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番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与效益分析

2021-09-28 09:53赵永红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技术模式日光温室番茄

赵永红

摘要:为解决番茄生产过程中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提出日光温室番茄“4+秸杆综合利用”技术协同模式。阐述该模式的实施要点,分析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以期为实现日光温室番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番茄;日光温室;技术模式;效益

中图分类号:S641.2;S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5-0001-03

在蔬菜栽培过程中,多种单项实用技术协同应用是实现蔬菜绿色、高质、高效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日光温室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协同模式通过协同应用工厂化秧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粘虫板扑虫、植物补光灯补光、弥粉机)、增施生物有机肥、蔬菜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措施,解决蔬菜废弃物随意堆放丢弃的环境污染问题,克服番茄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连作障碍,提高番茄植株的抗逆性,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绿色优质高效目标,是当前蔬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主推综合模式之一。

1 定植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耐低温、耐贮运、植株长势强的无限生长型优质高产品种,如凯德198、凯德398、凯德力王等。

1.2 壮苗选择

番茄秧苗选择标准为:四叶一心,子叶不脱落,苗木健壮,无病虫害,叶色浓绿,根毛白色且多而粗壮,无病虫,大小均匀一致,植株上茸毛较多,苗平顶而不突出,根系发育正常,无激素所致畸形苗,单盘秧苗整齐,无空穴,不徒长,无机械损伤,生理苗龄达到4~5片真叶,日历苗龄25~30 d。

1.3 秸秆综合利用

通常在6—8月休闲季节进行土壤高温闷棚消毒,此时正处于夏季温度最高时期,光照最好,实施效果最佳。具体操作步骤为:1) 上茬生产结束后,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上茬作物秧子打碎,施入农家肥,进行旋耕,深度30~40 cm。2) 将准备好的玉米秸秆(粉碎或铡成4~6 cm的小段,以利翻耕)均匀撒于地表,用量1 000~1 200 kg/667 m2,然后在秸秆表面均匀喷施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4.5 kg/667m2。3) 用旋耕机将秸秆深翻入土,深度30~40 cm,翻耕尽量均匀。4) 用透明的塑料薄膜(不宜用地膜)将土壤表面密封起来,要封严、不漏气。5) 从薄膜下往畦内灌水,直至畦湿透为止。或用喷灌喷施,要喷透,但地面不积水。6) 封闭棚室。晴天时,20~30 cm土层温度能较长时间保持在40~50 ℃,室内温度可持续15~20 d达到70 ℃以上。7) 闷棚结束后打开棚室通风口,揭开地面薄膜,晒晾3~4 d后翻耕土壤。

2 定植

通常在7月份进行定植。定植前667 m2施用硫酸钾20 kg,活性钙或硝酸铵钙20~25 kg,硼肥1 kg,锌肥1 kg,生物有机肥500 kg。将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拌匀,均匀撒施,然后旋耕起垄,单垄定植,垄距1 m,株距33 cm。667 m2保苗2 000~2 200株。穴深与苗坨高度一致,不宜过深,防止立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定植时浇定植水,可适量加入促根肥料(如氨基酸特效生根壮苗剂)以利生根。定植5~7 d后灌缓苗水,棚内高温干旱可浇大沟。

3 定植后管理

3.1 温度管理

定植后棚温和地温高有利于缓苗。缓苗前温度以28 ℃左右为宜,未超过30 ℃不需放风。温度较高时应尽可能加大放风量,必要时可上遮阳网。白天温度以24~26 ℃为宜,夜间温度保持在13~15 ℃。至九月中下旬外界温度降低,白天应逐渐缩小放风口和减少通风量,晚上关好底风并逐渐缩小顶部放风口,以达到保温效果。番茄生长的最适宜昼温为25~28 ℃,最低为18 ℃;最适宜夜温为14~17 ℃,最低为8 ℃;最适宜地温为20 ℃,最低为15 ℃。

3.2 水肥管理

安装滴灌装置时,在水源与输水管接口处要安装过滤网,输水管与吸肥器连接,做到水肥并施。缓苗后到坐果前保持见干见湿并适当中耕,坐果后保持水分供应均匀。番茄喜钾喜钙,肥水需求一般随植株生長而逐渐增加。以施用钾肥为主,根据秧苗长势配施氮磷肥。首次追肥灌水在第一穗果长到鸡蛋黄大小时进行,一般667 m2施用平衡肥7.5~10.0 kg;随后每层果膨果时均要追1次高钾肥。幼苗期每7~10 d在叶面追肥喷施1次,开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缺硼和钙的棚室可适当喷施硼和钙2~3次。结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靓果素等含钾的叶面肥,坐果后及时补钙,667 m2冲施2~3次,每20 d冲施1次,每次5.0 kg。

3.3 光照管理

番茄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为70 000 lx,光照不足会导致番茄发育不利、病害加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要经常保持棚膜光洁。11月至翌年2月应用植物生长灯补光,在冬季晴天掀开草帘和覆盖草帘前后分别使用2 h,可促进番茄生长,有效解决因光照不足(阴、雨、雪、雾、霾天气)造成的开花延迟、落花、落果、畸形果等问题,显著提高商品品质,增强植株抗性,减少药剂使用,节约生产成本,

