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红
(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 临夏 731100)
脑梗塞发病突然且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死亡。研究数据表明,偏瘫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发生率达60%~80%,是脑梗塞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1-2]。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临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8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1.03±9.71)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1.26±8.1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肢体偏瘫相关诊疗和护理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该病的治疗手段及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日常消炎服用抗感染药物要谨遵医嘱。患者部分身体机能出现障碍,难免导致情绪低落,严重者可出现焦虑、抑郁。医护人员需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告知患者以往病例需经一段时间的康复才能恢复正常生活,使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肢体康复训练:(1)床上阶段。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且神经系统未出现相关症状后进行床上训练。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分为不可自由活动和可自由活动。不可自由活动的患者由医护人员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不超过30 min。开始时每天按摩1次,后期根据患者的恢复及耐受度逐渐增加至每天3次。可自由活动的患者采用翻身、抬腿、伸屈肢体等更为有效的肢体端锻炼措施。(2)床下阶段。患者从借助轮椅行走过渡至正常行走,通过搀扶和拄拐等措施帮助患者进行平衡性锻炼,肢体恢复协调后进行室外自由行走运动。(3)加强阶段。患者从吃穿住行、洗漱、如厕等方面开展日常生活训练。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实际承受能力循序渐进。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居家期间的锻炼进行详细规划。
分别采用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对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评估:(1)基本治愈:未残疾,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2)显效;轻度残疾,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3)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分为三个等级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100~86分为非常满意;85~6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ugl-Meyer、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ugl-Meyer、Barthel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limbs motor func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of two groups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of two groups
偏瘫是脑梗塞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数患者对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有的患者由于惧怕疼痛或心理悲观等因素影响,不配合或拒绝接受康复训练,造成依从性较差,给康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进行宣教指导,利用成功的临床实例为患者建立乐观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为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医护人员应制定合理高效的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叮嘱患者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恢复。医护人员和家属要鼓励患者每天参与肢体功能训练,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3-6]。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恢复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