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应笑我”多义性探究

2021-09-29 11:48隋小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神游故国多情

隋小真

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1]因此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有个性化、多样性地解读文本,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对于升华学生的心灵体验,提升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大有裨益。

在学习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过程中,学生对下阙中的“多情应笑我”(正常语序为“应笑我多情”)一句提出了以下几点疑问:一是“应笑我多情”的主语是谁?随着主语的变化,“笑”的内涵是否也在变化?二是“多情”包含哪几种情?

带着这些问题,我推荐学生阅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林语堂《苏东坡传》卷三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阅读结束后,学生在审慎思考、激烈讨论和教师适度引导后做出了如下总结来解释似乎模糊不清的“多情应笑我”一句的多义性。

一、“应笑我多情”主语及“笑”的内涵多义性探究

面对黄州城外雄奇的赤鼻矶和奔涌的江水,作者诗兴大发,联想到当年的赤壁之战和风云人物,特别是年轻有为、潇洒倜傥、智破强敌的英雄才俊周公瑾,作者在这一番咏史怀古之中难掩自己的报国热忱与命运嗟叹。

1.主语为现实世界,则“笑”为“冷笑”与“嘲笑”。

一句“故国神游”将作者的思绪拉回现实,作者此时以犯官身份被禁足黄州,不得签署公事,他在给秦观的信里说“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2]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尚待解决,而且朝廷中随时有人想再次置他于死地,无奈无情又无助的现实世界向他发出了一声声“冷笑”与“嘲讽”:苏轼啊,你就不要再自作多情了,垂垂老矣又累累若丧家之犬,还追慕什么英雄,又畅谈什么大志呢?

2.主语为自己,则“笑”为“苦笑”与“自嘲”。

被贬黄州的苏轼此时比他人生中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这种清醒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现实经过激烈冲突之后的无奈与自嘲。此时的苏轼已经渐渐融入黄州的农村气氛,他极为钦佩陶渊明,甚至写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这种对陶潜的钦佩与追慕不仅因生活因诗歌,更是因精神因境遇。此时的苏东坡已经由年少成名的科场名士变成了真正耕作的农夫,在他和友人孔平仲的一首诗里,他说:“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陶潜式的田园生活,虽困苦不堪却也自在坦荡,而这也更符合苏轼对他自己以及儿孙们未来人生的定义。在元丰六年,朝云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遁儿,在生下三天举行洗礼时,苏东坡写了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所以此时已然被官场政治伤得体无完肤、心胆俱惊的苏东坡,已然成为黄州农夫、陶潜后人的苏东坡,在故国神游之后,定当“苦笑”“自嘲”自己刚刚的“痴人说梦”与“不自量力”吧。

3.主语为家人、亲友,则“笑”为无奈的“摇头微笑”。

当乌台诗案案发,时任湖州太守的苏轼要被逮捕入狱甚至砍头的消息传来时,全家大哭,连太守官衙的人也全都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个个躲躲藏藏。据县志记载,当地老百姓们都出来看太守启程,人人泪如雨下,而官衙中只有王氏兄弟和陈师锡设酒筵饯别。御史台又派人搜查苏轼家人的行李物件,搜查他的诗、书信和别的文件,女人和孩子们都乱作一团,待兵丁走后,家人们惊魂甫定地焚烧他的手稿,后来苏轼发现文字资料只残存了不到三分之一。当乌台诗案审问终结后,受牵连的人很多,像张方平、司马光、范镇等高官名人均被罚红铜,其中三人受到的处罚较重:一是驸马王诜,身为皇亲,被削除一切官职;二是王巩,无辜受累,被流放西南;三是苏辙,遭受降职,被调到高安,任筠州酒监。如此的大动干戈与惊心动魄怎能不令家人和亲友们为苏轼也为自己捏一把汗呢?所以当他们得知死里逃生、“早生华发”的苏轼又去“故国神游”,又去高谈阔论,又去怀古抒怀之时,应该也会“微微地摇头一笑”、轻轻的发一声叹息吧——“真是禀性难移啊”!

