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由于市场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企业间互相竞争的力度越来越大,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如果企业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就必须要加大自身的管理,将所有的资源统筹规划,发挥最大的力量,这就需要企业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分配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促进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结合企业战略目标
每一家企业都有自身的战略目标,或成为行业第一、或上市、或未来几年内盈利突破多少,这些战略目标表达了近几年企业的经营计划,因此在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战略目标编制全面预算,但是很多企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注重短期效应,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制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为了企业的发展目标服务,如果忽略这一点,那么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结合程度不高,这就造成了企业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业绩,但是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与经营不利,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在实现短期经营效益的同时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最终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二)缺乏完善的组织结构
专业完善的组织结构是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很多企业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任务交给了财务部门,认为全面预算属于财务范畴,也就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预算管理组织结构,财务管理只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内容,还包含着其他资源的预算管理,如果只是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自然而然的会将重心放在资金预算上,对其他各项资源的预算也就会忽略,并且会在执行的过程中容易与其他部门产生各种矛盾,缺乏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配合,最终出现各种问题,也就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影响整体管理效果,最终反映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预算的可操作性不强
预算的编制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从而使事中控制与事后反馈能够有据可依,但是很多企业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甚至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将各项资源都进行理想化压缩,导致很多支出都被压缩,严重影响了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过分的压缩预算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这也是因为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和市场环境,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一般会采用上一年度作为编制基础,但是市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没有及时调整预算编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很多企业在编制预算时采用自上而下的编制形式,也就是由上层管理者对预算进行编制,但是上层管理层容易与市场环境脱节,对信息的掌握也相对单一,造成预算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重编制,轻执行
编制全面预算管理自然是为了促使企业的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重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就缺乏一定的执行力,甚至在执行过程中完全摒弃全面预算管理,没有根据预算管理进行生产经营,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在编制的时候过于复杂,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反而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并且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体系和奖惩机制,严格影响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真实效果。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预算管理要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首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要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因为战略目标是企业执行日常经营活动的总规划,全面预算管理必须要根据战略发展目标去制定编制,以战略目标为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在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的同时也要具备战略思维,以企业的战略目标去制定预算管理,并且将预算管理合理的分配落实,有效分配到各个部门,甚至是各个岗位,使预算管理成为动态管理,而不是一成不变,因此在制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有企业高层人员参与,二是企业的执行者必须要了解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由高层管理人员对预算编制者进行战略目标解读,在预算管理制定者明白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規划以后再制定全面预算管理,从而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高度结合战略目标,使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在获得短期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促使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二)设置独立的预算机构
企业要打破财务部门负责编制预算管理的固定模式,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当然主要是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各部门为辅,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担当,确保各个部门的人员都能够参与其中,同时也要抽调高层管理人员担任预算管理组织的监督者,一来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将企业发展战略融入到全面预算管理中去,二来高层人员能够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能够有效运行,各部门互相配合,防止其他部门出现不配合、推卸责任的事情出现,从而有效确保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开展,并保证其权威性。与此同时,预算管理部门可以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状况调整管理目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流动性,使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不同及时调整,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另外企业要注意加强预算管理部门的培训,强化其责任意识,明白自身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从而建设一支现代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三)结合外界经济环境科学编制预算管理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必须要具备实际意义,要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要不然所谓的全面预算管理只是一纸空文,因此,企业要结合市场环境科学编制预算管理,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因为有些部门的预算管理编制方法主要是自上而下,这种编制方法就会导致实际与编制不符,而管理层与市场接触相对较少,编制的预算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还有些企业则是根据上一年度的预算编制进行调整,但是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不是上一年度的延续,而是对新的一年的预测与计划,如果按照上一年度进行改编,企业不仅缺乏生机,同时还缺乏发展的潜力,因此,编制全面预算管理一定要结合市场环境科学制定,调整编制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作业预算法,以战略目标为作业中心,根据中心制定非增值作业与增值作业,将各项资源有效分配到增值作业中去,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要打破传统“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方法,要上下结合,分级编制,使各个部门都能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中去,集思广益,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是科学有效的,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好的全面预算也需要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除了科学的制定以外,还需要有效的监督,从而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对此,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预算管理部门的内部监督,二是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就是抽调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将具体责任落实的具体人员,明确其责任意识,外部监督可以由其他部门的员工进行监督,觉得与实际不符的可以向上级反映,从而确保企业的工作与预算目标相吻合,与此同时还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将预算管理部门员工的考核结合预算的执行结果,如果预算执行的较好,就对其进行奖励,如果预算与实际落实情况差异较大,就进行一定的惩罚,强化预算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使员工能够权责对等,从而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反馈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去,使企业能够有效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将有限的资源科学利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为青岛金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