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景云 李昶荣 苏佳娜 鲁 俊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江门 529100)
前列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发生部位在前列腺上皮,关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也是临床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研究发现,通过影像学技术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技术有CT、MRI等,是广泛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检查方式,通过对患者的病灶组织进行扫描观察,可以更加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而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前列腺癌是一种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疾病,但一旦发展严重,会对患者的前列腺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肿瘤细胞还会逐渐侵袭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影响患者的性功能、骨质健康等[1-3]。因此,本研究抽取了40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总结分析对前列腺癌患者实施CT检查和MRI检查的不同情况,了解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势所在。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抽取观察对象40例,所选患者从2018年5月开始,进行为期2年的分组实验(2020年5月结束)。采取数字表分组法,其中的20名患者在入院后接受CT诊断,记录此组患者为对照组。另外的患者则接受MRI诊断,此20名患者纳入观察组。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观察组中,年龄最大和最小者分别是65、28岁,平均年龄为(47.5±2.2)岁。对照组中,调查患者的年龄最年长的患者66岁,最年轻的患者入院治疗时为27岁,平均年龄为(48.1±2.1)岁。将上述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均为P值在0.05以上,即不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实验。
前列腺癌评定标准[4]:超声检查下观察到患者前列腺外周带有低回声、低信号的表现;前列腺指诊,患者的前列腺有变硬的现象;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发现psa明显升高。
纳入标准[5]:均确诊前列腺癌;无其他严重疾病;依从性高,全程积极配合;患者参与研究前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智力问题、情感障碍等难以配额治疗的患者;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脏器疾病者;中途停止接受观察的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CT诊断,取患者平卧位,指导患者配合CT扫描的步骤,在CT机下对患者的前列腺进行扫描观察,获得影像学信息后,记录患者的前列腺大小、边缘情况等,并对病变部位进行详细分析,分类记录患者的肿瘤类型、肿瘤数量以及表现出的边缘形态等。如果存在扫描结果不够清晰的情况,则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并注意观察前列腺周围其他器官、组织等的健康状况,分析是否存在粘连、肿瘤转移等。
观察组:接受MRI检查,同样对患者进行扫描前的指导,要求患者在扫描前保持直肠清洁的状态,并适当饮水,可以让患者的膀胱保持充盈状态,有利于获得更加准确清晰的扫描结果。然后引导患者配合机器的扫描观察,执行常规扫描(T1WI、T2WI等),确保前列腺能够全方位得到扫描分析。
1.3 观察指标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不同检查方式下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软件选择SPSS 21.0,将需要比较的数据分为计数和计量资料后,分别再给予χ2和t值计算,最终均可得到P值,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出率相近,分别是100.0%和95.0%,两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2.2 CT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像学特点CT诊断下,患者表现出前列腺肥大12例,边缘欠清7例;CT平扫等密度14例,增强扫描后,低密度12例;出现单个或多发结节的患者有16例,其中,界限清晰11例,界限模糊5例。观察周围器官情况,患者表现出膀胱后壁与侧壁增厚的有14例,4例患者有精囊增大的情况,2例患者出现直肠、前列腺粘连,1例患盆腔淋巴结肿大,见表2。
表2 CT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像学特点
2.3 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在MRI观察下,横断面T2WI扫描观察到,13例患者的前列腺形态规则且表面光滑,另外6例患者表面不光滑,1例表面凹凸不平。观察患者的周围器官情况,前列腺形态不规则的7例患者中,4例包膜受侵,2例精囊受侵,1例肛提肌受侵,1例患者有盆腔淋巴结增大的情况,见表3。
表3 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像学特点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此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中,并且年龄越大的患者发病率越高[6-7]。同时,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前列腺癌的出现存在一定的甲组聚集性,一级亲属患有前列腺癌的人群发病更高[8]。此外还要注意,如果生活中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而缺乏维生素E、异黄酮等,也可能促进前列腺癌的出现[9]。前列腺癌的治疗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及时帮助患者控制病情,还会合并出现附睾炎、输精管炎等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都产生影响[10]。前列腺癌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年龄增长、睾丸功能下降是引发前列腺癌的两个要素。在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破坏、生长因子改变、细胞变异、神经递质以及遗传因素等的影响,导致患者的病情延误[11-12]。前列腺癌可引起残余尿增多、膀胱容量减少,诱导逼尿肌功能改变,严重出现尿失禁等症状。加强前列腺癌的诊断工作非常重要,前列腺癌是发生于前列腺体内的恶性肿瘤。患者做肛门指诊,如发现前列腺表面有硬结,高度怀疑前列腺癌[13-14]。定期肛门指诊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一种方法。此外,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了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能够快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变情况。
本研究中,抽取了40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总结分析对前列腺癌患者实施CT检查和MRI检查的不同情况,了解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势所在。结合实验观察的结果,采取CT和MRI来诊断的准确率均较高,可以快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再结合影像学信息来观察可知,在CT诊断下,患者表现出前列腺肥大12例,边缘欠清7例;CT平扫等密度14例,增强扫描后,低密度12例;出现单个或多发结节的患者有16例,其中,界限清晰11例,界限模糊5例。观察周围器官情况,患者表现出膀胱后壁与侧壁增厚的有14例,4例患者有精囊增大的情况,2例患者出现直肠、前列腺粘连,1例患盆腔淋巴结肿大;在MRI观察下,横断面T2WI扫描观察到,本研究中13例患者的前列腺形态规则且表面光滑,另外6例患者表面不光滑,1例表面凹凸不平。观察患者的周围器官情况,前列腺形态不规则的7例患者中,4例包膜受侵,2例精囊受侵,1例肛提肌受侵,1例患者有盆腔淋巴结增大的情况。使用CT和MRI来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不仅能够观察到患者的前列腺情况,还能对周围器官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观察患者有无肿瘤细胞转移的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CT和MRI应用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均有较好效果,诊出率高,并且通过影像学技术可对患者的病变情况有更加准确地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制定预后措施,值得推广。