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蔡
大三时有一个国家级媒体的实习机会摆在我面前,即便没有实习工资,我仍然认为这是份非常棒的实习:不用坐班;能学到很多采访和写作技巧;通过这个平台,能认识很多优秀青年,了解很多未知领域,丰富人生阅历;最重要的是,可以不“影响学习“,因为这家媒体明确表示,在考试周,实习生可以提前说明情况,安心备考,不用担心有什么临时的任务找上来。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实习的时间很宝贵,要与未来规划匹配,对未来目标负责
但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最好的实习是为后来的职业发展积累经验的,不是去发展爱好、更不是体验生活的。
我进入报社实习的时候,很自然地被当成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培养。当我接下了一份任务,便要又快又好地完成;一个选题的结束,即是下一个新闻策划的开始。除了考试的那段时间,我的精力全部放在了写稿和采访上。
估计是认为我实习期间表现得还不错,在得知我有意保研后,报社为我准备了实习证明。但我还是没能在那个夏天,把这份证明和过去撰写的稿件一同邮往心仪的学校。一位跨专业保研到某985大学新闻系的前辈得知我放弃的事后,直呼可惜,因为无论是实习媒体,还是作品数量,加上理工科的专业背景,在他们专业的推免中,我有很大的优势。
其实我不是没动过当记者的想法,但这份实习让我坚定地断了这个念头,也让我意识到之前对新闻的理解和现实存在巨大的偏差。我喜欢和人打交道,也喜欢不受外界干扰专注地干一件事,但新闻的行业性质,要求每位记者时时刻刻关注手机消息,在外界的信息轰炸中随时工作。实习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写作是爱好,我不想它成为负担。
大四,放棄从事新闻行业的我,还得立足本职,争取保送本专业研究生,但想要在后来的保研中掌握主动权,不仅要有拿得出手的学科成绩、英语成绩,科研经历也很关键,但我之前半年一心在报社实习哪有精力再去学英语、看文献、做实验呢?当时的我,总拿能学到东西安慰自己,导致在实习中后期明确未来不会从事相关行业时,也没有及时停止实习,把时间花在提升本专业的能力上,错失了近半年的准备时间。
这份实习的确让我收获颇丰,但因为与本专业结合不够,偏离了未来的规划,并不能为我未来更深入的专业学习加分,还导致我在保研阶段陷入了被动。
进校之初,我们都曾壮志凌云,谁都不希望庸庸碌碌度过大学四年,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实习的时间很宝贵,要与未来规划匹配,对未来目标负责。
责任编辑:朴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