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40块蒸汽驱井况恶化原因研究及控制技术

2021-09-27 11:59于泳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内径油层套管

于泳

摘要:齐40块自1987 年以蒸汽吞吐方式投入开发,2008年整体转入蒸汽驱开发至今已有34 年, 吞吐开发21年,汽驱开发14年。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井下技术状况逐年变差, 转入汽驱开发后,井况恶化日益严重, 事故井严重影响了区块的开发生产, 导致储量损失、注采失调、油井增产、增注措施受到制约、产量递减加大。因此, 分析井况恶化的原因, 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对于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蒸汽驱井 套管损坏

1 井况现状及套损井分布规律

截止2020 年12月, 在齐40块油井722口中, 井况有问题的各类事故井344口, 占井数的47.6% , 共计损失控制储量267.5* 104吨 , 日均影响液量783吨,影响油量187吨。

通过统计,将我区块套损井按套管损坏类型、套损井段最小内径、套损井段井深位置、套损井地层岩性以及套损井的判断方法等五个方面,对全区块套损井进行了分类。

1.1按套损类型分类

对齐40块套损井套损类型进行分类整理,其中套变井263口,占套损井76.5%,套管破裂59口,占套损井17.2%,套管错断22口,占套损6.4%。根据统计数据来看,齐40块套损主要以套变为主。

1.2按套损最小内径分类

根据打印落实后的最小内径统计齐40块238口套损井,具体分类见下表:

我区块套损井井段内径在130~150mm井有77口井,占统计井数的32.4%,说明有大部分井可以使用或通过简单大修后使用φ105mm或φ110mm小直径封隔器达到分注的目的。

以上238口井全部是通过下铅印等井下工具情况判断的,所反映的情况并不十分全面、准确,因此,今后还需进行进一步验证工作,取得准确资料。

1.3按套损油层位置分类

统计344口套损井,从套损位置分布来看,位于油层上部泥岩71口,占套损井总井数的20.6%;位于油层段232口,占套损井总数井数的67.4%;位于油层下部泥岩41口,占套损井总井数的11.9%。由此可见,我区块套管在射孔井段内的井比例很大,而且这部分井对采取一般的增产增注措施影响都很大,因此需要重点进行研究分析,搞清机理,拿出预防及治理措施。

1.4按套损井段岩性分类

统计344口套损井,套损井段在砂岩部位有232口,占67.4%,在泥岩部位的有112口,占32.6%,从此可以看出,我区块套损井段大部分集中在砂岩部位,这也和套损井段在射孔井段内相吻合。

1.5按套损判断方法分类

統计344口套损井,套损通过铅印判断的有238口,占69.2%,通过通井规判断的有49口,占14.2%,通过其他方式判断的有57口,占16.6%。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比较清楚的掌握了我区块套管损坏情况,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我区块套管损坏情况以套管变形为主;

(2)套管变形井段最小内径在130mm~150mm之间的比重大;

(3)套管损坏在射孔井段的比较多;

(4)套管损坏位置多在砂岩(既渗透性)岩层位置;

(5)我们判断套管损坏的方法还是依靠打铅印等井下工具为主,为进一步验证井下变形情况,还需要进行测井验证。

2 现场应用效果

2.1开井率提高

通过加强套损井生产管理, 2020年开井率76.2%,和2019年相比,上升3.1%。

2.2新增套损下降

转驱以来,齐40块年均新增套损井35井次,通过加强套损井的生产管理,与2019年相比,新增套损井次减少了10井次。以套损井平均影响日产液5吨,日产油1吨计算,减少因新增套损导致液量损失2.7375万吨, 减少油量损失0.5475万吨。

2.3检泵周期延长

平均检泵周期由2018年的792天延长至2020年的810天,延长了18天。

3 结论和认识

(1)高温腐蚀和油层出砂是导致齐40块井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注采不平衡、频繁作业也加剧了井况恶化的进程。

(2)通过对套损修复措施的探讨,针对不同的套损类型,采取最佳的修复措施,提高套管的完整性,恢复井筒的正常运行状态,满足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随着修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对套损修复技术的研究,提高套损修复的质量,满足油田开发的技术要求。

(3)井下状况的恶化不仅影响油井生产时率和生产效果,还导致井温等测试资料无法录取,无法为下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内径油层套管
内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
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
500KV变压器套管典型事故及分析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锦45块老区边部潜力再评价及配套挖潜技术研究
500kV变压器、电抗器的套管事故分析及预防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