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应如何对待和运用新媒体传播探讨

2021-09-27 18:16史晓翠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6期
关键词:编辑记者新闻传播传统媒体

史晓翠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传媒行业迎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迅速发展并普及,使信息传播时效性得到提升。本文分析新媒体内涵、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如何正确对待新媒体传播,以及运用新媒体传播的路径,希望编辑记者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信息传播真实性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6.041

新媒体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行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更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新媒体优势,寻找传统媒体发展突破口。由于新媒体借助于智能设备,能够满足人们日常视听与观看需要,因此,传统媒体需要辩证看待其优缺点,从创新角度寻求发展机遇。

1. 新媒体概述

1.1 新媒体概念与特点

新媒体以新兴技术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桌面视窗、手机短信、电影、移动电视以及数字报刊等媒体形态,即除电视、广播、户外以及报刊以外的第五媒体。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1)新媒体可满足公众以及读者的碎片化阅读需求,并且能够迎合公众兴趣、爱好。由于公众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等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不断加快,因此,休闲时间逐渐呈现碎片化特点,公众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篇幅较长或者整版报道、信息等。因此,新媒体主动迎合公众特征,合理分隔阅读篇幅与阅读时间,使读者碎片化阅读需求得到满足。(2)新媒体具有实时互动的特点。公众通过新媒体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实时沟通与互动。根据传播诉求,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个性交流与表达时期已经形成。站在手机电视以及网络电视角度,顾客也是生产方。(3)公众选择新媒体的使用目的性以及主动性得到提升。(4)新媒体内容使用与选择更加个性化,并以此全面促进媒体市场详细划分。

1.2 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在传统媒体基础上演变而来,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其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受众群体更广,并且与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模式相吻合。随着互联网出现,人类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而新媒体就产自于科技革命,其以互联网为依托,借助于互联网传播的时效性与迅速性特点,同时将移动设备作为与传统媒体相区别的载体。在网络能够覆盖的地方,受众可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实时信息,此外,新媒体还给予受众评论、发言以及分享等机会,为信息进行二次传播提供保障。

不仅如此,新媒体成本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媒体的创造者与发展者。通过移动设备,可将自己看到的画面与信息传向世界。而传统媒体成本较高,制作周期长,并且传播速度较慢,在新媒体时代,逐渐失去优势。但是,其受众范围广,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因此,仍然能够在新媒体时代参与竞争,同时依靠原有受众基础,抓住发展机遇,在抵抗时代洪流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

新媒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现代人生活,影响其生活方式。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放送什么样的信息,民众就会看到什么。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通过大数据分析,媒体能够根据受众喜好,为其推送更加个性化的新闻信息,使受众拥有多样化选择。不仅如此,受众既是新闻接收者,也是传播者,并且以个人为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1.3 新媒体对现代社會的影响

现代社会受新媒体影响,生活方式等相应变化。当前社会,民众给予新媒体高度关注与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新媒体渠道,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者话题,并且人们在学习与工作课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其中寻找具有使用价值的资料。民众利用新媒体,不仅能够体现社会人情冷暖,还可扩大企业自身社会影响力,有利于我国各种新政策以及新思想的大力宣传,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总而言之,新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如何正确对待新媒体传播

2.1 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应具有忧患意识

新媒体迅速发展,对于传统媒体编辑记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编辑记者应树立优化意识,不可因自身受众群众基数大就不为所动。现阶段,新媒体竞争愈加激烈,受众数量增长也越来越快,如果编辑记者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机遇,积极面对挑战,则终将会被淘汰。基于此,诸多媒体工作者改变思维模式,落实策划在前、首要推动新媒体呈现的工作要求,开展新闻传播工作。以央视为例,其受众范围广,并且作为党媒,无需应对新媒体冲击,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迎接新媒体挑战,制作央视频APP以及央视网等,同时还开设微博宣传途径。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灵活性得到充分体现,并且还能够使既有群众数量得到巩固。因此,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应树立忧患意识,不断寻找差异,提升自有栏目竞争力与吸引力,同时巩固栏目受众,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被淘汰。

