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与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9-28 20:35刘志伟
求知导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实施现状策略

刘志伟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更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措施,也是夯实健康中国的重要社会基石。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探索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作者以衡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形式、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为切入点简要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3-0014-02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也进行着深刻变革,心理健康成为人们的一大关注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开始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有关部门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工作纲要,学校有责任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探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开展形式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育部门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学科教学体系,尽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发展中仍有不完善之处,但有较好发展前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由专业的心理教师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围绕“自我认知、情绪调控”等多个主题进行探索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困惑,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提供学生心理咨询服务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能够与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做到“面与点”的结合。目前,许多中小学都成立了专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来访学生大多面临发展性问题,教师可通过谈心、疏导来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如遇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无法提供有效帮助时,应通知学校将其转介到专业的治疗机构。

(三)积极开展学生团体辅导活动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团体辅导活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得到了业内的认可,成为心理工作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心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团体辅导活动。心理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情境辨析等专业技能,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在活动中学会成长,避免某些心理烦恼和困惑的出现。

(四)形式日趋多样,打造校园文化特色窗口

隨着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开展形式变得丰富多样。许多中小学成立了心理健康工作室,统筹规划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心理健康活动节”,定期组织校园心理剧大赛,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心理知识宣讲,出版心理知识校报等,这些活动在学校引起较大反响,学生个人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自己也在活动中受到了启迪。线上云课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心理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为师生开展心理专题系列讲座,为全校师生讲解心理学知识。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化倾向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心理学概念及理论的学习,使得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则表现为勾画知识点、死记硬背。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无法起到帮助作用,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加大,产生厌学情绪。

(二)临床医学化倾向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往往将身心仍在成长的学生视为成年人,笼统地运用精神卫生量表和智力量表等心理学量表对学生人格特征和学习差异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通过简单的人为观察就将学生的行为表现标签化。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心理教师没有意识到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还是教育。青少年身心仍处在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其各方面行为表现难免会与成年人有所不同。该阶段的青少年主要问题是发展性问题,不能简单地运用医学手段来进行判断和治疗[1]。

(三)混淆化倾向

在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德育课程界限并不明显。教育工作者未能参透二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片面地扭曲了“立德”与“树人”这两项重任的联系。有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调适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价值观和道德原则的教育无关;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道德教育[2],将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简单地归结为道德品质问题,认为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要中小学生品德优秀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没有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四)非专业化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成长机制亟待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中小学的地位不高,影响力不大。有些学校只招聘一个心理教师,却要担负起全校的心理课程教学、师生心理咨询以及组织开展心理学活动等多个任务,并且其他同事无法在专业工作领域给予建议和帮助,工作开展难度较大。长此以往,心理教师自我效能感降低,工作热情逐渐降低,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心理教师的从业资格没有规范化。部分学校并未招聘专业的心理教师,学校心理工作由兼职教师组织开展。一些学校的心理教师不具备心理学知识背景,只是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便匆忙上岗。在教师上岗之后,专业能力发展较慢,研修培训等发展机制不完善,短期的培训进修无法完全解决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自身能力的欠缺容易导致个人出现职业倦怠等消极工作情绪,使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打折扣。

(五)家校分离化倾向

教育是一种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脱离社会支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力量单薄,作用有限[3]。眼下,我们的家校合作教育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学习领域,且参与者大多为传统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心理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出现缺位,心理健康这一话题更是鲜少在家校合作的话题中提起。这也就导致心理教师无法及时将心理状况分享给学生家长,家长对学生的心理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就没有办法正确去与学生沟通交流,所采取的干预手段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猜你喜欢
实施现状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试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吉林省的实施现状
助学金使用情况现状及对策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施现状及提高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