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目前,数字孪生城市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国家已相继启动建设,预计到2025年全球投入建设的城市规模将达到500 个。在我国,数字孪生城市也正式步入到建设实施落地期,应用场景包括城市、交通、能源、水利等行业领域以及未来社区等。
为推动数字孪生城市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都出台政策文件,从产业发展到技术突破,助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在国家政策密切关注的同时,地方规划也纷纷加速落地。上海、海南、浙江等省级层面,贵阳、南京、合肥、福州、成都等市级层面,均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以数字孪生城市为导向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北京市提出,“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以建设世界智慧城市典范为目标,打造数字孪生城市,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提升市民获得感。重庆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孪生城市等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海南省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数字孪生第一省”。浙江省制定的《浙江省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里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省“城市大脑”通用平台,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物理实体+数字孪生”的城市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在政府积极制定发展规划,学术界深入理论研究,产业界加速方案研发的行动下,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发展已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