2.2 辨证看待问题

除树立忧患意识外,传统媒体编辑记者还应辨证看待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并站在发展的角度审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因此,编辑记者需要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到来,秉持接纳、开放的态度,充分了解新媒体的优点与缺点。近些年,新媒体发展速度加快,并吸引许多传统媒体受众,致使传统媒体收视率下滑,经济效益下降。但是面临新事物冲击,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辨证看待问题,拥有开放的胸襟与气魄,取新媒体之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升自身价值与竞争力。

2.3 以平等眼光对待新媒体缺点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除信息传播时效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优点外,其还具有信息传播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的劣势。由于新媒体传播较为广泛,并且信息吸纳量较大,因此,群众在面对海量信息时,难以对其真实性做出正确判断。此外,垃圾信息能够吸引诸多流量,这就导致新媒体口碑较传统媒体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审视新媒体缺点后,应寻找自身不足,不断认清自我与完善自我,并且在发展中积极寻找问题解决办法,提高传统媒体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3. 传统媒体编辑记者运用新媒体传播的路径分析

3.1 依托于新媒体平台挖掘新闻

传统媒体的显著特征就是节目定时定点播放。而新媒体出现,人们观看新闻已经打破时间、地点的桎梏,因此,新闻类节目面临巨大挑战。通过新媒体平台,当日新闻能够迅速传播,但是新闻节目需要到达既定时间才可放松,这就导致观众极易丧失观看兴趣。基于此,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应结合新闻传播特点,预先对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新聞进行选择。除此之外,部分编辑记者还会对新媒体平台的新闻进行整合。新媒体平台新闻信息相对独立,编辑记者能够在海量的新媒体信息中将有意义的新闻筛选出来,并将其串联在一起,总结新闻共性,再通过深度加工,传播出更加优秀的新闻内容。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编辑记者还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将自己手中的新闻放送出去。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可使新闻传播更加广泛。针对缺少系统时间观看新闻的人群,能耗借助新媒体平台浏览相关新闻,可使某些重要新闻得到社会性关注。

3.2 合理辟谣,提升传统媒体信誉

新媒体信息传播量较大,很多信息没有经过审核便直接呈现在公众面前,人们观看后极易造成不良影响。虽然信息时效性得到保证,但是缺乏真实性。基于此,媒体编辑记者应充分发挥话语权优势,对于不实信息及时辟谣。

作为媒体编辑记者,应走在群众前面,为群众还原事情真相。

3.3 利用新媒体,拓展舆论与受众

现阶段,诸多传统媒体在保留原有基础上增设新媒体平台,例如微博认证号、微信公众号等。传统媒体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获得更多的舆论与影响力。例如,《人民日报》,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书籍或者报刊被逐渐淘汰,但是《人民日报》在挑战面前,顺应发展潮流,转变新闻传播方式,增设公众号以及微博平台,开放电子刊供民众阅读。不仅如此,《人民日报》还充分利用微博平台优势,对新闻事件或者社会热点进行点评与讨论,通过编者观点,使各方广开言路,有利于提升我国民众思想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要落实“移动优先”,在采访报道中体现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意识。这就要求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并结合自身特点,抓住发展机遇,革新新闻内容与传播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使新闻信息更加丰富、新颖。

参考文献:

[1]胡静静.试析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提升策略[J].采写编,2020,(06):103-104.

[2]耿辉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记者做好采访报道的策略分析[J].声屏世界,2020,(13):16-17.

[3]赛吾拉·达吾来提汗.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技能与素质培养途径[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8):165-166.

[4]林坦.融媒体时代编辑记者技能与素质的培养途径[J].新闻传播,2018,(18):111-112.

[5]章程.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应该如何对待和运用新媒体传播[J].中国传媒科技,2018,(04):121-122.

猜你喜欢
编辑记者新闻传播传统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
浅谈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
编辑记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新媒体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