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芸 甘甜
“110万元,对于学校办学来说并不是很大一笔资金,但这是我对学校、对林业教育、对学生们的一份情怀。”2021年6月19日,江西农业大学举行了一场温暖而庄重的捐赠仪式,82岁的杜天真老教授将毕生积蓄11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林业教育基金”,用于奖励江西省林业类专业师生投身林业事业。
退休老教授捐资百万助学,情结使然!
1959年,19岁的杜天真从浙江的一个小山村考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前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9年,在副校长岗位上退休。年过八旬的杜天真,有太多的头衔和荣誉,而他最喜欢的却是“杜老师”这一称呼。
“学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我很感谢我的每一个学生,是他们帮我实现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心愿。”从教58年,杜天真自信地说:“我这辈子大的成绩不敢说,但我上课没迟到过一次,也没有马虎应付过一节课。”
对待学生百分之百的认真和负责,也让杜天真收获了教师特有的幸福。一次,杜天真到万年县出差,一学生得知后,特意赶来看望他,深情地说:“杜老师,如今我已退休多年,但您写给我的毕业留言我一直留着,也记着。谢谢您!现在我把它作为对我儿子的要求。”
即便退休了,64岁时,杜天真还主动承担了城市规划专业《城市林业》这门新课的开设。
林学专业实践性强,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杜天真带领学生深入林场、自然保护区开展现场教学,经常从早跑到晚,中午只能在山上吃干粮,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彼时暑假,杜天真都会带着科研团队的成员白天奔走于十几个科研实践基地,测量树木大小,记录长势,有时候还要浇水、施肥、修枝、打药;晚上有时借住在附近村民的土房子里,有时就住在山上臨时搭建的草棚里。一个暑假下来,每个人都要晒黑一层,瘦上几斤。
学校首席教授刘苑秋也是杜天真的学生。据她介绍,当时有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几度想退出,但看到杜老师年纪这么大都和大家同吃同住,就坚持下来了。
70多岁时,杜天真还带领学生到修水县开展荒山绿化成效野外调查,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工作。
杜天真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
“现在,我每天在校园里随时随处可见一张张阳光稚嫩的脸庞,我虽然不认识他们,但感到特别亲切。我就想,几年以后,这批可爱的学生就将走上社会,也将成为社会各领域的有用之才。”这也是杜天真设立“林业教育基金”的初衷。
到了耄耋之年,杜天真一如既往保持着那股全身心治学的“天真劲儿”,对工作仍有强烈的责任感。“现在还有人请我做报告、当评审,我不能吃老本,得跟上时代。”他说。
杜天真一生倾力于林业科研工作。60多年来,他深入林场、苗圃、山头,开展林业科研、指导生产实践,足迹遍布江西的山山水水。
退休后,杜天真仍然站在林业科研最前沿,研究专业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还接手担任了江西农大老科协会长,一直干到80岁。
“我现在的状态是生活能自理、行动可自如。我愿意为学校、为林业一直工作下去。”如今,82岁高龄的杜天真依然坚持全身心地做好每一件事。
在“杜天真林业教育基金”成立暨颁奖大会上,记者看到,杜天真亲身参与设计的奖励证书,朴素简洁的扉页上,他亲笔郑重题写:“我为教师奋斗一生,学生幸福我一辈子!”
这是一位师者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