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康复理疗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改善情况

2021-09-28 12:15魏冰方立梅温泉王庆伟张为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肌无力理疗危重症

魏冰,方立梅,温泉,王庆伟,张为民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存活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脑病中心急重疗区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仍然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1]。近年来危重病肌病(CIM)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其主要表现为四肢肌肉的疲劳无力,严重时可累及患者呼吸肌,影响其通气功能,导致脱机困难[2],为提升重症脑病患者预后质量,减少CIM的发生,本研究将早期康复理疗应用于危重脑疾病患者中,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抽取5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52~87岁,平均(67.36±3.12)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9~83岁,平均(63.75±3.31)岁。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接受病因治疗与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入科后24 h内进行早期康复理疗,康复理疗在医护人员监护下完成,为确保患者安全,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严格把握康复理疗指征的前提下,由康复理疗师开展康复理疗,无论患者意识清楚与否,肌力评级≤Ⅱ级的患者均进行被动肢体活动,包括关节屈曲、伸展、肌肉按摩等,15次为1组,每个关节进行3组动作训练,2次/d。若患者意识清楚,肌力评级>Ⅱ级,则开展主动-辅助肢体活动,患者在康复师指导下完成关节肌肉抗阻训练,15个动作为1组,每个关节进行3组动作,2次/d。每天进行卧位-坐位转换,患者在床边辅助坐起,持续20 min,1次/d。在超声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前提下,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对患者双侧股四头肌肌腹进行电刺激,20 min/次,1次/d。此外,在康复师指导下,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训练,改善呼吸功能,提升排痰能力,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肌力评分: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评定法对患者肌力情况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肌力越高[3]。

(2)记录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肌力评分

治疗1 d、4 d时,两组偏瘫侧与非偏瘫侧MRC肌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 d时,观察组非偏瘫侧MRC肌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偏瘫侧肌力评分对比仍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肌力评分对比( ±s, 分)

表1 两组肌力评分对比( ±s, 分)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医疗技术提升,更多危重症患者得以幸存,然而许多患者出院后可伴有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的肌无力,此种危重症患者在ICU住院期间获得的肌无力称为ICU获得性肌无力,最常见的病因是CIM和危重症多发性周围神经病(CIP),二者也可同时存在[4]。其中CIM也称为急性四肢瘫性肌病、急性坏死性肌病、急性类固醇肌病等,当前CIM这一术语为学界所普遍接受,发病率较CIP至少高出3倍以上,占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半数以上[5]。但当前临床对CIM认识程度尚不足,导致其诊断常被低估甚至忽视,这其中有原发病和并发症的影响,同时危重症患者病情也不允许仔细检查等,因此常导致CIM诊断的延迟或遗漏。相关研究指出,CIM危险因素可粗分为基础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诊疗相关因素,前一类中包括脓毒症脑病、MODS、全身综合反应综合征等;后一类则包括制动、机械通气、激素及神经肌肉阻滞剂等治疗措施[6]。CIM的临床特征是重症患者在原发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躯干、四肢骨骼肌肉的急性受累,以四肢对称性无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明显肌萎缩,同时累及呼吸肌,造成患者撤机困难[7]。鉴于CIM多种病因和危重症病程中的多重因素影响,其确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动态观察与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肌无力。

传统观念认为,脑病中心急重症疗区患者病情危重,不应当过多进行肢体搬动,故既往临床对于危重患者的早期肢体活动锻炼并未给予足够重视。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已经得以广泛应用,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预防DVT、缩短住院等方面取得明确的成效且经临床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有研究尝试将神经肌肉电刺激用于危重症患者肌肉管理中并取得较好效果[8]。本次研究中,将早期康复理疗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收效较为理想,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1 d、4 d时,两组MRC肌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观察组非偏瘫侧MRC肌力评分较对照组高。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康复理疗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肌无力理疗危重症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肌无力综合征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
石墨烯理疗U型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