3.4 植株调整

单干整枝每株每茬留5~6穗果,最后一穗果上留3片叶掐尖,每穗留果4~6个。及时吊绳,去除侧枝及花序前枝和叶,以减少养分消耗。植株第一穗花序开放时及时绑蔓,要绑在花序下第一片与第二片叶间,松紧适度,花序外露,以便于喷花、疏花和疏果。及时绕秧,防止相互遮挡。

3.5 授粉与坐果

1) 保果技术。当花蕾开放时,可以先震动花序,待花开到3~5朵时一起沾花,可以保果齐,同时对畸形果和空洞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沾花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温度以20~25 ℃为宜,当温度超过30 ℃时尽量停止沾花,以免出现小叶现象。沾花药剂浓度为:用丰产剂2号1支兑0.75~1.00 kg水,温度高时兑水多些,反之少些;或用1.5%防落素1 mL兑0.65~1.00 kg水;或用CPM番茄丰收素1支兑1.00 kg水。每穗花序的第一朵花不沾。及时疏花疏果,以免果个小、一等果率下降。每穗选留4个果,长势旺的可选留5个。番茄开花授粉4~5 d后果实开始膨大,7~20 d膨大加快,30 d左右膨大到极限,40~50 d开始着色,达到成熟。这一时期秧、果同时生长,应加强肥水管理,并通过植株调整等措施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均衡,达到高产的目的。

2) 番茄授粉器授粉。利用授粉器振動,使花粉自然飘落在花柱上。其优势为:一是自然授粉,降低激素污染,减少农药使用。二是平均坐果率达到80%上,提高作物产量。三是果实均匀整齐,无空心果和畸形果,提高果实品质。四是节省成本,有利于病害防治。

3.6 打叶

秋冬和早春栽培,为了提早成熟,在1~2穗果长到一定大小时,将果以下的叶片全部打掉。打叶时不要留叶柄,应贴近茎秆掰掉。高温季节不能打叶过狠,以免造成裂果。打叶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阴雨天不宜作业。伤口大的可涂甲霜灵、福美双等药剂。

3.7 病虫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重点在防。定植前及时上防虫网,定植后及时张挂捕虫板。667 m2使用20 cm×30 cm的黄板、蓝板各20块,每块间隔2~3 m,用铁丝细线等进行悬挂固定。因害虫有趋嫩性,悬挂距离以黄蓝板下端距离作物顶端20 cm为宜,悬挂过高起不到防虫效果,并随着作物的生长移动黄蓝板的高度。发现虫害要及时喷药,可以使用弥粉机喷粉防治温室内各种真菌、细菌、害虫等,其优点为:在大棚内直接喷粉,解决了大棚高湿环境下无法打药的难题,也大大降低了棚内湿度;经机器处理后喷出的药粉带静电,可均匀吸附在作物叶片正反面,比传统喷雾提高农药利用率30%,节省农药用量50%以上;喷粉的施药方式大大降低了喷药劳动强度,省时省力。使用化学药物防病虫害后,要在安全采收间隔期进行采收。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番茄绿色高质高效生产中,667 m2还田1 000 kg秸秆和增施500 kg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施用量10%以上;通过扑虫板扑虫、弥粉机打药,每次施药量50 g/667 m2,比常规施药节省50%,同时大大降低喷药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冬季使用植物生长灯补光,可有效解决因光照不足(阴、雨、雪、雾、霾天气)造成的开花延迟、落花、落果、畸形果等问题,增产10%以上。按照番茄“4+秸秆综合利用”栽培技术模式生产,平均每667 m2可增收1 500元以上,节省农药化肥成本300元左右。

4.2 生态及社会效益

通过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减少了农药化肥等投入,降低了商品农药残留,有效提高了蔬菜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应用滴灌设备进行节水灌溉,比漫灌节省用水30%以上;蔬菜秸秆还田利用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破除土壤板结,改善棚室土壤理化性状,克服连作障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日光温室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协同模式的实施对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柏凤.日光温室番茄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和效益分析[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7):37,40.

[2] 李治国,闫子双,杨立国,等.农机农艺融合的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模式试验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1,42(6):55-59.

[3] 马政,缪辰,钱小华.设施番茄—莴笋轮作高效栽培模式[J].基层农技推广,2021,9(1):79-81.

Technical Mode and Benefit Analysis of Efficient Tomato

Cultivation in Solar Greenhouse

ZHAO Yonghong

(Liaoning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enter, Shenyang 11003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oil continuous barrier in tomato production, the technical coordination mode of "4 + stra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 solar greenhouse tomato is propose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lementation points of this model, and analyzes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green and efficient tomato cultivation in solar greenhouse.

Key words: tomato; solar greenhouse; technical mode; benefit

猜你喜欢
技术模式日光温室番茄
山东省探索开展日光温室补贴试点
HOME家系列
保护性耕作技术浅析
设施草莓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学术期刊云出版研究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马铃薯大垄三行栽培模式与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
设施农业文摘
对喀左县冬季日光温室大棚最低气温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