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教学的四重准备

2021-09-29 11:44张毛毛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红烛新诗意象

张毛毛

新诗是统编本教材的起始内容,特别是本次新入选的几篇诗歌,在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诗的称呼是相较于古典诗歌的,它带来的文学变革不仅仅是形式、节奏、意象,还有语言、审美方式等。基于以上原因,学生面对新诗,会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读不懂,找不到切入点。教师教学也会遇到困难,比如:赏析的落脚点,如何教学生写诗。下面我们抛砖引玉,提出“新诗教学的四重准备”,尝试找到一条路径,带领学生进入新诗的花园。

一、研究编者慧心,体悟新思

统编本教材的选文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在群文阅读时代,这几首诗歌的连缀颇有意味。从创作时间上看,它们基本呈现一个线性结构。起于1919年,至1962年,再到80年代,这些新诗都是中国历史节点上的文学幼苗。从艺术特色上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有大量的直抒胸臆,情感是滚烫浓稠的。从前一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力哟!力哟!”,到后一篇《红烛》的“烧罢!烧罢!”,从狂飙突进式的放号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默默奉献,革命者的一腔热忱正通过诗歌中的每一个“啊”,每一个“!”,每一处排比传递出来。但是,新诗到了《峨日朵雪峰之侧》就变得安静下来,沉浸下来了,《峨日朵雪峰之侧》呈现的是一种静谧的激情。这样精巧的编排,学生可以站在文学史的高度学习新诗,看到它们的发展和演变。

从精神内核上看,这三首新诗都是“青春”的倒影,只不过时代不同,诗人不同,青春的姿态也不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的是“青春之力”,推翻一切,破坏一切的五四力量。《红烛》写的是“青春之梦”,这个梦是诗人甘愿奉献自我,点亮他人的创世梦。在这个梦里体现的是“青春的奉献精神”。《峨日朵雪峰之侧》写的是“青春之思”,诗人在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重新关照在自然中的自己,重新审视自然万物。

诗歌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流,每一位诗人就像一条细细的小溪,但最终都汇聚到一起,载着时代精神奔腾不息。统编本教材把这三首诗歌连在一起,学生既看到了一朵浪花,也看见了逐渐辽阔的水面。

二、细腻解读文本,寻找支架

解读新诗作品,大致有三个支架,一是节奏,二是意象,三是诗人个性的表达或思考。我们选择三首诗歌中有特点的地方进行阐述,“意象”将放在文章的第三部分重点阐述。

首先,关于新诗的节奏。诗歌,歌就是有音乐性,音乐性就是指诗歌要有节奏,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有高有低。新诗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它打破了形式和平仄规律,但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节奏呢?不是的。我们在诵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那些不好读的地方,正是一种全新的节奏。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明确:①“啊啊”,非常不好读。如果是“啊——”,就是长长的抒情、咏叹;如果是“啊,啊!”,仍然是表现情绪的,赞叹、呼唤、惊讶。无论是哪种情况,它们都好读,也好听。但是,诗歌中“啊啊”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密不透风,没有给读者呼吸换气的時间,节奏很快,情感很急,这也是一种节奏。

②“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句话也不能随意段成几截,做分行处理,因为那种豪迈、冲破一切的力量感消失了。

③“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排比句,排山倒海之势,声调是越来越高的。故而,新诗的节奏,绝不依附于编好的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情感奔腾不息,句式的选择是顺乎情感的,音韵节奏是依附于情感节奏的。这是新诗很大的特点。胡适说:“怎么说话就怎么写诗”,后来被很多人诟病,但我们觉得这句话鼓励了许多刚开始写诗的朋友们。只要我们有丰沛的情感就可以了,因为句式、节奏自会跟着我们的情感流动。

其次,诗人个性的表达和思考。比如:《立在地球边放号》出现的景象是“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无限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天地都在涌动,耳畔是壮阔的声势。在古典诗歌中我们常见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消失了,人生短暂和宇宙浩渺的对立没有了。这里有诗人新的视野、新的宇宙观。

比如:《红烛》,①“烧破世人的梦”,“烧破”说明世人的梦是荒唐的,不切实际的。②“烧沸世人的血——”,“烧沸”说明世人的血是冰冷的。③“也救出他们的灵魂”,“救出”说明世人的灵魂被魔鬼收了去,只剩空乏的皮囊。④“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捣破”,说明世人一直困于思想的监狱、文化的监狱、制度的监狱中,无法得到救赎。诗人想通过燃烧自己,拯救这个病了的世界,病了的世人。可见,五四新人,不是为了小恩小惠就轻生捐躯;不是为了小仇小怨就怒发冲冠。他们拥有了摆脱封建桎梏后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诗人说:“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所以闻一多们愈加珍惜此生宝贵。但,也正因此,他们看到了时代赋予它们的历史性的重任——燃烧自己,照亮世人。五四新人的可贵也恰恰在此吧:醒了,就知道痛;痛着,想到天下所有人的痛,于是更主动地牺牲自我。这才是完整统一的、又超凡入圣的美好人格的写照。

