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晓维 责任编辑/杨芝
5月25日,《大运河(宁波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正式印发。这是宁波市第一个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规划,全面谋划了大运河(宁波段)保护传承利用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
大运河(宁波段)位于中国大运河最南端,是中国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外海连接的纽带。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也由此与世界相连。大运河(宁波段)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中国古代水利、潮汐、航运技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变化,对运河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自2014年“两段一点”(浙东运河虞余段、浙东运河宁波段和宁波三江口的庆安会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宁波不断做好浙东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文章,充分发掘大运河(宁波段)“河海联运”的独有特色,为城市高质量高品位发展注入新活力。
大运河(宁波段)横贯东西,绵延数百里,流经余姚、慈溪、鄞县和镇海四大古县,交汇三江,奔流入海,孕育了四明大地的千年文明,是古城宁波的生命之河、历史之河与文化之河。其主要包括虞甬运河、姚江—甬江、慈江—刹子港—西塘河等潮汐江航道与避潮航道,此外还有几条重要的支线运河如十八里河、城河、内河。其中运河正河152公里(含遗产河道34.4公里),支线179公里,合计331公里。
大运河(宁波段)沿线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历史跨度大,涵盖运河水利工程及相关文化遗产、运河聚落、其他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其中“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浙东运河宁波段”和“宁波三江口”三个遗产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宁波三江口是姚江、奉化江汇合成甬江向东流入东海的交叉口,是中国大运河整体的终点,是大运河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该地区有人居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公元6世纪,甬江流域的港口开始东迁至三江口地区,成为明州城(今宁波)的前身。唐代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移至三江口,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宁波城市中心从此确立在三江口。宁波港口最早的位置也位于三江口西岸。宋代,浙东运河全线贯通后,到达宁波的内河航船,一般从三江口换乘海船经甬江出海。同样,进港的海船(包括从日本、高丽来的海船),在宁波驻泊后,改乘内河船,经浙东运河至杭州,与江南运河对接。
大运河(宁波段)申遗点段位置图。
(上图)位于余姚城区的通济桥与舜江楼。
(下图)位于海曙区的水则碑。
位于宁波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至咸丰三年(1850—1853年),是宁波行驶北方舶商航工聚会以及航运行业日常办公、议事的场所,后逐步演变为商人们存货、居住和议事的重要场所,反映了大运河沿线因运河而发展繁荣的贸易和工商业情况,代表了由于漕运维护修建的大运河的衍生影响。会馆同时又是祀神的庙宇,供奉航海保护神妈祖,反映了运河文化在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线路链接的重要节点上,受到外来影响的传统习俗的传播与发展。
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虞余运河)东起上虞百官街道赵家村曹娥江边,至余姚斗门入姚江干流,总长25公里,是沟通曹娥江和姚江的运河河段,历史上对于促进沿线城镇的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仍保留着运河两岸村镇相依的自然风貌。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始建于宋代(公元10—13世纪),是利用当地的湖泊沼泽,经人工整理后形成的运河。现为六级航道,平均宽22米,水深1.5米。
浙东运河(宁波段)包含慈江和刹子港两段河道,是宋代浙东运河黄金时期开凿的航道,取代了丈亭以东姚江自然段,避免海潮对航运的影响,这种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的设计、构筑理念与航运方式,正是宁波地区古代航运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了线路规划的科学性。此段河道西起丈亭,经慈城向南抵小西坝,总长约23公里。同时,它也是浙东运河从西往东到达明州府城(今宁波)的最后一段运河航程,因此也被称为古浙东运河的末段。浙东运河(宁波段)是为避免潮汐影响而建造的航道,反映了水利、潮汐、航运技术在宋代的重要变化。虽然现如今此段运河航运功能已减弱,但在疏浚、防汛、灌溉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浙东运河(宁波段)河道上重要节点自西向东、再向南依次有丈亭老街、祝江大桥、慈江大闸、慈城镇、夹田桥和小西坝等。
宁波港“东出大海,西连江淮,转运南北,港通天下”,历来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水利运输枢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性港埠。宁波具有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的双重特征,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具有代表性。因此,大运河(宁波段)既是连接京杭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运河与城镇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技术独特、科学运作的航运水系、海防体系的重要代表,更是浙东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2000 多年的发展治理过程中,大运河(宁波段)河道不断优化、拉直和拓宽,不同时期河道线位局部有所改变,而总体基本延续,变化不大。运河遗产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各类现存遗产年代跨度大,从比重看以清代和民国时期遗产居多。运河遗产趋向运河主要聚落、“避潮”航道分布,非均质化特征明显。
大运河(宁波段 )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包括大运河遗产本体 , 如河道、水工等;还包括环境,如聚落、文物、生态景观等,以及非遗。
其中,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点段共有3处: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余姚部分)、浙东运河宁波段和宁波三江口(含庆安会馆)。遗产区面积为441公顷,缓冲区面积为2013公顷, 总面积为2454公顷。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浙东运河宁波段、宁波三江口等6处被列入国保单位;浙东运河河道,马渚横河水利航运设施(西横河闸和升船机、斗门新闸和升船机、斗门爱国增产水闸),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及相关遗产群(陆埠大浦口闸、丈亭运口及老街、姚江大闸)等7处被列入省保单位。
《大运河浙江段遗产保护规划( 2010—2030年)》确定的省级以上运河遗产点段中列入遗产构成的点段共计99项,其中,宁波市19项。对列入保护对象的在用水闸、在用船闸、废弃水闸、废弃升船机、纤道、闸遗址、坝遗址、运河城镇、运河村落、古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保护措施。在市级层面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中,共筛选出62项市级以上层面大运河遗产保护内容,包括水利水运工程遗产37项、运河聚落遗产10项、其他运河物质文化遗产7项、运河生态和景观环境3项、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
