视频、PPT等,通过大屏幕、展台、QQ、微信等多种方式展示并分享,当幼儿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大家欣赏,在班级群传播,其中还配有优美的音乐、简洁的画面、简短的说明和动画效果时,怎能不开心激动、不激发创意呢?比如班级中蓉蓉的盆景作品被立体呈现在网络平台时,她是多么的欢呼雀跃,其他人是多么的羡慕。点赞也罢,评论也罢,转发也罢,在幼儿的心中都是“闪闪发光”的,都是对他们劳动的极大认可与肯定,他们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主动地去创造,并和亲友、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养成乐于动手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应该善于捕捉幼儿劳动中的点点滴滴,尽快转化成微视频或者美图,第一时间上传到“钉钉群”或者“微信群”,让劳动的光辉形象和劳动的正效应充盈在“互联网+”平台上。
三、以倡导造物为基点,提高劳动技能
近些年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更不用说劳动技能的掌握了。当然,这些现象也存在于幼儿群体中,他们从小就备受宠溺,根本就没有动手的意识,连基本的倒水和削苹果都不会,至于洗衣服、洗袜子、扫地、拖地、擦桌子、擦玻璃、洗菜做饭等更是不会,劳动技能当然也无从谈起。而“创客”理念下的幼儿园手工课程的开发,就是通过引导幼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倡导幼儿以“造物”为基点,提高劳动技能,这个“造物”,其实也就是动手操作的能力,是自由创造的意识,是个性发展的创新。
如,除了幼儿园手工课上的一些自设项目外,可以鼓励幼儿在活动区域中自己“捣腾”,自己去设计,去自由“造物”,从而养成动手的习惯,提高劳动技能。或许在这“自由创意”中还会有“创新产品”问世,这样,不仅幼儿的天性会得到释放,思维也会得到相应拓展,这也是设置手工课的主要目的。或许,自己的“造物”比较丑陋、比较粗糙,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是自己的双手开出的劳动的花朵,是独属于自己的“杰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幼儿不正是在造物中培养了劳动的好习惯吗?也正是在造物中萌生了朴素的劳动观点,滋养了踏实的劳动情怀,积淀了丰厚的劳动素养。
四、以分享协作为依托,培养劳动精神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得知,“创客”理念中的“鼓励分享与团队协作能力”是其主要元素之一,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也适合一种精神的培养,这和《意见》中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的光荣”的思想屬于“一脉相承”。幼儿在手工创作过程中,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互相交流;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互相借鉴;不是孤军深入,而是团结协作,真正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同伴分享,在遇到困惑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成全。这样无形中幼儿就会养成善于动手的习惯、善于和他人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并于动手中渗透初步的劳动意识,认识到劳动的伟大和劳动的美丽,培养良好的劳动精神。
比如合作完成剪纸活动、协助进行盆景栽培、合力做成雕塑作品;自己有劳动方面的好点子,及时分享给同桌;自己的劳动成果及时分享给另外的小朋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或者一个主角,一个下手;一个“主攻”,一个副手……总之,在团结协作中,劳动意识逐渐萌芽,一点一滴地培育劳动素养,“劳动最光荣”等观点正在形成。而这,正是创客视角下开发“幼儿手工课程”渗透“劳动意识”实践中我们孜孜以求的境界。
虽然当下幼儿园的手工制作课程中也开设了诸如泥塑、折纸、剪纸等课程,注重了在具体的动手实践中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可避免地是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存在普及性不够、系统性不强、持久性较差、创新性不够、实施途径单一、评价不完善等问题。而创客理念中的“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分享与协作”这些元素正好补充并创新了当下幼儿园手工课程设置的不足。
注:本文为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创客视角下开发‘幼儿手工课程渗透‘劳动意识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10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胡媛. 幼儿手工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与活动指导[J]. 科教导刊(下旬), 2015(09).
[2] 余凤凤. 浅谈幼儿手工课有效开展的策略[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10).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