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十)——《石岭关书所见》《梦归》《甲午除夜》

2021-09-29 07:51天津查洪德
名作欣赏 2021年13期

天津 查洪德

《石岭关书所见》

轧轧旃车转石槽,故关犹复戍弓刀。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青云玉立三千丈,元只东山意气豪。

石岭关,或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太原北、阳曲县大盂镇上,东靠小五台,西连官帽山。山势峻险,关隘雄壮,处太原通往忻州及代、云、宁、朔的交通要冲。贞祐四年(1216),蒙古军再来山西,元好问避难途经石岭关,作诗以记所见。这首诗看似平易,但解读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困难在于“犹复戍弓刀”的莫名其妙。回过头来看,“旃车”,是谁的车?军用的还是逃难者的?破解这些疑问的关键,是第一联两句的关系。

轧轧,车行时轮轴摩擦发出的响声。旃车即毡车,用毡作车衣的车。石槽,当指车轮长期碾压在石板路上磨出的槽沟。故关,古老的关隘,庾信《别周尚书弘正》:“扶风石桥北,函谷故关前。”犹复,依然,仍旧。戍弓刀,有手执兵的士兵戍守。这首诗的首联是倒入法,按诗意,是“故关犹复戍弓刀,轧轧旃车转石槽”,尽管敌情严峻,但关隘依然有军队防守,既然如此,百姓应该放心安居,但诗人看到的却是“轧轧旃车转石槽”的逃难人流,说明老百姓不相信金军能够守住关隘。明白了这一点,全诗之意就豁然开朗。

第二联承第一联,写金军表面的气势和百姓逃难的艰难。连营,连绵不绝的营寨。突骑,精锐骁勇,可用来突击敌军的骑兵。红尘暗,行军扬起的飞尘遮蔽天日。微服,即便服,平民穿的衣服。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有“角巾微服尧祠南”。细路高,山上高处的小路,言民众走山上小路逃难。一方面是金军“连营突骑红尘暗”,看似气势如虹,豪气冲天;一方面却是百姓的“微服行人细路高”,不避艰难地外逃,为什么?

第三联言明:“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虫沙,泛指死于战乱的军民。《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豺虎,即豺狼虎豹,比喻凶狠残暴的入侵者。杜甫《久客》:“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两年前,蒙古军曾攻破忻州屠城,多少亲人邻里惨遭屠戮。现在看来,那次死去未必不幸,因为同样的灾难就要再次降临。死的恐怖比死去更可怕。这一联每句作两节读:“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上四下三分别是两个短句,组合在一起形成七字句,大意是说:先前已死去的人们,不要哀叹自己的不幸;而今的人们,不管怎么不愿意遇上蒙古兵,但无奈,又能逃到哪里去呢?百姓已经对金军失去信任,对生命与前途失去信心,多么悲哀!

石岭关东不远是系舟山。在万众逃难一片惊慌、生命无所寄托时,唯有东山屹立不动,“青云玉立三千丈”,茫茫天下,只有“东山意气豪”。“青云玉立”即玉立青云,亭亭玉立高入青云。“东山”指忻州东面的系舟山,又引申指东晋隐居东山的谢安,“东山再起”后,打败入侵的苻坚,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李白有诗:“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元只”即“原来只有”,“元”同“原”。原来如此“意气豪”的,只有“东山”,而今何处去找挽救危局的东山谢安石?诗的最后发为浩叹:危难之际,需要英雄而世无英雄。

《梦归》

憔悴南冠一楚囚,归心江汉日东流。青山历历乡国梦,黄叶潇潇风雨秋。贫里有诗工作祟,乱来无泪可供愁。残年兄弟相逢在,随分虀盐万事休。

在金亡前的几年,元好问大部分时间在今南阳一带为地方官,还在登封买田修宅安了家。正大八年(1231),他内迁尚书都省掾到汴京任职,并没有携家同往。在汴京,他经历了围城中死亡的威胁,城破时的生死之劫。自天兴二年(1233)五月,元好问被蒙古军羁管聊城,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近似于拘禁的生活,所谓“家亡国破此身留,留滞聊城又过秋”(《送仲希兼简大方》)。在聊城的生活,他用“九死余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秋夜》)描述。困顿寂寥中,他自然无时不在思念家人。但这段时间,明确以思归为题的诗,现在所见,只有这一首,且是一首记梦诗。他把日积月累对家乡的思念,都倾注在这一首诗里了。诗歌表达了诗人乡思之切和现实的无奈。梦归,即梦中归乡。这里的乡,不是家乡忻州,是他后来居住的登封之家。

