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课对学生的意义

2021-09-29 09:43黎凤仪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书法意义学生

黎凤仪

摘要:书法是世界上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当心情烦躁的时候,提起一管笔,蘸上一些墨,铺开一张纸,随心所欲地挥洒起来,心中的郁闷会随着墨迹一点点地被宣纸化解,苦闷的氛围被稀释于空气中,被墨香掩盖,不平的心随着笔迹慢慢地静了下来,净化心灵。

关键词:书法   学生   意义

[正文]:

书法是世界上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书法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当心情烦躁的时候,提起一管笔,蘸上一些墨,铺开一张纸,随心所欲地挥洒起来,心中的郁闷会随着墨迹一点点地被宣纸化解,苦闷的氛围被稀释于空气中,被墨香掩盖,不平的心随着笔迹慢慢地静了下来,净化心灵。

清末书法家杨守敬曾经说过:“学习书法,一务品高,二求学富,三须艺娴。” [1] “品高”也就是品德高尚。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或超迈或流俗,归根结底取决于书法家品格的高下。古往今来,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等书法家都是以“品高”而书传后世的。所以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说:“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因此,在学校进行书法教学,对学生起到举足轻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能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存资料表明,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字。书法更是将文字的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著名的抽象派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倘若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将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我的书法来写我的画。”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深广久远的影响,足以使国人骄傲自豪。学习书法,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日久必然提高对本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的激情。

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与自信。

学习书法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形成书法特长及爱好。写字是小学生的基本技能,写的比一般同学好,容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和在班集体的威信,使学生增加自信心。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名叫楚儿的小女生,她比较文静内向,平时沉默寡言、缺少自信;上课极少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很少参与同学之间的活动。但自从我校对学生开展了书法教学,每天午读课让学生进行书法的练习。经过一个学期,楚儿的字体进步很大,在学校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我在班里对她进行了肯定和表扬。从此,楚儿就脱胎换骨似的,变得自信、活泼开朗,喜欢和同学一起学习、游戏。因此,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书法素养和文化素养,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习书法,要从一笔一画做起,有规有矩,如起笔、行笔、收笔都十分讲究。这好像做事,起笔像做事的开端,行笔恰似做事的过程,收笔如做事的结尾。通过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使他们发生了点点滴滴的变化。例如:我们班的“小捣蛋”满然小朋友从前调皮好动,上课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做些小动作,作业也字迹潦草。练习书法后,老师都惊讶地发现之前的“小捣蛋”变成了好学生。他的心静下来后,上课变得专注听讲,作业认真仔细、字迹工整,在日常生活中也变得更有涵养。因此,通过练习书法,的确可以让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法作品看似简单,但真要写好,却并非易事,除书法的“字内功”(诸如笔法、墨法、章法等)外,更要修练研习“字外功”。“字外功”对书法艺术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在书法上有成就,就必须字外求字,书外求书。“字外功”就是向“姐妹艺术”学习。如,从绘画中学布白,从音乐中悟节奏、韵律,从诗词中找意境等等。艺术是相通的,“姐妹艺术”往往能触发书法创作的灵感。在追求提升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人的综合素质也就得到发展。

五、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

在练习写字的时候,有些字写不好,怎么办呢?有人会把字涂掉,甚至扔掉,其实大可不必。如果你是认真写的,写得不好又何妨呢?更不必深深地自责。现在有许多学生,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一碰到失败就自暴自弃。其实,这就是学校品德教育中的学生心理调节的能力问题。通过学习书法这个载体,就可以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心态,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拥有一份阳光的学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学习书法时要保持心态平和自然,排除一切杂念,全身贯注,进入一种虚静状态,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平和自然的心态,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例如:我所教的班级是低年级,年龄特点比较活泼好动。上课刚开始时,纪律情况比较好,学生都能集中精神学习,但不到十分钟,就开始坐不住了。有的搞小动作、有的东张西望、有的把小手放在抽屉里东找西找的,真让老师操心!自从我校进行了一个学期的书法练习后,他们有了可喜的变化。学生们不但注意力集中度大大提高,上课开小差的现象减少了很多,而且下课活动时追逐打闹的现象也减少了。这归功于学习书法有利于学生养成平和自然的心态,对学习有促进的作用。

六、端正学生的思想行为。

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把用笔的习惯和技能的掌握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结起来,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要以修养心性为上,做到澄怀静思、虚空淡泊、排除杂念、专心一致。这样坚持长久,其心中必定无种种私利杂念,培养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作风。字是人的第一面孔,能反映人的秉赋。有些人的字写起来东倒西歪、潦潦草草、邋邋遢遢,除了说明这人写字不认真外,还反映出他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的孤傲个性。因此,书法教学包孕着极其丰富的人格品行教育。

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書法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练成的,它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和坚持,只有这样,才会出成果。学生的品德教育也是一样。书法有一种坚韧的毅力渗透其中,学习书法,可以磨练意志。磨练意志品质是学生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和成功,而学习书法可有效地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而把这种品质应用于学习当中,对以后的人生也会产生影响。只有养成了遇事坚持到底的品德,才能为学生的成才之路铺就基础。所以,让我们心存一种善念,怀抱一种理想,迈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习书之路和人生之路一样漫长。学校品德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学习书法这项载体进行实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品素养,意义重大,也使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得到普及,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杨守敬.《湖北金石志》.古本。

猜你喜欢
书法意义学生
有意义的一天
赶不走的学生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学生写话
诗书画苑
书法等
诗里有你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