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桑波
4月的迪庆高原,和煦的春风姗姗迟来,田间地头的藏柳刚吐新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拉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田园里正是一片春播繁忙的景象,追玛央宗也在自家地里播种藜麦。“这几年我们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州里、镇里通过大力发展农牧业来搞好我们的团结进步,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追玛央宗介绍,仅仅在种庄稼方面,当地党委政府就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培训。“去年本地的薯乐滋牌香格里拉薯片上市了,过去主要做猪饲料或换大米的洋芋也不愁卖,现在靠土地改变生活也有了希望。”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迪庆州抓住国家实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新机遇,把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断改善民生作为增进各族群众福祉的主渠道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的出发点,把努力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各民族共同富裕作为创建的目标之一,大力发展高原绿色农业,推进迪庆乡村振兴。
拉扎村(村民小组)所在的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生活着藏、纳西、白、回、彝、傈僳等8个民族共计1万余人,农业人口占94%。
全镇三个行政村中,和平村于2016年脱贫摘帽,联合、团结两个村于2018年脱贫出列。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各民族来说,要建成小康社会,脱贫出列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面对小中甸民族众多,各民族刚刚脱贫,高寒地区农牧业生产周期长等现状,小中甸镇认识到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要打牢示范创建的物质基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开展了以“小康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振兴工作,利用高原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民族众多、劳动者长期保持传统生产方式等特点,确定了把发展高原绿色农业作为“小康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牦牛是特色养殖业的优良品种之一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三区三州”
和平村于2016年脱贫摘帽,联合、团结两个村于2018年脱贫出列
春耕
在“小康村”建设中,香格里拉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加大政策落地落实,2016年以来,小中甸镇按《香格里拉市农业产业化暨产业扶贫五年行动规划》《村集体经济产业扶持办法》《香格里拉市2019年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目标,对农牧业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并付诸行动。
结合“一园、十家、百户、千人、十万”产业工程建设,以推进“一园”工程建设为引领,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全镇建立起“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等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和培育了8家龙头企业,3个行政村各建了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按全镇的产业布局,由迪庆州本地的7家农业和农牧产品科技企业分别推广种植马铃薯近1.8万亩、青稞7100余亩、药材1800余亩、车厘子近700亩。
通过上述多项绿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小中甸镇有了马铃薯园、中药材园、藜麦园、藏香猪园、食用菌园5种特色产业园。实现了以“一园”建设,带动“十家、百户、千人、十万”的目标。其中,拉扎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505元。
通过“一园”建设,3个行政村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通过产业扶持,实现了农户种植养殖全覆盖。通过就近务工,提高了农户组织化程度。3个行政村完成集体经济组建工作,并实现达标。共计投入集体经济资金450万元,其中和平村集体收益达5.02万元,带动群众收益达60多万元。
随着小中甸镇以“一园”工程建设为引领的绿色农业产业的逐步形成,各族群众收入不断提高,为小中甸乡村振兴打牢了物质基础。
在深入推进“小康村”建设中,小中甸镇的一大法宝便是“政策落实”。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黄箱”政策、通过投资援助提供的结构调整计划等“绿箱”政策、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国家政策等得到全面落实和实施。如2016年5月,国家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补贴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对象原则上是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民,鼓励创新方式方法,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支持重点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主体经营者。这一政策对正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小中甸镇无疑给予了极大的鼓励,不但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各族农牧民发展农牧业的定心丸。截至2020年年底,全镇累计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800多万元,仅在支持耕地地力保护方面,农家肥和生物肥的使用便在全镇达到了全覆盖。
随着政策的全面落实,各族群众从思想上有了安心从事农牧产业的信心,为小中甸镇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保障。
随着小中甸镇5种产业园和3个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行,对习惯在自家田里劳作的农户提出了劳动技能方面的新要求。具有适宜产业园劳作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成为“标配”,因此,农牧业优质人力资源的培养成为产业园、合作社发展的关键。
针对这一现实需求,小中甸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广,以合作社为基础,按需求对全镇劳动力不定期组织“短平快”的技能培训(如新品种藜麦的种植、管护技术,中药材的种植、管护、半成品加工等技术培训)。
在2016-2020年间共培训约3100人次,几乎每户都有人参加培训。通过技能培训,掌握技能的农户不仅可进入产业园就近务工,增加近万元的年收入,而且利用学到的技能在自家地里开展特色农业生产,使全镇农户每年每亩农田的收入达2600-3500元之间。几年来,各族群众通过加强新技能的学习,不仅增加了收入,更提高了发展绿色产业的信心和动力,为小中甸镇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小中甸镇在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积极鼓励贫困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除每年投入20万-50万元不等的特色产业发展资金扶持贫困农户,实现户均增收4000余元外,还以村小组为单位设立了20万元的产业发展互助金,用于帮助村民小组内部缺乏资金发展产业的困难户。产业发展互助金以借款的形式借给困难户,签订产业发展借款协议,按产业周期订立归还本金的年限。
通过对资金困难户的各种扶持,小中甸镇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以户和“园”互为交织的青稞、土豆、藜麦、药材、藏香猪、牦牛等种植养殖产业,改变了过去种植养殖业仅生产生活必需品,很少进入市场的状况。村民追玛央宗家就养了15头牦牛,20多头藏香猪,每年仅出售藏香猪的收入便可达万余元。
为保证各园区和农户农牧产品的“绿色、有机”特性,小中甸镇在绿色农业产业建设方面加强了生态农业的实践。小中甸是以分散的农户和传统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方,在农业绿色产业发展上,不仅加大了投入和监管,而且推进了生态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仅新品种藜麦的试种阶段,就对18个品种进行了试验,最后挑选出5个适宜小中甸地理环境条件的品种,在几年中得到推广,使亩产收入达3000多元。
同时,小中甸镇还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成立了高原种植协会,通过协会、当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来开展生态农业实践。如在联合村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80多个,主要种植香菇、大球盖菇等,废弃的菌棒经生物发酵生产出有机肥,有机肥成为提供给藜麦、中药材、蔬菜等作物的肥料,农作物秸秆成为藏香猪、牦牛等的优质饲草,形成了生产上企业、合作社、农户相互交织,方式上实行科学种植—生产加工—生态废料还田的形式。在农牧产品生产中形成的这一生产方式,已初具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和种养结合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的雏形。
小中甸镇的绿色发展之路也是迪庆州推动乡村振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迪庆州按“农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品牌化、品牌市场化”目标,加快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步伐,目前全州初步形成青稞、马铃薯、高原豆类、油菜、葡萄、核桃、中药材等农产品基地50多万亩;有一定规模的牦牛、藏香猪、尼西鸡等特色畜禽养殖场150多个,围绕青稞、马铃薯、葡萄、核桃、野生菌、中药材等农产品,形成德钦葡萄园区、维西生物园区、五凤山松茸园区等多个特色产业园;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省级龙头企业已有17个,专业农民合作社有2700多个;香格里拉葡萄酒、香格里拉松茸、中甸牦牛肉、青稞啤酒、尼西鸡等63个特色产品通过“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
通过对高原绿色产业的不断发力,迪庆州不但推动了全州绿色农牧业的发展进程,使各族群众实现增收致富,也让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在发展中得到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