诗题是《梦归》,但首联却没有说到梦,而是从类似囚徒生活的憔悴和乡思如江汉之流的绵长不断说起,因“归心江汉日东流”所以才有梦。憔悴,脸色不好,有困顿萎靡、忧戚烦恼等义。刘向《九叹·忧苦》:“倚岩石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王逸注:“中心憔悴,无欢乐之时也。”“南冠”“楚囚”都指自己当时的身份,大致相当于囚徒。典出《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用作囚徒之代称。当时元好问以旧金官员被羁管,所谓羁管,原是宋代对犯罪官员的处理,安置在地方,加以拘禁管束。首联上句写当时处境,下句说在拘禁中日日思归。“归心”点题,又是整首诗的血脉。

第二联才说到梦,而写梦只有一句,还是梦醒后对梦境的追忆。梦中乡国,只用“青山历历”四个字表述。历历,分明可见,言梦醒后还清清楚楚忆得起梦中情景,梦中家乡青山历历可见。亲情的温暖,家居的惬意,都包含在这让人怀念的“青山”里了。现实的荆榛满目,干戈遍地,哪里还有“青山”的明秀?梦醒之后,诗人从家乡的暖心,跌回到现实的萧瑟之中,不见了“青山历历”,而只有“黄叶潇潇”,秋意愁思,缠绕心头。潇潇,风雨吹打树叶发出的萧飒凄清之声。我们可以想见此时诗人是多么怅惘。一梦醒来,再难入睡,思绪纷乱,愁闷难遣。现实与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更增强了诗人对祥和乡居生活的向往。

他本不想写诗,只想用泪水消解胸中郁闷。可偏偏诗思搅扰肠肚,更添烦乱,折磨得他无法安寝,泪也早已流干,愁苦已无法排遣,也即“贫里有诗工作祟,乱来无泪可供愁”所表达的意思。工,善于。作祟,作怪,原指鬼魅作怪,这里指搅扰思绪,使之难以安睡。杨万里诗:“睡去恐遭诗作祟,愁来当遣酒行成。”这一联写梦醒后的思绪,纷乱愁苦,不言思归,不离乡思,思绪因思乡而起,愁苦为不得归而生,写得深挚。“供愁”的“供”字用得奇特,无法确解,又感觉特别贴切。按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元好问《鹧鸪天·妾薄命》用其语:“天也老,水空流,春山供得几多愁。”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化用作“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这里却说“无泪可供愁”。“贫里”“乱来”,说明其苦情愁绪都蓄积已久。

最后一联,“残年兄弟相逢在,随分虀盐万事休”,从“梦”“归”中脱出,不写梦不写归,而写自己的心愿,写人生最基本的心愿,即亲人相逢共处,而今却成了诗人最高的、全部的,又难以实现的愿望。残年,晚年所剩余的岁月。当时元好问四十五岁,自感年岁渐老。随分,随便,言对生活没有什么要求。唐姚合《武功县中作》诗之八:“只应随分过,已是错弥深。”虀盐,腌菜和盐,指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这两句是说:晚年只要兄弟相聚,随便吃些粗茶淡饭,也就心满意足了,此生别无所求。读到此,还有何言?唯有一声叹息而已。

乡思、思归,是中国诗歌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作品之多,难以数计。元好问这首诗,选择从梦中归乡,醒来惆怅这一角度来写,是比较成功的。唐人殷济有《梦归还》,第一首是:“春来相思每随风,万里关山想自通。梦里宛然归旧国,觉来还在虏营中。”情景与这首诗近似,但情感之深挚、感人之力量,与元好问此诗相去甚远。

《甲午除夜》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麯饼,争教汉水入胶船。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甲午,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蒙古窝阔台汗六年。这一年正月,蒙宋合攻金哀宗所在的蔡州(今河南汝南),十日,宋军攻破南城,金哀宗在幽兰轩中自缢身死,金朝至此灭亡。除夕之夜,元好问在羁管地聊城,亡国这年的最后一天,兀然独坐,望东南洒泪,写了这首哀痛的诗。