再比如:《峨日朵雪峰之侧》诗歌有两组动势,一组是“我”——向上,另一组是连绵的山海,太阳、石砾——向下。西沉的太阳、滚向深渊的碎石是否还代表一种沉沦。诗人想说,即便世界沉沦,我也要勇敢向上。故而,“我”就“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雄鹰”和“雪豹”的出现,符合读者的心理预期和审美期待,征服者就应该与有力量,有速度的生物在一起,彼此映衬伟岸的一面,形成“崇高美”。诗歌最精彩的地方,倒不在这里,而是结尾的突转。特写镜头不再定格在诗人的手指上,诗人也没有再安排空镜头照射群山云海,落日深渊,而是把镜头拉得很近,特写“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大与小、坚硬于柔软的猝然翻转形成内在的张力。诗人要表达什么呢?“我”和“蜘蛛”都可以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快慰”单独成行,起到强调作用,让我们不能不重新思考“快慰”的含义。征服自然,又愿意附身敬畏自然。

三、确定内容枢纽,串联群文

“意象”是整个教学内容的枢纽。新诗,可以着笔落墨的地方很多,但如果要串联三首诗歌,枢纽的选择特别重要。它要有辐射性,辐射艺术特色、辐射情感、辐射今后的教学。此外,新诗的教学,重点是“新”,如何突出这个“新”,我们就从意象入手,故而很快确定了这节课的总标题——《新诗之新:意象》。下面是这节课的导入和问题组:

首先,拥有一个亮眼的导入。我们这样设计“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举世瞩目,‘恶之花这个独特意象,拉开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巨幕。花通常被认为是美的化身,但‘恶之花的横空出世让整个世界眼前一亮,现代诗歌也进入崭新的境界。今天我们就从“意象”着手,寻找新诗的新意。”这样的设计旨在提醒学生,“意象”真的很重要,意象一变,诗歌的气质也会一变。

其次,拥有一组血脉相连的问题组。我们设计了一组问题,层层推进,让这节课缓缓展开,逐渐有葱茏的样子。

第一个问题:哪些意象是古典诗歌从未使用过的?你从“新意象”中感到什么“新味道”了?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地球”“太平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明确:①“地球”,这是一个新词,一个全新意象,代表一种全新的视野。(按:如果学生说不清楚“地球”传递的新意,找学生将题目所呈现的内容“画”出来)“立在地球边放号”,在广袤的宇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岸的身躯,他极目远眺,视野宽广。我们在古典诗歌中也学过很多视野宽广的诗句,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但视野未能超过天地。在郭沫若的诗里,我们看到一位立在宇宙中的新青年,一位精神明亮、精神充盈、精神强壮的新青年。

②“太平洋”,我们将它放在语境中,“无限的太平洋”,很壮阔。“无限”,海面宽广到没有办法用数词限定,如此无边无际的海面,就会积蓄无穷无尽的能量。积蓄能量干什么呢?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按:地球是太平洋的什么呢?载体、孕育者……)地球是太平洋的根,现在太平洋要提起他全身的力量将“根”推翻,斩断。我们在古典诗歌中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的表达,中国人讲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年纪大的人说“落叶归根”。2021年,我们也不提倡这个,我们强调要文化自信,要寻根。但是,1919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1919年,中国积弱积贫,五四新青年意识到,中国必须和旧文化、旧制度做一个了断。同学们,我们从这些新意象中,看到了诗人灌注的时代气息,新诗的面纱也就被缓缓掀开了。

爱尔兰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说过一句话,“诗并不能抵挡一辆坦克”,是的,诗当然不能抵挡一辆坦克,但是诗在我们心里面,在我们民族语言和精神上建立起来的东西,比一辆坦克所摧毁的要多得多。1919年,这首新诗横空出世,这种“推翻一切”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指关节”“血滴”“千层掌鞋底”“蜘蛛”(《峨日朵雪峰之侧》)

明确:“指关节”“血滴”“千层掌鞋底”,这几个意象都是在写攀登者的勇敢和执着的。

①“蜘蛛”,这个意象非常独特。我们回望这首诗歌,“太阳”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意境开阔,气势恢宏。接下来我们用什么意象跟“太阳”“山海”匹配呢?雄鹰、雪豹、大风、巨石……但是,一只小蜘蛛出现了,还是小得可怜的蜘蛛。新诗的气息就从这个小蜘蛛为我们撕开的缝隙中冒出来了。人类和蜘蛛一样渺小,当我们感到自己很渺小的时候,我们就不会产生剧烈的向外征服索取的想法,对自然也有一份敬畏。我们将自己的姿态放下来,就容易心静如水,心境如水方能倒影世间的美丽。

