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
有天晚自习,班长来到办公室,留下一张纸条后就走了。一向开朗爱笑的她,明显有点儿失落。我赶紧打开纸条。原来,就在晚自习前的休息时间,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进入教学楼挨班乞讨。到我们班时,同学们基本上都已落座。但据班长描述,面对老人卑微的请求,有同学掏出自己的零花钱,也有少数同学带着“嫌弃”的表情,甚至还有同学用“门卫来了”来恐吓老人,这让她心寒不已。
我拎着纸条,忽然想起另一件事:此前有位家长,在电话里向我哭诉她的孩子心肠硬。原因是在工地打工的父亲,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不容易”,经常发一些自己在工地上用餐的视频。视频中,父亲坐在潮湿的水泥地上,吃着简单的饭菜,身边还有很多工友。孩子母亲对我说,孩子看了几次后就不想看了,甚至直接关掉视频,学习态度也并没有改变,依然懒懒散散。和班长一样,这位老母亲也感到心寒,以至于电话里泣不成声,找我寻求帮助。
我陷入了沉思。如果说这两件事有什么共同处,那便是我们常下的结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时代,养尊处优、心灵冷漠。然而,似乎又沒有这么简单。那位父亲用拍视频的方式,提醒孩子好好学习,不失为一种直观有效的办法,何以就遭到抵触?那位乞讨老人衣着褴褛、形容枯槁,应该具有一些震撼感,为何有学生不买账?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正是这种动机性过于明显的教育行为或情境,让孩子们产生了排斥心理。至少,这些都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要知道,中学生正处在身体、智力和心理上的暴风骤雨期,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价值观塑造中的困顿、情窦初开的困扰、学习压力中的困乏,往往交织在一起,落在年轻的肩膀上,成为不能承受之重。由于特殊年龄段的特殊心理驱使,他们不愿倾诉,甚至不屑倾诉。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各种心理问题,表现为教师难以理解的“奇葩”言行。这个时候,说教往往是最无效的干预方式。学生即便能本着礼貌、耐着性子倾听教师的建议,也最多是心领善意,依然做自己。
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道理我都懂,可还是做不好。”他们真正需要的或许并非是来自未来的建议,而是一些设身处地的“理解”。正确的打开方式,可能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给他们一个成长的支点。比如,一个丰富而生动的活动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在体验中获得渐进式的领悟和进步。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生活,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解决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当在策划教育活动时,应尽量淡化教育的动机。否则,再生动的活动情境也可能会变成“请君入瓮”的教育阴谋,激起学生发自本能的排斥。
怀特海说:“任何教育,如果不是出自受教育者自觉的触动,都将以徒劳无功收场。”在我看来,所有好的教育行为,都应该站在一个原点上,即唤醒活动主体的生命意识,彰显他们的生命价值,还原生命本真。对学生最有用的成长经验,应该由他们自己主动去求取,而我们只是给他们一个提醒、一个支点、一个鼓励。◆(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