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最近,接诊了一位71岁的老年女性患者。老人夜间上厕所起立时,晕厥倒地,但很快恢复意识,除头部有局部外伤,无其他后遗症,即无语言与肢体活动障碍。脑CT检查,无异常。患者平时身体健康,近期因右腿扭伤,行走不便。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正常。既往从未发作类似晕厥。
老人无脑血管的危险因素,晕厥后很快清醒,无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脑CT正常。而发作的情景是在夜间上厕所后,由坐位变直立时瞬间发生的,既往从无类似发作,引发晕厥最可能的原因是直立性或体位性低血压。
人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直立时,血液会向身体下部流动。年轻人大多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外周血管收缩,保证大脑供血。但也有一些人的这些调节适应能力不足,也会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导致晕厥,常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
这位老年患者过去从无类似晕厥发作,因而这次晕厥与体位的突然变动为先后与因果关系。老年人,包括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在体位突然变动时,调节适应能力跟不上,导致一过性脑缺血,结果是一过性意识丧失——晕厥。患者倒地,体位便于血液流向大脑,神志恢复正常。老年人这种与体位变动相关的直立性低血压本身大多无后遗症,但倒地外伤的危险和后果,无法预料。
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在医学上称“晕厥”,不学医的人们有时误称之为“休克”。
我前年在南极游途中,因游轮颠簸,且下雨路滑,直面平摔到甲板上,额部外伤,找船上医生缝合伤口。我自己判断,我倒地前神志清醒,没有意识丧失,倒地后意识也一清二楚,仅有局部伤口流血不止,疼痛也限于伤口局部。因此,这肯定不是晕厥,也肯定不是其他原因的一过性脑缺血。因此,我一是处理局部伤口,二是注意有无迟发的颅内出血。后续的观察,排除了颅内出血。伤口无感染,按时拆线。而这位老人是先有意识丧失,之后倒地,很快恢复神志。除倒地局部外伤之外,无神经系统任何后遗症,因此判断为晕厥。
在平时测血压时,至少是在开始或用降压药或增加降压药物时,应测立位的血压。老年人变动体位时应缓慢。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曾讲过老年人从卧位到直立过程时的三个“一分钟”。起床时,在床上清醒坐一分钟,腿下垂床沿一分钟,再缓慢起来适应一分钟。
此外,我们现在常用的降压药大多安全,引发直立性低血压不多见,但老年患者还是可能且更容易发生,仍应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