自申遗成功以来,宁波市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一直围绕打造“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文化金名片的基本定位,积极发挥宁波地处中国大运河通江达海“最后一公里”的独有优势,传承宁波运河文化与海丝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文化影响力,整合带动宁波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新格局、新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助推新时代“河海名城”建设的金名片。
保护传承为核,展现甬城人文脉络。宁波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集聚,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发展优势。近年来,宁波全面排摸全市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线,建设富有宁波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同时深入开展重大课题研究,重点加强对遗产本体、附属设施遗存、环境风貌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致力于将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海丝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紧密结合,坚持文化遗产保护,强化文化遗产基础研究,打造河海文化属性突出的世界文化遗存保护带。
数字技术赋能,探索遗产保护新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宁波市重点推进文化遗产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建设和推广,达到“科学化决策、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的管理目标,力争使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具备宁波第一、浙江领先、全国一流的文物保护管理数据综合利用水平。
遗产监测视频及相关数据统计图。
目前,该平台项目集成已建成的“一网三库两平台”,即宁波市文化遗产保护网、文物基础信息数据库、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文物保护项目数据库、文物安全管理平台、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形成综合性云平台,以服务于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和决策。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稳步构建数据应用,建设系统、准确、迅捷的数字化信息管理云平台,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研究信息化整合共享。
作为宁波市自主搭建的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为大运河(宁波段)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平台整合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视频监控、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促进大运河管理涉及行业部门实现数据联网、资源共享,达到对遗产的合理保护、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标,是信息化技术驱动下“互联网+遗产监测”新模式的宁波实践。
分层分类规划,健全文化遗产管理体系。宁波探索实践“机构—立法—规划”多元管控体系,确保遗产保护有效、细致、全面、规范。先后成立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设立宁波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建立了一套具有宁波特色的多方参与、实时动态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
建设“分段分类分级”保护范式,先后颁布实施《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宁波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宁波市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完善宁波市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完善“宏观中观微观”精细化规划体系,编制文物保护专项规划,争取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落实文化遗产空间和遗产管控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为导向,做好沿线聚落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宜居与开发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双赢局面。
(左图)6月14日上午,“同一条运河——2021年浙东运河杭甬对话”活动在宁波庆安会馆和杭州西兴古镇两个会场举行。
(右图)部分优秀学生代表获得了“小小河长”证书。
文旅融合发展,强化文化名城品牌建设。以“文化+”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依托各类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强化宣传,增强文化遗产可识别性和认知度。全面推广不可移动文物启用二维码导览,实现集文物科普、信息查询、监督举报、定位导航于一体的一键式全景导览功能;成立世界遗产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开展“海丝文化研习营”“宁波的世界遗产在哪里”“今天我是运河河长”“大运河遗产云课堂”“小河长学校联盟”“浙东运河杭甬对话”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依托纸媒、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直播等多个平台,开创文物融媒体宣传新模式,让市民共享文化盛宴,倡导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动文化精品创作,完成纪录片《大运河上的宁波》拍摄,推出《时代印记》系列图册,全面展现遗产文化内涵与重要价值;加快河海博物馆、天一阁书文化博物馆等建设,提升宁波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港口博物馆、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等现有博物馆的展示讲解水平,共同打造文化遗产展陈多维体系。
大力创建海丝—运河文化示范城市,凸显宁波作为中国大运河南端与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举办东亚文化之都 、亚洲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音乐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城市,助推东方文明之都建设品牌支撑。
宁波地处浙东运河出海口,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之一,在中国大运河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宁波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宁波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助力文化宁波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对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