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卫波
(闻喜复康心脑专科医院,山西 运城 043800)
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该类疾病会导致患者脑供血量降低,使其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主要采用介入治疗,其创伤小、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介入治疗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如皮下血肿、脑出血等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甚至造成疾病加重。因此,需要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于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以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常规的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不重视个体差异,其应用效果不佳。基于此,本研究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于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并观察其对并发症的防治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4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5~77岁,平均(60.12±9.35)岁,其中颅内血管畸形3例,颅内血管狭窄15例,颈动脉狭窄5例,于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4~78岁,平均(59.51±10.23)岁,其中颅内血管畸形5例,颅内血管狭窄9例,颈动脉狭窄9例,于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获得患者、家属、伦理委员会的支持。
纳入标准:(1)配合度高,能够有效沟通;(2)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具有介入手术禁忌证或不符合手术指征;(2)合并恶性肿瘤;(3)严重精神障碍;(4)合并其他颅内疾病;(5)配合度低,无法有效沟通;(6)临床资料不完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就各类并发症风险进行排除,对具有高风险性的并发症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了解情况,采取常规手段予以预防。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疾病情况,于术前进行访视,与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内容包括:脑血管疾病的知识及介入治疗的措施、有效性及安全性、术中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对患者予以鼓励,以治疗成功的案例使其提高信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予以心理疏导。(2)病房环境护理。床单被褥常换常洗,保持病房的安静,沟通交流尽量轻声细语,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采光。每天进行打扫消毒。(3)术中护理。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对非手术部位使用保温毯等物品做好保暖。(4)术后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隔4 h对血压、心率、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对穿刺部位使用8字加压法予以压迫止血,按摩四肢和背部,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就需要使用的药物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药物疗效、使用目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对患者双侧足背的脉搏进行观察,若无特殊情况术后24 h即可拆掉绷带、纱布,下床活动,减少尿管的使用时间,及时更换并保持清洁,及时拔除尿管。(5)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结合术后的饮食医嘱,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主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确保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禁止食用牛奶、豆类等容易产气的食物,预防胃肠道不适症,每天饮水量在800~1200 mL,防止尿潴留等并发症。(6)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或者可以使用心理测评量表对其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根据测评结果,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对其予以针对性的引导与心理疏导。
(1)护理效果指标:显效-护理质量高,未发生并发症,心理状态好;有效-护理质量较高,发生头痛、恶心呕吐等较为轻微的术后不良反应,心理状态较好;无效-护理质量较低,发生皮下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所有患者×100%。(2)从社会、生理、心理、环境等四个方面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3)记录两组发生术后并发症如皮下血肿、脑出血、脑缺血、血管痉挛等情况的例数,并计算发生率。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n(%)]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对比( ±s, 分)
表2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对比( ±s, 分)
?
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n(%)]
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前者主要是由于脑内主动脉破裂所致,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属于前者,后者主要包括脑栓塞、脑血栓等,在所有的脑血管疾病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比例最大,占75%[2-3]。目前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即介入术,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4]。但是实施介入治疗的患者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护理,则会增加其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常规的护理措施其护理内容不够明确,没有具体目标任务清单及量化指标,笼统原则性的术后护理对个体不具有针对性,致使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增加[5-6]。基于此,本研究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该护理模式是根据患者的情况结合科学理论综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研究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病房环境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在围手术阶段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予以针对性的干预,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的认知度,提高舒适度,改善心理状态,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前者的护理质量获得家属及患者的广泛认可,很少发生术后并发症。对比两组的术后生活质量可以看出,观察组优秀的护理措施显著提高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并且使得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为防治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治疗后发生术后并发症,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