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材及课堂中融入中国元素的对策

2021-09-29 12:35王天睿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国元素英语教材对策

【摘要】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材及课堂一直是编者和教师的编写与教学目标之一。本研究在对大学英语教材和课堂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甄选涉及中国元素的英语原版语言材料、补充当前缺少的中国元素类别、创新练习题题型以及加强涵盖的中国元素与其所处单元主题的关联度,这四个对策可以被融入编者和教师的具体计划中,真正创设跨文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国元素;对策;英语教材

【作者简介】 王天睿(2000.10-),女,汉族,北京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11415061)。

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是此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内容,表明中华文化应蕴含在教材之中并达到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教育部在2019年12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中指出“高校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指明教材中应融入中国元素,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并传播中国文化。而英语教材和课堂分别是承载中国优秀元素的载体和场所,将中国元素纳入英语教材和课堂能够使学生加强本民族文化自觉,并在与国际友人沟通的情境中自如地用英语来介绍中国元素,从而实现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英语教材编写与课堂活动的目标。

然而,有些研究发现,目前部分英语教材和课堂中出现“英语国家文化主导,中国文化不足或边缘化”等情况。本研究在对于大学英语教材与课堂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有关大学英语教材与课堂融入中国元素的对策,以期能满足学生新时代跨文化的交际需求。

一、遴选包含中国元素的英文材料,提升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力

在对十套本科国家级规划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英美国家的语篇占比最高为81.2%,中国语篇在某类教材中最高占到7.3%,且有两部教材占到0%,可见,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呈现出边缘化的局面。因此,编者可以甄选一些阐释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来替代原有的课文,或者教师找寻一些英语母语者所著述的涉及与教材主题相关的中国要素的作品片段来作为课堂补充材料,以此来实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的课程目的。例如,教师可以精选英国汉学家庄士敦所作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紫禁城的黄昏》)中的内容,“这本书记叙了清廷在结束了长达二百多年统治之后的黄昏时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相应片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有关中国的政治事件、宫廷人物、传统建筑等中国元素的英文表达。

Road to Heaven:Encounters With Chinese Hermits(《空谷幽兰——寻访现代中国隐士》)也是适用于教学的原版材料,这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借助大量中国文化典籍和诗句典故而展现终南山隐士及隐逸文化的著作。通过阅读其中精选片段,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传统历史事件、隐逸文化等中国元素,并且加強目的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作者在中国通过亲身访问而探求隐士的理想生活状态及发展过程,真切体现了作者对我国文化的赞扬与敬意。学习这本书的内容能培育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即肩负传扬中华文化的担当。

使用以上两种原版材料,可以使学生学习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避免了中式表达的文本对学生交流起负迁移作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诸如此类的原版材料,能够帮助学生丰富母语知识结构并据此深切体悟相应课文的主旨深意,故在课堂上形成微妙比例的中外要素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在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二、完善教材内容,增加中国元素种类

部分中国要素涉及较少,所以编者可在课本中增添相应要素,比如补充中国革命文化的内容。教材需“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可见,中国革命教育也是课本中应体现的文化要素之一。编者可在教材中补充有关中国革命文化的语言材料来加深学生关于该领域的认知。例如,编者可以选取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的片段来当作课文文本,该著作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策略、生活等,可以填补一些英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文化的空白,并激发学生在跨文化场景中传播中国革命文化的热情与动力。

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也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之一。编者和教师可以分别将一些我国的重要法治原则与法律条文的经典翻译版本融入教材和课堂中,学生通过学习中西双方法律来感知文化差异,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培育用中国法律思维解决各种事情以及将我国法律概念传扬给更多国际友人的能力,以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改进融入中国文化的练习和活动方式,增强其多样性与趣味性

教育部于2020年6月指出,要创新教学模式,即通过改进教学过程来激发学生兴趣并思考教学内容。创新练习形式并编纂新型试题,如增添辩论、情景表演等,有利于唤醒学生文化意识,进而增强学生想向外输出中国文化的意愿。例如,教育是某套英语课本中蕴含的主题,编者可以在课后题中设置辩论的环节,要求学生对于中国现行高考制度是否需要再次改革进行争辩讨论,在答辩论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强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认识与反思,同时这也是中国学生向国外介绍中国教育改革的跨文化场景的模拟,不仅提高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英语交际能力,还兼顾了实用性与趣味性的设计目标。

“文化观念类隐性文化内容,则需要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体验。”一些教材中蕴含中国价值观和重要生活问题的元素应以一些学生亲身体验的活动为依托,在实践中加深学生的文化认同并促进目的语的学习。例如,疫情反映出的生态文明问题、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刻板印象问题以及麦当劳化过程注重效率而忽视人文关怀的问题等等,学生可以通过调研、实地走访等形式来强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问题的思考,反思中国文化,并最终呈现英文研究报告,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四、推进教材的重新编写,加强练习中的中国元素与单元主题的关联性

中国文化在某些英语教材中的体系构建较为欠缺,元素之间联系较少,均被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章节,欠缺清晰的逻辑思路将其编排组织,故很多教材中的中国元素未能体现单元主题的问题亟待解决。编者可将练习中涉及的大部分元素都改成和单元主题相关的内容,以此来加强中国元素与教材的内在逻辑性,便于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记忆每一单元所含特定类型的中国元素内容以及英文表达,缓解“中国文化失语症”。例如,死亡是某套教材中涉及的话题,在学生预习完文章对小说内容和死刑的废除产生疑问的时候,编者可以在练习中的预习部分设置一道题,引用鲁迅先生所作《阿Q正传》在最后一章描写阿Q被处以枪毙的场景的英译版,引领学生思考死刑的意义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这道题涵盖的中国元素不仅和单元主题相契,而且用中国小说片段还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言之,书中元素与主题切合使学生易于掌握体系化的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并进行流利输出。

五、结语

在中华优秀文化逐步融入世界的时代背景与中国元素纳入教材与课堂的教材编写与课程思政的指导要求下,在英语教材和课堂中融入中国元素有其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探索并提出,将中国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材和课堂的对策,以期有助于英语教材与课堂在补充与改进中国元素的种类、数量和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切实提高用英语流利表达中国文化内容和在跨文化场合下交际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宝仙.新时代英语教材的文化使命及其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0(9):102-107.

[2]刘艳红,Lawrence Jun Zhang,Stephen May.基于国家级规划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教材文化研究[J].外语界,2015(6):85-93.

[3]杜雅端.“洋帝师”与紫禁城——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宫廷叙事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

[4]谭洁.寻隐者的文化之旅——评《空谷幽兰——寻访现代中国隐士》[J].世界宗教文化,2004(4):61.

[5]徐若梦.浅议我国英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失语”与传承[J].出版广角,2016(1):79-80.

猜你喜欢
中国元素英语教材对策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Coursebook Evaluation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