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锋
高中古诗词教学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诸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不过,从当前普通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还存在学习的瓶颈,诸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难以理解诗词的主旨和蕴含的感情等。课堂教学则表现为重讲解轻朗诵、重分析轻品味、重解释轻探究的境况,在学习兴趣激发、理解突破、鉴赏感悟等方面并不能给学生科学的指引,更难以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方面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重新设计了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任务群”通过优化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中古诗词传统教学的短处。新课标强调,学习任务群的构建需要在“课程观”的基础上,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主题为引领,设计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开展结构化的单元群文阅读,并策划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解决真实问题。所以,本文以高中古诗词教学“学习任务群”设计为例,选择从“学习情境创设”“学习内容选择”和“学习方式应用”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实践研究,既是对前述高中古诗词教学难点的破解探究,也是对新课标要求落地的积极尝试。
一、学习情景创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才能创设出真实的学习情境呢?夏雪梅认为,与其绞尽脑汁在课堂中开发出一个真实情境,还不如思考那些让情境变得真实的关键要素,从而思考如何在常态课堂情境中去创建。王宁则认为,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她把真实情境概括为: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就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既真实可感,又切实可行。
在高一年级必修上册的古诗词教学实践中,为了给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的学习情境,我以“诵古人华章,悟千秋风情”为主题设计了学习任务群,组织引导学生围绕“‘经典咏流传古诗词班级诵读会”开展学习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1.诵读篇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中的两首古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外阅读篇目:《风流子·京口怀古》,从三首词中选择两首进行诵读。
2.组织形式:第一阶段,线上展示与评比:个人录制诵读音频(视频),上传到班级学习群进行分享、评比;第二阶段,现场展示与评比:线上评比前10名学生,在班级内进行现场诵读、评比。
3.诵读要求:朗读清晰、情感充沛。
本设计在诵读篇目的选择上兼顾了学生的课内外学习需求,有助于打通课内外学习的界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学习空间;在组织形式上,网络展示和课堂展示相结合,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能够提高活动的效果,使得所有人均能學有所获。
二、学习内容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在“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部分提到,“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然而,“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就像梦中的意象一样,固然是个人的,但都是某种心境的投射。同一个时代的人,接触的东西类似,写出来的意象也难免类似,诗人笔下的意象是强烈地受到时代影响的”。[2]虽然本次专题教学选取的三首诗都是怀古题材,但是,学生还是要结合作家的创作背景进行赏析。“古人‘以诗取士的传统就是用诗看人,在大家都写同一个题目的前提下,看每个人如何处理材料、使用语言,从细微之处看人格。”
在教学实践中,“诵古人华章,悟千秋风情”专题教学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一:借助于互联网和其他学习资源,查阅三首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写作的时代特征,熟悉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诗词的人生际遇,品析作者怀古之地的特征,梳理作者感怀的人与事,感悟诗人的内心情感和独特体验。
学习任务二:结合诗词内容探究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围绕“诗人作品中的‘古与‘今”展开主题讨论,撰写文学短评。
学习任务三:以“登临______”为题,想象自己在某处古迹游览时,与王安石等诗人相遇的情景,古迹可以从“赤壁”“北固亭”“京口”中选取,也可以自选。
三个学习任务分别从鉴赏、诵读、表达三个方面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诗词在语言表达、表现手法、风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探讨诗人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特点,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生命态度和深邃的心灵世界。
三、学习方式应用
“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应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由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在学习古诗词作品时,应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学生的自主实践探究为主。
在进行“诵古人华章,悟千秋风情”的任务群学习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四步自主学习”的方式:即自主诵读实践——小组探讨提升——诵读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
1.开展自主诵读方法指导
在进行吟诵练习时,指导学生主要采用因声求气法诵读。因声求气是学习古诗词的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古代汉语形音义三位一体,古诗词的韵律、节奏和语言特点尤其适合吟诵,使得学生能够借助于声音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叶嘉莹先生指出,“吟诵,是中国旧诗传统中的一个特色。我以为,它是深入了解旧诗语言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培养出在感发和联系中辨析精微的能力。当你用吟诵的调子来反复读这十九首诗的时候,你就会‘涵泳其间,也就是说,你会像鱼游在水里一样,被它的那种情调气氛整个儿地包围起来,从而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因声求气的关键在于古诗词中的“声”和“气”都是由学生的诵读、理解、感悟所得,不能由教师的讲解替代。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沿着“读准字音”“读准情感基调”“读出理解感悟”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有感情地诵读。
2.进行诗词赏析方法指导
