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立德
潘家铮院士在三峡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图片|中国三峡工程报
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个世纪神话变为一项项世界级工程,它们无不与一个名字息息相关,他就是出生于江南水乡绍兴的潘家铮。
倘若把潘家铮绘制、审查、核定过的图表、图纸,简明的、复杂的,细部的、鸟瞰的、平面的、立面的……一一展开,可以涵盖中国大多数江河湖库,甚至涉及欧洲、非洲一些国家的江河。它们凝固的不仅是结构、工程,更是一部科学家与江河对话的“传记”。
他是两院院士,是“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水利水电工程泰斗”,是科幻作家,更是江河之子。
乌溪江、流溪河、新安江、长江、黄河、耒水、雅砻江、金沙江、红水河、澜沧江、曹娥江、雅鲁藏布江……双脚沿着江河,雄心逐浪飞扬。用一个甲子,潘家铮专注于一件事——建大坝,兴水利。这份专注,与深埋于心底的一份屈辱有关。
1956年初,上海水电勘测设计院,潘家铮主持的502工程组接到一项任务——修复海南东方水电站,这是海南岛开发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
时光追溯到1940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海南岛后,为掠夺铁矿资源,配套建造东方水电站,仅用两年建成发电。“用掠夺与残暴换取的效率,质量可想而知。”《潘家铮传》作者鲁顺民记载,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无力管理这个烂摊子,接收第二年,水电站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电站主要设备被冲毁,之后陷入死寂。
清除杂草砾石,潘家铮走进水电站工棚,意外地发现一封封“绝命书”,字字句句是劳工的血泪控诉。“3000余劳工,饿死、病死,甚至奄奄一息就被活埋……最后只有约200人活了下来。”史料触目惊心,勾起他刻骨铭心之痛。
烈日下,长跪地上……同是1940年,绍兴沦陷,因过城门未向日军哨兵行鞠躬大礼,13岁的潘家铮惨遭毒打,“亡国奴”的屈辱从此刻进心底。洗刷屈辱,唯有自强。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向”,29岁的潘家铮心中迸发出水电兴国的信念之光。这道光,指引他与江河朝夕相伴,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仍忘我投入。
2011年1月,84岁的潘家铮被诊断癌肿转移,他把办公室搬进北京医院的病房里,并一次次向医院请假,回到他心心念念的江河身边——出席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综合评价会议,参加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对穿黄工程穿黄隧洞衬砌设计变更咨询,拟好就国家能源问题(水资源)的一些建议给国家领导人的信……
60多年来,无数次风餐露宿,无数个挑灯计算的不眠之夜,无数攀岩逐浪的惊险之旅……滔滔江河见证一代水电人的励精图治。许多年后,孩子们这样说父亲潘家铮:“他是一个只有在冬天才会出现在家里的男人。”因为只有到了冬天,水电工地才停工,他才能回家。
“中国的知识分子所经受的困苦曲折,是其他国家知识界所难以理解的。但正因为如此,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事业心也是他人所难以想象的。”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生前在谈到自己的学生潘家铮时说。
2012年,潘家铮荣膺中国工程界最高荣誉——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您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我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将奖牌送到潘家铮的病房里。
潘家錚等多名水电专家推动丰满大坝重建,2018年,丰满大坝现“一库双坝”景观,旧坝待拆,新坝在建。
潘家铮参加和主持过30多座大坝建设,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主持设计中国第一座双曲薄拱坝、第一座大底孔导流大坝、第一座双曲拱高坝……而让潘家铮享誉世界的,是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自1919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后,争议不断。1990年7月,潘家铮代表论证小组作出“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好”的结论。结论遭到反对者的“围攻”。他却认为,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就是那些反对者,“正是他们的疑问、追问甚至是质问,逼着你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方案做得更理想、更完整,质量一期比一期好”。
尽管这样,夹杂着各种因素的反对之声仍然甚嚣尘上。“如果三峡工程需要有人献身,我将毫不犹豫地首先报名,我愿意将自己的身躯永远铸在大坝之中……直到千秋万载。”时年65岁的他无所畏惧。
1992年春天,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组审议三峡工程议案。潘家铮出现在讨论会上介绍三峡工程。“过去对三峡工程不了解,有很多误会,现在知道这是为全国人民和子孙后代办的好事……我会投下这一票。”越剧界代表、著名演员袁雪芬激动不已。
“投票结果,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赞成票超过半数,三峡工程议案通过!“愿将残生献三峡”,潘家铮终于等到了!
三峡工程从1994年开工到2009年全部竣工,潘家铮一肩挑起技术、建设、质量三副重担,始终站在风口。2003年,“裂缝风波”发生后,是潘家铮站出来,答疑解惑,消弭谣言。
担当来自对质量的底气。同年12月,检查左岸电站机组安装质量,76岁的潘家铮沿着垂直爬梯下到约70米深的大坝下游栈桥底下,检查导流底孔过流后的状况。他自嘲是“最不受欢迎的人,因为总是挑刺”。但老科学家的风范已经在所有人心里树起一座丰碑。
“他是国内大坝建设者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引路人……特别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潘家铮院士在重大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大坝技术发展水平与工程实例》开篇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