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佳莹
秋月悬空,营造凄清氛围;夜露湿衣,倍添游子悲情。惊鹊与飞萤,也在特定的情境里编织出诗人浓郁的愁绪。一起来品读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感受诗人独处的情怀。
诗歌先读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诗意放送
一轮皎洁的满月,高高地悬挂在天空。
夜幕之下,月光轻柔地抚摸枝丫上的露珠,映照出水晶般的世界,营造出朦胧清幽的氛围。
仰望明月,我仿佛看到了熟悉的万家灯火,看到了歌舞升平的盛世,触碰到了斑驳的石墙。漫步在庭院中,我不禁感慨万千,此时故乡的月是否也这般明亮呢?唉,天地之大,何处是我的容身之所呢?这样想着,愁绪如针般扎痛我的心。在湿气弥漫的月夜,我独自惆怅。
漫无目的地穿过长廊,一阵鸟鸣传来,由远及近,凄切哀婉。是谁在深切呼唤?是谁在痛苦呻吟?抬头望去,那只抖落羽翼的寒鹊停在枝丫上,眼里仿佛溢满了泪水,声声鸣叫似声声悲叹,它在苦苦寻找一片可供自己栖息的地方。得不到回应的它,是否捧着自己那颗千疮百孔的心在默默哭泣?
眺望远方,看到一闪一闪的光亮朝我飞来。近了,原来是萤火虫。秋风拂过,吹乱了我的思绪。想那长安,此时应是良辰美景,殿堂之中定摆满美酒佳肴。而失意之人,在孤清月夜中,不知该何去何从!
月下彳亍,凝视眼前这棵斑驳的槐树,重叠的枝丫,在月光的映照下,盡显寂寥。无意中听见邻家的阵阵杵衣声,令寒夜独处的人顿生凄凉。耳边传来阵阵嬉笑,荡起我无端的思绪。我不禁想到,家中的那棵槐树是否也如这里的一般稀疏?枝丫上是否还挂着我亲手刻的木雕?母亲,您是否已放下手上的针线,早早入睡了?此时,清冷的湿气恣意地侵入我的身体,我只好紧紧抱住双臂,静静伫立。
母亲啊,您是否在思念远方的我?犹记得,当年远行时,您亲自为我整理行装,为我织绣锦囊,嘱咐我珍重身体。如今,孩儿远离长安,独自赏月,孤零零地抱紧自己,怆然泪下。
(指导教师:董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