4.主语为“千古风流人物”,则“笑”为看破古今的“和解之笑”。

何谓“风流人物”?商务印书馆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为“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3]人物。“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与“英俊杰出的”之间用的标点是分号,表示前后义项为并列关系,那么风流人物既可以指那些文韬武略,能建功立业又留下文采华章的人物,像曹操、岳飞等人,又可以指各个不同领域的英俊杰出的人才,像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屈原、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等等。那么从第二个层面来看,即便此时的苏轼人生失意、政治受困,又何妨他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位列“风流人物”之列呢?如果此时千古风流人物泉下有知,也该对苏轼,对他们的这位尚且囿于暂时的人生困境的“同道中人”,报以看破古今的“和解之笑”了。

二、“多情”多义性探究

面对滚滚的长江水和雄奇的赤鼻矶,苏轼故国神游,咏史抒怀,可当他思绪回到现实时却发出了“多情应笑我”的慨叹,那么此处“多情”应做何解?

1.忠君报国之情。

如果说苏轼的一生是儒释道色彩杂融的一生,那么儒家的入世色彩一定是他的人生底色。中国士大夫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苏轼无论穷达,都浇不灭自己对君、对国、对百姓的满腔热情。无论新党还是旧党当政,他在政治上总是坎坷而不达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孤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总是“为国发声”“为民发声”而毫不考虑自己和同僚的政治地位。苏轼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700多首诗,300首词,4800多篇文章,文章的数量要远远超过诗词,而这些文章中很多都是政论文章和奏议。他曾在表文里说:“臣伏见熙宁以来,行青苗、免役二法,至今二十馀年,法日益弊,民日益贫,刑日益烦,盗日益炽,……又官吏无状,于给散之际,必令酒务设鼓乐倡优,或关扑卖酒牌子,农民至有徒手而归者。但每散青苗,即酒课暴增,此臣所亲见而为流涕者也。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女、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2]苏轼的一腔赤诚热血和忠君报国之情溢于言表。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之所以要追忆周瑜,可能更多的也是因为周瑜的“王佐之资”,能辅佐孙权建功立业,能保东吴一方太平富庶吧。

2.壮志难酬之慨。

就是这样怀有忠君报国之情、渴望在新旧党争的政治旋涡中说实话办实事的苏轼却因“乌台诗案”被禁足黄州,他的壮志豪情被狠狠地浇了一盆冷水,正如他在《前赤壁赋》中吟咏的那样“望美人兮天一方”,此时的苏轼被困在了此岸,而君王和政治理想却远在彼岸。故国神游,壮志难酬,只能“一尊还酹江月”了。

3.自怨自艾之悲。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苏轼将赤壁称之为“周郎赤壁”,并详尽地摹写、联想了周瑜的英姿勃发、年少风流、儒雅娴静及取得的丰功伟绩。借古之英雄对比、反衬今之东坡——年近半百、早生华发、生活艰难、功业无成。我们记忆中那个始终自信满满、洒脱豁达的苏轼在故国神游、对比周瑜之后也难掩其牢骚满腹、自怨自艾的悲情与落寞了。

4.无可奈何之叹。

“人生如梦”到底蕴含了苏轼积极还是消极的人生观这一问题见仁见智,但谁也不能否认面对古今的对比与现实理想的巨大落差,一直以儒家的入世精神为人生指引的苏轼不得不转投佛老,不得不寄情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是苏轼在人生困境中的一种被动选择,也是一声无可奈何的沉重叹息。

至此,学生对“多情应笑我”一句多义性的探究告一段落。在这次探究中,学生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思维、丰富了感受,更好地把握了苏轼的形象和本词的魅力所在。其实对于文学文本而言,作品意义的解释永远是不确定的,这也就意味着文学解读的开放性与多元性。愿这次探究能够成为我们发掘探究更多优秀文学作品魅力的开始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林语堂.苏东坡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3]中國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W].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神游故国多情
忆苏卿,多情应笑我
拟人手法真多情
悯蚕
伤心人别有怀抱
故国·青铜
黄鹤楼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荣誉光影·图说大赛
月光如水
神游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