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运动手环延续性随访对心肌梗死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1-09-28 08:15施佩红曹丹红宋爱珍叶加宝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手环出院效能

施佩红 曹丹红 宋爱珍 叶加宝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心血管内科 215001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因为冠状动脉缺血以及缺氧,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介入等治疗,且治疗后如果患者不注意危险因素的控制或改变,也具有出现再发心梗、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治疗后的随访、康复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等均有助于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恢复和控制危险因素,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研究表明,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心梗患者的生存质量〔2〕。传统随访方式为电话、信件以及门诊随访等〔3〕,运动手环作为新兴电子设备,可以对佩戴者的健康数据进行实时反馈,为医疗随访提供了新的科技工具〔4〕。希望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内部源泉,较高的希望水平会对患者的行为、态度产生正向的影响。希望水平以及自我效能与患者的康复能力相关,可以反映执行健康行为的信念程度〔5〕。本研究将运动手环作为医疗随访工具观察其对心肌梗死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24例。通过肌钙蛋白水平、心电图改变以及冠脉造影确认患者病情,心肌梗死危险等级为低危〔6〕。患者在住院期间系统化地接受了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等。在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6个月。排除标准:①静息心率高于120次/min;②入组时血压控制不佳:舒张压高于100 mmHg或收缩压高于160 mmHg;③患有严重的瓣膜病或严重的心律失常;④患有精神疾病,肺部疾病以及外周血管病变等影响运动功能的疾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干预方法 在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相关康复训练知识辅导,包括运动、休息以及饮食等方面。出院后由康复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是否有再住院情况、原因以及运动频次等信息,对于患者有疑问之处,进行及时的沟通解决。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手环使用指导,在康复运动过程中使用手环实时记录各项指标,并将数据及时传送至负责人员。

1.2.2手环相关信息 在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帮助患者下载手环相应运动软件,建立账号。账号设置完成后,输入性别、身高、年龄以及预设歩数等信息。发放手环使用手册,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和使用,获取运动过程中心率、时间以及步数等信息。并指导患者将数据传送至软件客户端。在住院期间测试数据传输情况,在离院前确保每位患者手环能够成功上传数据。出院时嘱患者每日佩戴手环,注意充电。

1.2.3康复运动 ①准备活动,进行5~10 min的关节放松以及慢走运动;②训练阶段:快走,运动强度以高于静息心率20~30次/min为宜,可借助运动器械。每次20 min,每周3~5次,后期可提高至每次40 min,每周3~5次;③慢走以及身体柔韧性训练,每次10 min。在开始康复运动前,患者需准备硝酸甘油,应对可能出现的心悸以及胸闷等症状,并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1.2.4随访方式及内容 由康复小组(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主管医生以及病区护士长等)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周随访一次,后期每月随访一次。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随访时需对患者服药情况、运动频次、住院情况、住院原因等内容进行询问,解答患者疑问。对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指导。并对实时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强干预。对患者运动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予以电话指导。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6个月后末次随访中,进行以下评价:①运动依从性。依从性判断标准:患者运动频率为3~5次/w,时间40 min以上,有氧运动时间20 min以上。②再住院率:观察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再住院情况。③希望水平总评分:参考希望水平量表〔7〕,对量表中三个子量表以及自量表中涵盖的四个条目评分,总分12~48分。此量表信效度高,α检测信度为0.902,效度为0.992。④生活质量:参考生活质量简表 (WHOQOLBREF)〔8〕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生活质量与量表分值成正比。此量表α检测信度为0.915,效度为0.907。⑤自我效能:参考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9〕对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评分,患者完成的信息与评分呈正比。此量表α检测信度为0.903,效度为0.901。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运动依从性比较

康复运动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运动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再住院率比较

对照组再住院13例(20.97%),观察组再住院5例(8.06%),原因为呼吸困难以及心绞痛,症状对应治疗后已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9,P<0.05)。

2.3 两组希望水平总评分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希望水平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6个月后,与出院时相比,对照组患者的希望水平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希望水平总评分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希望水平总评分显著提高(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环境四个方面的质量显著提高(P<0.05)。见表4。

2.5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自我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与出院时相比,对照组自我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显著性提高(P<0.05)。且随访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以及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10〕。临床表现为胸痛、气短甚至昏厥。患者病情稳定后常出现运动不同程度障碍,因此康复运动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改善预后,减少病情复发率〔11〕。

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及时的救治后即可出院。医务工作者需要定时对患者进行每月至少一次的随访。传统随访模式为信件、电话以及门诊随访。传统随访模式下患者依从性差,极易出现失约,且无法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把控〔12〕。有研究指出,患者在出院后如若未能得到延续性管理,则极易导致病情的再次复发〔13〕。

本研究利用运动手环检测的延续性随访掌握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避免出现由于信息传输不及时延误病情。本研究发现,与运用传统随访模式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利用运动手环检测的延续性随访后,依从性提高,再住院率降低。宁杰良〔14〕在采用相近方法中也得到相似结果。这主要是由于运动手环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康复训练,并给予患者及时、专业的辅导,将护理延伸至院外,整体系统性更强,起到制约和监督作用,提高自觉意识,主动性更强,进而提高运动依从性,降低再住院率〔15〕。

研究表明,患者的希望水平会对疾病的恢复产生影响。希望水平越高,患者的参与积极性越强,越有利于康复〔1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总评分显著提高。与冯冗〔17〕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改善心理状态。这是由于通过延续性护理,可以给予患者个体化指导,增强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使患者建立信心,对生活保持憧憬〔18〕。同时运动能力的恢复和提高,也有利于患者心理建设的良性循环。

自我效能是对患者信心的量化,自我效能越高,表明患者的信心越大,越有助于病情的恢复〔19〕。张丽等〔20〕对其也得出相似结论。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坚持规律性的康复运动,能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大积极性,保持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21〕。有文献报道,自我效能的提高能够使得生活质量提升,促进病情的恢复,使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2〕。

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运动手环检测的延续性随访,显著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的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手环出院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疯狂编辑部之智能手环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学习监测手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