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创意地去教学初中文言文

2021-09-29 11:52穆金甄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陋室文言文文章

穆金甄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文言文涉及的词汇以及语句跟白话文有较大差异。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到“学习困境”中,久而久之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结合学生特性,开展有创意的教学。

一、突出中心,了解内容

文言文也有其中心思想所在,在学习当中,教师要突出文言文的中心,让学生了解其内容,才能更好进行文言文学习。教师要明确学习文言文的根本目的,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也能从中树立正确的精神思想,完善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文言文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要切实让学生了解内容,突出中心,才能开启良好的教学开端。

例如,在《陋室铭》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从题目为切入点,突出中心,先让学生了解其内容,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将其知识对学生进行渗透。如,“陋室铭真的是陋室吗”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部分学生指出陋室铭,确实是陋室,也是简陋的屋子;也有学生认为,作家刘禹锡不可能只为描写简陋的房子而创作文章,但学生一时也说不出所以然。从字面意思来看,《陋室铭》直白来讲就是较为破败的屋子,并且以此来铭志。这样翻译的话,听起来不太通顺,也不好理解,但如果从字面来分析,陋室确实是屋子较为简陋,但加一个“铭”字,从中可以判断出,这篇文章不单单是指陋室。所以,第二类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文章的中心进行突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段话中也表明了文章的中心,山高水长,不是简单的高或深来决定的,有神仙的地方高山则有名,有龙的地方水则有灵,即使屋子不够华丽,但只要我人品好,这间屋子也不再简陋,也侧面表达了作者情操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为伍的高尚品格。这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想要传递给学生的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其文章的内容。《陋室铭》是作者借由“陋室”来比喻自己的高尚性情,也让学生明白,人活一世,需要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哪怕只有一间陋室,但只要心怀坦荡,一样可以是富丽堂皇的宫殿。

二、游戏诵读,加深印象

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反复诵读对文言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诵读的过程中,能有效加深学生的印象,即使学生对其含义不够了解,但是因为印象深刻,也能对文言文进行良好的学习,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诵读的过程中,要融入游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能更好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在《爱莲说》的学习当中,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将游戏的元素融入其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尽量做到均衡,让小组成员每个人都负责不同的诵读内容,如,“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像这样类似独白的内容让其中一名学生负责,以此类推,将“牡丹、莲花、菊花”的描写,分别找一名学生进行诵读,让几名学生连贯且有感情的进行朗读,中间如果有少句断句的现象,则要重新开始。小组两两比拼,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激起学生的胜负欲,这样学生也会对文章诵读更加具有积极性,这样的游戏过程,也是学生反复诵读的过程。在这当中,教师既要突出学生的地位,也要做好有效的教学辅助,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比如,在其中诵读“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文章含义的有效渗透,作者通过对莲花的高洁,衬托出莲花的君子形象,也隐喻了作者本身,这也是文章需要学生理解的重要节点,教师要做到游戏、教学两不误。通过这样游戏诵读,可以让学生加深其印象,也能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影音动态,真实还原

学生之所以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有些吃力,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文言文当中的内容年代较为久远,且与日常的生活較为脱轨,让学生在学习上难以与文中情感形成共鸣,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造成了直接影响。因此,随着教育的进步,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打造影音动态课堂,借助相关软件对文章内容尽力做到真实还原。

例如,在《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运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视频以及图片,在专业软件的辅助下,打造3D场景,让学生仿若置身其中,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很好进行动态教学,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教师可以运用软件制作AI互动的程序,屏幕上面会有不同的选项,比如,文章介绍、背景介绍以及作者介绍,还有拓展知识,学生可以在屏幕上任意选择,不同的选项当中包含的内容也就不同。比如,在拓展知识当中,会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介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其中也有趣味互动,能够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篇文章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源于历史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几经辗转,才被释放,但也因此被贬,这篇文章的创作表明了苏轼仍然乐观的人生态度。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也侧面表明了作者虽客观,但也有着淡淡的忧愁。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周边知识,同时还有趣味互动,根据图片和诗词内容,让学生从中选出正确的唐宋八大家,每一张图片上都有不同的人物以及对应的代表诗词,如果全部选择正确,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激励学生,也让学生通过这样的互动对文章以及作者了解的更加深入。通过这样的影音动态教学,可以将文章中的部分场景进行真实还原,加强学生的代入感,也在课堂中融入趣味性,既让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了文言文的有效学习,也让学生进行了文化知识的拓展。

四、情境代入,深层理解

在文言文的教学当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且将文中内容代入其中,让学生进行深层理解,对文言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情境教学也能很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锻炼学生的口语,也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

例如,在《桃花源记》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文中内容,借助相关道具打造相对的情境,然后对文中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让学生在情境演绎的时候能够更流畅,也易于学生进行演绎,但要注意,在情境演绎的时候,学生要用文言文进行演绎,并且要将文中内容进行代入,这样学生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理解。如,文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里,教师要用合适的道具,制作场景,可以用纸壳制作小山,然后运用手电筒的光源来达到光效。这样会加强学生的代入感,然后再用对话的形式,将文中的内容进行代入和展现,这样对文言文的学习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能创设学生的想象情境,带着这样的情境进行学习,会更加的事半功倍,也能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教师也要明确情境代入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一切都要建立在课程的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造成教学断层。通过这样的情境方式,会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具动力,让学生知道文言文学习也可以是丰富多样的。

五、师资素养,有效保障

文言文的学习除了要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要透过文章,树立学生的正确观念,完善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作为其中的重要因素,师资的素质非常重要,只有师资的素质不断提升,才能保障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文章是通过作者游玩的过程,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无法排遣的忧伤之情,也侧面表现了当时封建社会官场上的黑暗,这是文章想要突出的中心。但部分年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于注重考試内容,只从中摘取一些关键词汇和语句,并没有对文章进行通篇的讲解,更没有将文章的中心进行很好的传递,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对文言文进行细致的了解,久而久之,学生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即是如此,不需要过度关注。这也是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一直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让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提供有效保障,学校要定期举行“文言文”公开课的比赛,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参与其中,结合多方意见,对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水平做出最中肯的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师资素质,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保障,学生的知识收益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

文言文教学,只有我们不断创新,促使学生高效学习,推动课堂质量提升,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养才可切实提高。

猜你喜欢
陋室文言文文章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母 校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桂花
方寸天地
陋室有鱼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