甲午除夜,这是金天兴三年的最后一天。尽管这一年,金流亡朝廷只存在了十天,但毕竟有了这个“天兴三年”。元好问不用“天兴三年除夕”,因为在写诗时,那个朝廷已经不存在,只好用“甲午”。历史上有了“天兴三年”,可这一年也到了最后一天,要“尽”了。过了今天,不仅这一年一去不复返,“天兴”这个纪年也将永远成为过去,金朝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也就“尽”了。“尽”是这首诗的关键词。在元好问心里,这个除夕,非同一般,它是一年的结束,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明天进入明年,就与一个留不住的时代告别,就与金朝毫无关系了,金朝成为金代,成为历史。作为旧金官员,元好问是多么的不情愿,他想留住历史,想让时间静止,想让旧朝复活,但这一切都不可能。伤感的是,越想留住时光,越觉岁月迁移之快,时光流逝,似在“暗中”,不知不觉已经逝去,首句“忽推迁”三字,极好地表达了这一特殊时间点。推迁,推移变化,这里指朝代更迭、时光流逝带来的人心变化。这是元好问这样身份的人的独特感受。“忽”是惊奇地发现时光已经过去,吃惊以后,冷静想来,感到自己痴情到傻,竟然“坐守寒灰望复燃”,毫无结果地等待盼望着死灰复燃。《史记·韩长孺传》记载,大臣韩安国被捕入狱,“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元好问用这一典故,指空想已亡的金国再起。

那么这“灰”是怎么“寒”的?关键的两个节点:汴京被围,蔡州之难,这是旧金臣子元好问最痛心的事,金朝就这样灭亡了,他不想直说,就借两个典故道出:晋愍帝的断粮,周昭王汉江船解。“已恨太官余麯饼”,太官,官名,掌管皇帝的饮食。余麯饼:只剩下麯饼。麯饼是饼状的酒麯子。《晋书·愍帝纪》:“冬十月,京师饥甚,米斗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太半。太仓(京师粮库)有麯数饼,麴允(人名)屑为粥以供帝,至是复尽。”这里借指金汴京城中粮尽,《金史·哀宗本纪》天兴元年十一月,“京城人相食”。“争教汉水入胶船”,争教,即怎叫、怎让。胶船,胶黏合的船。《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周)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舟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这里借指哀宗遇难事。

死灰不会复燃,但当初也曾是熊熊烈焰,大金朝也曾如日中天,“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这两句可以调换过来读:大金朝有大定、明昌五十年的盛世,以世宗、章宗为代表,大金的治绩有说不完的神圣功德。神功圣德,神圣功德,指金治理天下的功德。三千牍,极言书写文字之多。宋刘攽《酬王定国》:“上书略数三千牍,掉鞅何烦七十城。”这句说,金朝治理中原,有文字写不尽的神圣功德。“大定”“明昌”,金鼎盛期两个代表性年号,大定为金世宗年号(1161—1189),明昌是金章宗年号(1190—1196)。金章宗在位十九年,先后有三个年号,即明昌、承安、泰和,这里以明昌代章宗在位时期。世宗、章宗在位共四十八年,五十年是举其整数。《金史·世宗本纪》:“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号称小尧舜。”史称大定明昌盛世。这样的政权,应该长久,绵延不绝,为什么就灭亡了呢?“甲子两周今日尽”,点破题目,回应首句“忽推迁”,完成诗的完整结构。

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收国元年乙未(1115)立国,至金哀宗天兴三年甲午(1234)国灭,恰好120 年,也即“甲子两周”。120 年的大金亡于此际,诗人只能洒一掬哀伤泪。衰泪,老泪,老年之泪。吴天,吴地的天空,因蔡州城为南宋军攻破,故望吴天而洒泪。“空将衰泪洒吴天”回应次句“坐守寒灰”,补足诗意。南望“吴天”而洒泪,吴天之下是南宋,是宋军攻破蔡州,哀宗自尽。也许有人会说,南望“吴天”,想到灭金的宋,他应该愤怒与仇恨,不应洒泪呀。确实,金的灭亡,在元好问是一个不能接受的事实。国无道当灭,可金朝的皇帝是有道之君呀,怎么就灭亡了呢?金的灭亡,在元好问心里,不能说没有对敌国的愤怒,但更多的是无奈与哀伤,不是咬牙而是洒泪,“兴亡谁识天公意”(元好问:《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亡国的原因,只能付之不可知了。元好问所撰《续夷坚志》有这样一条:“古人上寿皆以千万岁寿为言,国初种人纯质,每举觞惟祝百二十岁而已。盖武元以政和五年、辽天庆五年乙未为收国元年,至哀宗天兴三年蔡州陷,适两甲子周矣!历年之谶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