②诗人为什么不用“蝴蝶”“蜜蜂”“蝉”呢?我们看几个熟悉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谁先报信,使有蜜蜂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这几个意象美丽、可爱、干净。但是,“蜘蛛”很丑陋。同学们,什么是新诗?新诗会将微小事物甚至是丑陋的事物带进审美视野。比如:像波德莱尔写尸体和尸体上的蛆,小林一茶写苍蝇,但这些都会带来新的审美、新的思考。新诗的新意,是通过“意象”铺展开来的。

(过渡:“白云”这个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很常见,柔软清逸,恬淡自由,比如:“白云一片去悠悠”“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但这里形容是“怒涌的白云”,写它的翻卷涌动的力)

第二个问题:哪个意象是古典诗歌中的旧意象,但诗人对它进行了翻新?

明确:红烛。

第三个问题:比较新诗中的“红烛”和“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炬”有什么不同?

明确:①“红烛”和“蜡炬”的不同,强调它是红色的,其实蜡烛五颜六色都有的。(按:“红”会让我们想到很多事物,诗歌中也有说到)比如:后文的心脏的颜色,赤诚之心。“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的颜色?”,后文“烧吧、烧吧”的火光,红彤彤的火光,革命的火焰。

②“泪”在新旧诗中的不同。“泪”,是蜡油。古典诗歌中,将滴落的蜡油比作眼泪,这个蜡烛泪流满面,凄楚哀伤。第一个这样用的诗人,很了不起。不过,闻一多先生,他将“泪”又进一步写成了脂膏。从此以后,红烛流下的眼泪不再是普通的眼泪,咸咸涩涩的,可可怜怜的,而是肥沃的脂膏。一边陨落,一边孕育。在漫漫长夜,脂膏滋润人们干燥的精神世界。新诗的气息,就从脂膏版的眼泪中流淌下来,非常独特。

③“灰”在新旧诗中的不同。“灰”,是燃烧后的灯芯。李商隐的爱情诗里,这个灰代表一种陨灭,心变成了灰,就是渣滓了。意象就给人以纤细哀婉的感觉。但是,在闻一多的诗歌里,“灰心流泪你的果,创作光明你的因”,这样奉献、这种无私带来了崇高美。意象的气质变了,诗的气质变了,不再是哀哀戚戚,而是健壮阳刚的,你看,新诗朝我们大步走来。

这样的红烛和闻一多先生渐渐合二为一,成为新中国诞生征途上的一把火炬。

总之,这堂课上得很成功。我们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揣摩“意”,进而体会新诗的“新”。此外,我们还帮助学生区分“物象”和“意象”,为学生今后学习诗歌,提供助力。

四、依托情境活动,寓教于乐

新诗的阅读和鉴赏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也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我们一边教学生阅读新诗,其实也是教学生如何创作一首新诗。新课标要求,我们要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完成真实的语文任务。下面是我们设计的任务群:

任务1:小组讨论,重读课文中的四首现代诗歌,分别指出有哪些创作技巧,我们可以学习借鉴。

小组讨论卡片:

小组讨论卡片范例:

任务2:班级举办“青春的吟唱”,班级诗歌游园会。请同学们将自己创作的诗歌制成精美的诗歌卡片(可以配插画),悬挂于丝线上,并在最喜欢的诗歌下面投票。

任务3:每个班级编辑本班的优秀诗歌集,并征集诗歌集每个栏目的栏目名,比如:素年锦时、寸草春晖、缪斯之眼、缱绻真情等,请阐述你这样设计的意旨。

任务4:高一年级将在举办一个“青春的吟唱”的朗诵会,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再次挑选优秀诗歌(适合诵读),并排练演出。每个班挑选2个优秀的节目,参加年级诗歌朗诵会。

任务5:汇总各班报送的朗诵节目,请你安排这些节目的出场顺序,并写一份节目串词。

这一组任务群,学生从总结课本所学,到借鉴模仿技法,創作诗歌,从评点别人的作品到自主设计串词,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写新诗的是小作家,擅长评点的是小评点家,喜欢组织活动的是小导演,长于舞台布置的是小道具师、灯光师。每一个学生都仅仅围绕“新诗”,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从同学那里学到丰富的知识。这就是新课标反复提及的“浸润式学习”“沉静式学习”。

故而,我们非常赞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陈莲春老师的观点“整个任务群中的实践主体——学生,其角色变化是:朗诵者、策划者、创作者,这样就在情境体验中以阅读、朗读激活学生的言语思维、情感认知,又以写作诗歌、分享诗歌检验和深化阅读效果,抓住读写之间且通且促的特征,阅读既是‘为了写作,又是‘通过写作,从而在读写双线环形互动互促的过程中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猜你喜欢
红烛新诗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张应弛
来自林间的风
蓝姐:红烛不只是用来照明
《2021年中国新诗日历》征稿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红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