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海
(河钢宣钢设备能源部,河北 张家口 075100)
近几年,随着河钢集团宣钢公司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从生产操作岗位抽调大批人员从事非钢产业,以及离岗和自然减员等原因,导致公司设备能源部供电作业区人力资源出现缺失。使得保障安全生产任务,日常点检维护任务,倒闸操作任务,同时该作业区维修电工、试验电工锐减,导致供电设备的定期维护、清扫、检修以及预防性试验周期渐进式延长。这对保证公司安全稳定运营的电力供应造成极大的威胁,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宣钢公司生产组织的改变,如何保证在现有人力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下,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摆在设备能源部供电作业区面前最大的困难和挑战。随着职工退休,从事非钢调出等各种原因,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减少,由此导致运行岗位人员锐减。虽然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已经普遍使用,但是自动化和信息化各项目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和效果。
按照宣钢公司“提升效益,提档晋级”的工作思路,在设备能源部的大力支持下,供电作业区开始了推进和落实工作。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人力资源优化情况下的设备、生产、职工稳定。依靠自动化和信息化等科技手段,全面构建两化融合运行管理模式,实现人员优化下的安全、效益“双提升”。
项目通过后,供电作业区尽快建成,尽快投入使用,尽快见效益。该作业区以负责宣钢公司东厂区生产供电任务的六个运维区为基础,进行岗位整合,管理创新,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人员优化的基础,必须是硬件设施的成功建设良好使用。所以各种系统的整合移机,是值班人员的耳目。只有耳清目明,才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设施的隐患和故障,才能够第一时间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才能够实现安全生产。
在项目实施移机过程中,对现有电力监控系统机整合。提前对涉及的所有通信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使各系统都具备了良好的运行条件后进行移机,保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移机工作,在移机整合过程中,对老旧摄像头进行更换或处理。
(1)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后台(如图1),每一个集控站都能对下属各子站都进行电力数据监控,实现了五遥功能。消防、视频系统分别接入各集控主站,充分利用声光报警等手段,使主站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报警,保证了各集控站辖区的设备设施在监护中,实现了个站的安全运行。
图1 电力集控系统
(2)对高压设备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完善(如图2),增加完善故障录波功能,专业软件对保护装置进行故障状态进行读取、分析,提高处理电力系统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供电。
图2 电动机继电保护完善效果图
(3)经过全面细致的考察和研究,110kV站10kV系统分别安装了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如图3),实现单相接故障的精确定位。该系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接地故障精准到具体的高压开关柜,减少了处理接地事故的时间。为变电站设备管理和事故处理,增加了高科技技术的保证。
图3 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
(4)根据集控站的运行特点,修改和完善了集控站相关设备点检等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图4),对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及维修维护规程进行完善,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好。
图4 制定集控站点巡检路线标准
(5)为有效提高职工技能操作水平,落实系统的各项电能指标,真正达到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从实际出发,依托创新工作平台,与企业转型升级步调一致,开展多种类、多形式的培训,完成职工培训的历史蜕变。
为了能够使职工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学习到各种技能知识,最大的发挥出学习效果。因此,要做到全员参与,培训内容从生产实际出发,重点问题重点解决,保障电力供应更加安全稳定。
(6)加强作业区整体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强个人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提升管理队伍的能力,不断推进规范工作的开展。
通过运用自动化及信息化技术,大力推进变电站岗位优化整合,挖掘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快了作业流程,加速了人才培养,把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加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变电站优化合并完成后,进行重新分配,实现了人力资源优化,完成了运行人员素质及维修岗位的实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