在品读古诗词,感悟作者情感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品析点睛之句,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为此,我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品读,如下表所示: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带着学生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按照学习任务单的学习内容,逐项进行示范。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诗细致描绘了赤壁一带的江景特点,其中的“穿”“惊”“拍”“卷”“千堆”等词,作者综合运用了视觉、听觉描摹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自然雄奇壮丽的画面,在诵读时,学生就要借由诵读感悟词人的豪迈气概。其次,由学生按照学习任务单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第三,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和讨论。对于学生理解不足的地方,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研究资料,并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进而由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3.开展学习效果反馈指导
“诵古人华章,悟千秋风情”任务群教学设计,基于两个目的:一是突出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建构”;二是在教学手段上突出“研究性读写”。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茫然、低效的一面,也收获了完成任务后的自信与成长。
学生在解决学习任务的初始阶段表现得很茫然。他们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学习中,已经习惯于听从教师的讲解,并按照要求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即使教师已经明确了每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一旦由他们自主开展学习时,仍然有些手忙脚乱。在进行意象赏析和情感品析时,大部分同学乐于从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源,在没有深入研读文本的情况下,就冒然采取“拿来主义”,不辨优劣。有的同学在完成单个学习任务时很高效,到了小组整合阶段,却不知道怎样搭建框架,只是把搜集到的学习资源进行了堆砌。刚开始进行任务群学习时,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往往在一个课时内只能完成传统教学50-60%的学习任务。
在教师的逐步指导下,学生体验了自主开展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言语实践活动,最后完成了诵读和写作的任务,每个人都从中体会到了辛苦付出后成功的喜悦。虽然大部分同学诵读的质量并不高,写出的文学评论和想象作文很稚嫩,但是,他们却是通过自主学习涵养了自己的语文能力,不断滋养着语文素养。
蔡可教授认为,“学习任务群”统领下的“专题教学”一定是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设计、展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学习情境下,根据指向性明确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建构”。在这个层面上来评价“诵古人华章,悟千秋风情”任务群教学,无疑是成功的。
四、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反思
通过小组展示,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小组之间的诵读水平参差不齐,反映出学生对待学习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同;二是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未能转化为恰当的诵读,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不足;三是部分学生对待任务群学习不适应,不知道应该學什么。这三个问题聚焦于一点,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实施?
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更适应知识点明确、要求具体、练习指向清晰的古诗词学习,例如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把握诗词的意象特点、背诵诗词、熟悉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等,一旦让他们进入一个综合的带有实践活动性质的学习情境里,需要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进行综合语言实践时,部分学生的表现有些无所适从。这就给我们的学习任务群设计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在设计学习任务时,一是每一个任务既要有所侧重,有重点训练的能力,又要关注到任务群的内在逻辑关系,各个任务之间的内在架构一定要明晰,任务群不是任务之间的叠加,而是一个整体。二是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既要关注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考虑到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学习任务群是依托语言实践活动来落实的,如果一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语言实践,那么,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终将流于华而不实的设计,却起不到应有的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从创设学习情境、整合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等方面入手,整体设计任务群,满足学生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
参考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48,18,8,18.
[2]张一男.古诗文鉴赏者的穿越指南[N].中国教师报,2018-03-28.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用书·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65,3.
[5]叶嘉莹.叶嘉莹说晚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5:57.
[6]王兴慧,白映星.浅论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0(7):133-134.
[7]黄邵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师角色转变[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6):15-17.
[8]徐思源.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6):9-11.
[9]吴歆欣.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8(11):76-81.
[10]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J].语文学习,2018(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